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超

作品数:120 被引量:83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建筑科学
  • 31篇电气工程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机械工程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电机
  • 18篇风电
  • 13篇岩石力学
  • 12篇风电机
  • 12篇风电机组
  • 11篇双馈
  • 9篇发电
  • 8篇岩体
  • 8篇风电场
  • 8篇钢管
  • 8篇钢管混凝土
  • 7篇电动
  • 7篇隧道
  • 7篇汽车
  • 7篇发电机
  • 7篇变电
  • 7篇变电构架
  • 6篇双馈风电场
  • 6篇双馈风电机组
  • 5篇异步

机构

  • 73篇重庆大学
  • 31篇三峡大学
  • 19篇西安建筑科技...
  • 13篇重庆科凯前卫...
  • 5篇陕西理工大学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中国能源建设...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备分公司
  • 3篇教育部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河海大学
  • 2篇贵州省交通规...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四川电力职业...
  • 2篇中国北方车辆...
  • 2篇国家客车质量...
  • 2篇云南电网有限...
  • 2篇重庆璀陆探测...

作者

  • 119篇杨超
  • 18篇李辉
  • 15篇赵斌
  • 14篇黄达
  • 9篇张永兴
  • 8篇曹文明
  • 8篇冉振亚
  • 8篇杨俊芬
  • 7篇胡姚刚
  • 7篇王乐华
  • 7篇杨永川
  • 7篇黄力
  • 6篇李辉
  • 5篇李以农
  • 5篇李学伟
  • 5篇陈宏文
  • 4篇黄润秋
  • 4篇许晓亮
  • 4篇赵树恩
  • 4篇杨东

传媒

  • 8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电力系统自动...
  • 7篇重庆大学学报...
  • 6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电力系统保护...
  • 4篇岩土力学
  • 3篇林业科学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电力自动化设...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汽车工程
  • 2篇中国电力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钢结构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1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数槽结构悬架直线作动器的性能及其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用直线作动器推力密度低和推力波动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分数槽结构的圆筒形永磁直线作动器,并建立作动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其绕组反电动势验证了其正确性;同时,研究了作动器的作动力、响应时间和效率随速度和电源激励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作动器绕组的反电动势中含有3、2和4次的谐波分量;作动器作动力存在一定的波动,且随着电流增加而增大;作动器响应时间随着运行速度增加而减小;作动器效率与电压和速度相关,速度越大,效率越高,电压越大,效率越低.根据车辆在各工况下的悬架工作特性得出:当车辆侧倾时,作动器处于低速、大作动力、慢响应、高耗能的工作状态;当随机路面激励时,随着悬架运行速度的提高,应逐渐增大作动器电流激励的幅值和频率.
杨超李以农钟银辉郑玲
地形偏压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预加固措施被引量:11
2012年
在全面考虑了偏压隧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FLAC对不同横坡坡度、围岩级别和侧覆土厚下的偏压隧道进行了开挖模拟,通过对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各关键点位移的分析,指出隧道在侧覆土厚大于20 m后基本不受偏压的影响,在侧覆土厚小于15 m时则需要在开挖前进行预加固措施。基于此,对不同工况下隧道进行的预加固措施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V级围岩条件下,侧覆土小于7 m时主要需要解决的是浅埋侧反压能力不够的问题,而大于7 m后需要解决的则是深埋侧压力过大的问题,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验证。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杨超张永兴黄达刘小军
关键词:FLAC预加固
盾构机用大功率行星减速器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1年
把模糊数学原理和优化设计的方法结合起来,对某型号土压平衡盾构机行星减速器进行结构的优化。考虑行星齿轮传动中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轮系体积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行星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得到比传统设计更合理的设计参数。
陈器杨超
关键词:行星减速器模糊可靠性
厦蓉高速公路某隧道洞口段开挖对仰坡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一座浅埋偏压隧道,采用FLAC3D对该隧道进口段进洞开挖进行动态施工三维数值模拟。基于围岩应力分布特征,仰坡坡面轴向和横向位移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偏压浅埋隧道洞口段开挖引起的仰坡变形规律。计算结果揭示:仰坡后缘下沉,前缘向洞心外有移动趋势;隧道开挖引起隧洞洞身附近岩体出现较大应力集中和变形现象,洞口段洞身以上仰坡坡面主要以竖向沉降为主,洞身两侧向洞内挤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仰坡稳定和安全进洞的一些建议。
张永兴娄勇黄达刘小军杨超
关键词:隧道工程仰坡围岩应力
双馈风电机组总体控制策略及运行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全面准确分析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实时运行特性,有必要对风电机组总体控制策略及其运行性能进行研究。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类型,建立了风力机、传动链和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从风能最大利用和风机安全运行角度,提出了考虑电机损耗最小的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策略,以及考虑转速和功率限制的变桨控制策略。结合双馈发电机功率解耦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的总体运行性能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理论分析以及实际风电机组运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馈风电机组数学模型和总体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张治俊李辉陈宏文杨超唐显虎
关键词:双馈发电机最大风能捕获变桨控制矢量控制
超高压变电构架钢管混凝土Y型相贯节点平面内受弯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国内首例采用钢管混凝土的750 kV超高压变电构架工程为背景,设计了3个1∶2缩尺、主管灌注混凝土的Y型相贯节点试件,其中包括2个采用不同加强方式(即瓦形板、外套筒加强)和1个作为对比的无加强节点试件,并对其进行了平面内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无加强节点,采用的2种加强节点的最终破坏形态均为支管失效破坏,均符合"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节点的转动刚度和受弯承载力均显著提高,平面内转动刚度均可达到欧洲规范规定的刚性节点要求,且平面内受弯承载力基本可以达到支管全截面塑性时的弯矩值。此外,对节点的有限元分析表明:主管轴压比、瓦形板长度和宽度对节点刚度和承载力影响较小,而瓦形板厚度对此影响较为显著。
杨超杨俊芬苏明周张广平奚增红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
张开穿透型单裂隙岩体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被引量:9
2018年
高应力条件下较多岩体工程在开挖卸荷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时效变形特征。为研究裂隙岩体在卸荷状态下的蠕变特征,以锦屏I级水电站大理岩为原样制备模型试样,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倾角为30°裂隙试样,其次为倾角为60°裂隙试样,倾角为90°裂隙试样最大。从破坏形式来看,完整试件与倾角为90°裂隙试件均呈整体剪切破坏模式,倾角为30°和60°裂隙试件均从裂纹尖端扩展至破坏。变形特征方面,均可采用Burgers模型对各裂隙试样不含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曲线进行拟合,试样在不同裂隙类型和应力水平下的变形特点则通过参数数值加以区分。该结论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和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中有关损伤材料和无损材料间相关关系的基本观点一致。基于此,提出了裂隙岩体损伤蠕变模型,该模型建立了完整岩石与裂隙岩体间的相关关系,对裂隙岩体时效变形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杨超黄达蔡睿黄润秋
关键词:岩石力学裂隙岩体
断续双裂隙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及损伤蠕变模型被引量:15
2016年
为研究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的蠕变特性,以通过对砂岩切割并充填水泥砂浆制备的裂隙试样为对象,开展了恒轴压分级卸围压三轴卸荷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破坏时对应应力差最小的是缓缓和陡缓裂隙组合岩体,其次为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试样;从变形特点来看,相同应力状态下,瞬时应变与蠕应变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均为缓缓、陡缓、陡陡裂隙组合岩体和完整岩石。采用元件模型对各试件不含加速蠕变阶段的变形进行的拟合显示,可采用同一形式的本构模型对裂隙岩体和完整试样进行描述。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原理和Sidoroff能量等价原理的裂隙岩体损伤蠕变模型,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该模型可通过完整岩石蠕变模型参数推导裂隙岩体蠕变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完整岩石与裂隙岩体间的关系。
杨超黄达黄润秋曾彬
关键词:岩石力学裂隙岩体
并网异步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振荡频率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准确研究影响并网风电机组功率波动因素及规律,提出了不同运行工况以及不同风力机模型和参数对异步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振荡频率研究。首先,采用等效集中质量法,结合异步发电机电磁暂态模型,建立了不同风力机传动链等效的异步风电机组数学模型。其次,在风速扰动下,对不同传动链模型、传动链刚度系数以及不同风速扰动频率时机组有功功率振荡的频率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在电网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针对等效两个质量块传动链模型,对不同传动链刚度系数和故障持续时间的机组有功功率振荡频率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振荡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幅值与风力机模型、传动链刚度系数以及故障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李辉陈宏文杨超赵斌唐显虎
关键词:功率振荡异步发电机频谱分析轴系扭振
地方院校本硕贯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本硕连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使有潜力和明显专业倾向的学生更早进入其喜爱和擅长的科学研究领域, 从而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院校本硕贯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希望为地方高校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杨超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