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芳

作品数:21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翼首草
  • 5篇总苷
  • 5篇细胞
  • 5篇CACO-2...
  • 4篇药理
  • 4篇药理学
  • 4篇沙棘
  • 4篇关节炎
  • 3篇性关节炎
  • 3篇血管
  • 3篇用药规律
  • 3篇提取物
  • 3篇中医
  • 3篇中医传承
  • 3篇网络药理学
  • 3篇细胞单层
  • 3篇马钱
  • 3篇CACO-2...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损伤

机构

  • 2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1篇左芳
  • 12篇孟宪丽
  • 11篇魏志成
  • 10篇张艺
  • 6篇曾勇
  • 5篇唐策
  • 4篇杨娟
  • 3篇王丽
  • 2篇王文倩
  • 2篇王平
  • 1篇泽翁拥忠
  • 1篇徐雪元
  • 1篇韦婷
  • 1篇陈小睿
  • 1篇邹忠梅
  • 1篇罗煜
  • 1篇王静
  • 1篇王平
  • 1篇苏锦松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药与临床
  • 1篇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区域治理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13篇2017
  • 4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沙棘总黄酮抗血管内皮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旨在研究沙棘总黄酮抗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沙棘黄酮类成分抗内皮损伤的潜在靶点,同时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建立"气滞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检测沙棘总黄酮对该...
魏志成左芳王文倩王丽童东曾勇王平孟宪丽张艺
关键词:沙棘沙棘总黄酮血瘀证血管内皮损伤网络药理学
桂枝拮抗麻黄中枢氧化应激损伤及NLRP3炎症小体上调作用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桂枝对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麻黄组(10 g·kg^(-1)),麻黄-桂枝3∶2组(10 g·kg^(-1)+6.67 g·kg^(-1)),麻黄-桂枝3∶1组(10 g·kg^(-1)+3.33 g·kg^(-1)),桂枝组(6.67 g·kg^(-1)),灌胃给药14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脑组织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麻黄组小鼠SOD活力下降(P<0.01),MDA,NO,TNOS,iNOS含量增加(P<0.0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上调(P<0.01),桂枝组无明显差异;与麻黄组比较,化学法结果显示麻黄-桂枝3∶2组和3∶1组均能够明显升高脑组织中SOD活力(P<0.05,P<0.01),降低MDA,NO,TNOS,iNOS含量(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2组能够显著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P<0.05,P<0.01),3∶1组能够降低Caspase-1蛋白表达(P<0.05)。结论:桂枝对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随着桂枝比例的增加,桂枝拮抗麻黄中枢毒性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抗氧化活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抑制NLRP3炎症小体上调有关。
王文倩童东黄婉奕左芳魏志成曾勇孟宪丽
关键词:桂枝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损伤
UPLC-PDA法测定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建立测定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其不同部位之间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测定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全草、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L乙酸铵溶液(88∶12,V/V),流速为0.2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65~1 065μg/m L(r=0.999 6)、18.8~1 880μg/m L(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5%(RSD=1.24%,n=9)、98.12%(RSD=2.13%,n=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不同药用部位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高低整体趋势为地上部位>全草>地下部位;翼首草全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平均总量为0.35%,地上部位中为0.56%,地下部位中为0.09%。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合于藏药翼首草不同药用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测定。翼首草地上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较全草、地下部位高,建议使用地上部位入药。
唐策苏锦松杨娟左芳孟宪丽邹忠梅张艺
关键词:藏药翼首草药用部位齐墩果酸熊果酸
Wattpad如何打造在线阅读社交社区
2021年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无数全新传播方式和社交形态,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以阅读为主要方式的社交,这种阅读社交正在成为时代主流。与常规概念中的社交媒体不同,Wattpad凭借多元叙事、即时交互等优势,为受众提供了个性化、优质化阅读服务,打造了一个在线阅读社交社区。研究Wattpad的社交与运营活动,对其他在线阅读社交社区及网文IP的全产业链泛娱乐化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徐雪元左芳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翼首草总苷提取物主要成分的吸收特性
左芳
沙棘叶总黄酮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初步探索沙棘叶总黄酮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高血脂症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高血脂症模型,于造模两周后开始灌胃给药,给药两周后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结果:沙棘叶总黄酮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大鼠(p<0.05~p<0.01);沙棘叶总黄酮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高于高脂模型对照组大鼠(p<0.01)。结论:沙棘叶总黄酮胶囊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
魏志成左芳童东王丽曾勇孟宪丽
关键词:高血脂症调节血脂
基于数据挖掘的含翼首草藏药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该研究在收集含翼首草处方的基础上,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1)"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分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常用藏成药诠释》等含翼首草组方中翼首草用药规律。分析含翼首草处方中单味药物频次、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与核心药物组合等。通过处方收集最终纳入方剂215首,共涉及376味药材。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出含翼首草的处方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瘟毒及各种温热病与关节炎疾病等。高频药物(频次≥15)包括矮紫堇、藏黄连、麻花秦艽等。高频药物组合包括"翼首草、矮紫堇"、"翼首草、藏黄连"、"翼首草、麻花秦艽"等。含翼首草处方主治疾病主要为外感湿热秽毒类病证、发热类、关节炎等疾病,如瘟毒、肺炎以及流行性感冒、类风湿关节炎等,所用药物多具清热解毒、消炎、祛风除湿等功效,亦常与清热类药物配伍运用,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
左芳魏志成唐策王文倩童东孟宪丽张艺
关键词:翼首草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沙棘总黄酮对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实验采用肾上腺素合冰水浴建立气滞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目的是评估沙棘总黄酮(TFH)对其的保护作用,初步分析和探讨TFH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潜在作用机制.取健康的SD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
魏志成左芳王文倩王丽童东曾勇王平孟宪丽张艺
关键词:沙棘沙棘总黄酮血瘀证内皮损伤
基于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翼首草总苷的吸收机理及转运特性
目的:  本课题旨在建立适用于翼首草总苷中环烯醚萜苷类主要成分马钱苷、吴茱萸苷、獐牙菜苷及活性单体马钱苷元吸收机理研究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同时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P-gp及MRP2转运蛋白抑制剂与马钱苷元的结合方...
左芳
关键词:环烯醚萜苷类CACO-2细胞跨膜转运
黄连碱对内毒素发热大鼠解热作用的PK-PD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建立药动学(PK)-药效学(PD)结合模型来评价黄连碱解热作用的相关特点。方法以100μg·kg^(-1)内毒素复制大鼠炎性热症模型,给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连碱高剂量(3.87 mg·kg^(-1))或低剂量(1.93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测量大鼠肛温,并采集血浆样本后U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Monolix软件以无协变量的群体计算法对黄连碱血药浓度与解热效应进行PK-PD模型建模、拟合与评价。结果黄连碱能够明显抑制内毒素发热大鼠的体温升高,最终PK模型采用二房室线性消除模型、PD模型采用高斯函数作为体温改变的输入函数,选择E_(max)模型联结PK与PD部分。最终模型拟合较优,模型拟合所得黄连碱解热作用EC50为89.7μg·L^(-1)、E_(max)为1.88℃。结论黄连碱对内毒素发热大鼠解热作用强,效价高,体内分布小,消除快。
王丽胡樱凡童东左芳魏志成孟宪丽王平
关键词:黄连碱内毒素解热药动学-药效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