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飞

作品数:6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充填
  • 2篇全尾砂
  • 2篇尾砂
  • 2篇矿体
  • 2篇矿体开采
  • 2篇采矿
  • 2篇充填体
  • 2篇充填体强度
  • 1篇底柱
  • 1篇地表沉降
  • 1篇三下开采
  • 1篇铜矿
  • 1篇浓密机
  • 1篇全尾砂胶结
  • 1篇全尾砂胶结充...
  • 1篇尾砂胶结
  • 1篇尾砂胶结充填
  • 1篇无底柱
  • 1篇无底柱分段崩...
  • 1篇无底柱分段崩...

机构

  • 5篇长沙矿山研究...
  • 1篇长沙矿山研究...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6篇徐飞
  • 4篇刘晓亮
  • 4篇褚洪涛
  • 1篇何治良
  • 1篇石立

传媒

  • 2篇金属矿山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采矿技术
  • 1篇现代矿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下”开采胶结充填体强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针对"三下"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结合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试验,运用FLAC^(3D),对某"三下"铁锌矿充填采矿过程中不同强度的充填体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矿山岩体力学参数及相关试验结果,分别模拟不同充填体强度情况下的地表沉降变形情况,根据相关规范再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得出:当充填体强度为0.9 MPa时,可以保证地表沉降满足公路和河流的正常运行,能够保证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徐飞石立
关键词:地表沉降FLAC-3D
上向进路充填法在“三下”矿体开采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3年
某铁锌矿矿体位于河流和公路之下,属于典型的"三下"矿体,且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开采难度大。为减小地表沉降,保护地表河流、公路与构建筑物,采用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代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并详细介绍采场结构尺寸要素、采准切割和凿岩、爆破、通风、出矿及充填等具体回采工艺。实践表明,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顶板暴露面积小,作业安全,贫化率和损失率低,能较好地控制地表沉降和位移。
徐飞何治良褚洪涛刘晓亮
关键词:采矿工程
高效浓密机充填系统的可靠性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结合高效浓密机在沉缩、脱水以及可以稳定底流等方面的优势,并通过可靠性验证,对高效浓密机取代立式砂仓的充填技术进行了探讨,得出直径12 m的高效浓密机,即可满足充填每年开采矿石留下的空区的生产能力,为充填工艺找到了一种新途径。
徐飞孔繁成褚洪涛刘晓亮
关键词:高效浓密机立式砂仓充填系统可靠性
某铜矿全尾砂充填体强度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结合浙江某铜矿全尾砂强度试验可知:除了与全尾砂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有关,充填体强度的形成机理还与浓度、灰砂比、龄期和胶凝材料种类有关。不同标号和种类的水泥,对充填体强度的形成促进作用各不相同,PO42.5水泥对充填体强度的贡献明显好于PC32.5水泥,在充填材料配合比强度试验过程中,应选择不同标号和种类的水泥进行试验,从而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为矿山充填提供最经济合理的胶凝材料。
徐飞褚洪涛刘晓亮
关键词:全尾砂胶凝材料
基于模糊评判的杨家湾铁锌矿开采方案优选被引量:4
2013年
杨家湾铁锌矿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矿区西侧有公路和河流。为保护地表的公路和河流,针对矿山二期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4种采矿方法进行评判,选择12种安全、技术、经济等指标,最终得出建议以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为主,其它充填采矿法为辅的结论。
徐飞褚洪涛刘晓亮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充填采矿法矿山安全采矿方法
“三下”矿体开采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研究
“三下”矿体安全开采一直是采矿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充填采矿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在“三下”开采矿山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起来,但是对充填体强度方面的研究一般只停留在充填材料试验方面,而充填体强度与采场稳定性、地表沉降等相关研究...
徐飞
关键词:全尾砂胶结充填充填体强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