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雷

作品数:25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篇珊瑚
  • 8篇珊瑚礁
  • 7篇造礁石珊瑚
  • 7篇石珊瑚
  • 4篇礁体
  • 4篇海洋生物
  • 4篇海域
  • 3篇幼体
  • 3篇死亡率
  • 3篇鹿角
  • 3篇海洋生物学
  • 2篇野外
  • 2篇有机碳
  • 2篇幼虫
  • 2篇溶解有机碳
  • 2篇生长速率
  • 2篇培养箱
  • 2篇呼吸速率
  • 2篇碱度
  • 2篇冠状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24篇江雷
  • 22篇黄晖
  • 14篇张浴阳
  • 9篇雷新明
  • 8篇袁涛
  • 7篇袁翔城
  • 7篇刘胜
  • 6篇练健生
  • 5篇江雷
  • 3篇杨剑辉
  • 2篇张诗泽
  • 2篇李秀保
  • 2篇张芳
  • 2篇陈标
  • 2篇周国伟
  • 2篇周伟华
  • 2篇罗勇
  • 2篇郭亚娟
  • 1篇谢强
  • 1篇陈永强

传媒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3篇应用海洋学学...
  • 2篇大自然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丽南沙
2018年
南沙群岛是我国最南边的海域疆土,星星点点的小岛分布其中。2017年,作者来到了这片美丽的海域进行考察,观察到了很多绚丽多彩的海洋生物。
刘锦军江雷林先智
关键词:南沙群岛海洋生物海域星星
丰富多彩的南沙珊瑚礁生物
2018年
1.浪人鲹(Caranxignobilis),一种大型沿海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鱼体最长达170厘米,最重达80千克;体呈卵圆形,侧扁而高,随成长身体逐渐向后延长。
刘锦军江雷林先智
关键词:珊瑚礁多彩洄游性鱼类太平洋海域
一种可分离式珊瑚移植礁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珊瑚移植礁体。它包括礁体和移植底座,礁体呈球冠状,所述的移植底座包括支架,支架下固定有若干个支撑脚,支架中部设有连接件,所述的支撑脚上设有倾斜朝上的珊瑚移植端,在礁体的底部中部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和...
张浴阳黄晖江雷刘骋跃俞晓磊黄林韬
一种盔形珊瑚单个珊瑚杯的分离方法及移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盔形珊瑚单个珊瑚杯的分离方法及移植方法,属于珊瑚礁生态人工修复技术领域。分离方法包括:将待分离的盔形珊瑚个体从正中的珊瑚杯发育的成熟处凿成两半,于凿开的断口处开始分离:采用管状器具套住任一珊瑚杯的头部,下...
张浴阳黄晖江雷袁翔城雷新明袁涛练健生杨剑辉刘胜
文献传递
珊瑚礁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2024年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手段,归纳了当前国际和国内珊瑚礁生态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国际上关注的主要方面包括全球变化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共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持、珊瑚礁生物系统发育与进化、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及其物种分布格局、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等;国内关注的主要方面包括全球变化与珊瑚礁生态系统、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珊瑚共生关系多样性、人类活动与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格局等。珊瑚礁生态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珊瑚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共生机制、边缘珊瑚礁以及珊瑚礁保护与修复。未来我国珊瑚礁生态学研究需提升全球视野,加强国内与国际合作,深入机制挖掘,完善系统研究,增强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研究。
黄晖俞晓磊黄林韬江雷
关键词:发展趋势和对策
海南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2024年
为查明海南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于2023年3月18—23日对该区域开展造礁石珊瑚群落、底质类型、悬浮物沉降速率和水环境因子调查。结果显示:(1)本区域造礁石珊瑚共鉴定13科24属42种和7未定种,其覆盖率均值为(18.05±10.53)%,集中分布在水深1.0~2.5m;(2)造礁石珊瑚优势种以团块状或皮壳状生长型为主,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2年)与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伴随造礁石珊瑚的死亡,其覆盖率和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3)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与砂质底覆盖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显著负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溶解氧和悬浮物沉积物速率呈显著负相关性;水体浊度与光合有效辐射漫衰减系数Kd-PAR(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呈显著正相关,且其均值(3.81±1.10)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已超过影响造礁石珊瑚生长的胁迫阈值(3NTU)。这些结果表明,海底砂质覆盖率、悬浮物沉降速率、浊度、pH、溶解氧和Kd-PAR等是影响该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临高红牌—马袅沿岸海域是造礁石珊瑚分布热点之一,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和覆盖率。然而,该区域造礁石珊瑚垂直分布范围较窄,且正面临多重环境因子胁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保护。
罗勇罗勇杨剑辉杨剑辉练健生江雷梁宇娴江雷雷新明江雷黄晖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中国造礁石珊瑚分类厘定被引量:19
2020年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框架建造者,具有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其分类对于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的研究与保护至关重要。目前,随着分子系统学的不断发展,造礁石珊瑚的分类体系发生改变,伴随着出现大量同物异名。近年来也出现许多无中文学名的中国造礁石珊瑚新记录种,这些都给物种认定和命名带来困难,阻碍了中国造礁石珊瑚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造礁石珊瑚物种记录文献资料,采用最新的造礁石珊瑚分类体系,确认同物异名,形成中国造礁石珊瑚物种名录,并对中国造礁石珊瑚物种的中文名进行统一的规范和命名。结果表明,中国共有造礁石珊瑚2个类群16科77属445种。与《中国动物志·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石珊瑚目·造礁石珊瑚》相比,科级分类阶元新增7个科,变更5个科;属级分类阶元新增26属,变更1属,合并3属;种级分类阶元新增291种,变更13种,合并20种,新命名305个物种的中文名。并且筛选出187个同物异名。此外,由于造礁石珊瑚分类体系现仍有部分争议,文章也进行了讨论说明。
黄林韬黄晖江雷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生物多样性
两种造礁石珊瑚对海水酸化和溶解有机碳加富的响应被引量:5
2018年
文章选择鹿回头近岸海域常见的板叶角蜂巢珊瑚(Favites complanata)和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连续培养的方法,探究两种不同造礁石珊瑚对酸化和溶解有机碳(DOC)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酸化(p H7.6)并不会影响两种珊瑚的钙化速率和生长速率;但DOC加富(524.03±78.42μmol?L-1)使两种珊瑚的钙化速率分别降低67%和47%、生长速率降低59%和40%。当二者共同作用时,两种珊瑚的钙化速率降低30%和11%、生长速率降低46%和59%,大多没有DOC单独作用时强烈,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两种珊瑚共生虫黄藻叶绿素荧光指数(Fv/Fm)均升高后降低,板叶角蜂巢珊瑚Fv/Fm最先降低。实验表明,这两种珊瑚虽然对海洋酸化的敏感度不高,但是对有机物加富有不同的响应,板叶角蜂巢珊瑚更为敏感,可能导致这两种珊瑚在未来环境变化中有不同命运。
郭亚娟周伟华周伟华袁翔城江雷江雷
关键词:酸化生长速率
海洋酸化、暖化对两种鹿角珊瑚幼虫附着及幼体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导致海洋酸化和暖化影响着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为探明造礁石珊瑚早期生活史对海洋酸化和暖化的生理学响应,本文研究了温度(约28℃,约30℃)和pCO2(约570μatm,约1 300μatm)以及两者协同作用对简单鹿角珊瑚(Acropora austera)和中间鹿角珊瑚(A. intermedia)早期生活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温(+约2.5℃)和酸化(约1 300μatm)对两种鹿角珊瑚幼虫的附着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酸化显著降低了简单鹿角珊瑚幼体存活率(25.87%),但并不显著影响中间鹿角珊瑚幼体的存活率;升温对两种鹿角珊瑚幼体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升温(+约2.5℃)、酸化(约1 300μatm)对简单、中间鹿角珊瑚幼虫的存活和附着过程的影响较小,但是酸化对简单鹿角珊瑚幼体存活的影响高于暖化。本文结果表明,珊瑚补充过程对海洋酸化和暖化的响应可能具有种类特异性,气候变化将逐渐改变造礁石珊瑚的群落结构。
孙有方江雷雷新明张浴阳俞晓磊黄晖
关键词:珊瑚死亡率
鹿回头多孔鹿角珊瑚与丛生盔形珊瑚性腺组织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造礁石珊瑚繁殖生物学是开展珊瑚有性修复技术的基础,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三亚鹿回头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与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性腺特征,明确多孔鹿角珊瑚与丛生盔形珊瑚有性繁殖类型。结果表明:(1)多孔鹿角珊瑚是雌雄同体产卵型珊瑚,丛生盔形珊瑚是假雌全异株产卵型珊瑚;(2)多孔鹿角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的虫黄藻都由后天获取;(3)多孔鹿角珊瑚在其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发育到Ⅳ时相后,卵巢与精巢之间肠表皮消失,并在随后的5 d左右产卵;丛生盔形珊瑚在其卵母细胞发育到Ⅲ时相后的20 d左右产卵。本研究结果,为三亚海域造礁石珊瑚繁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张诗泽黄晖张浴阳周国伟江雷陈标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有性繁殖性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