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娜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精馏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悬浮法
  • 1篇软化点
  • 1篇渗透汽化
  • 1篇丝光沸石
  • 1篇球形活性炭
  • 1篇萃取
  • 1篇萃取精馏
  • 1篇羰基
  • 1篇羰基化
  • 1篇沥青基球形活...
  • 1篇孔结构
  • 1篇化工
  • 1篇活化温度
  • 1篇活性炭
  • 1篇集成过程
  • 1篇甲醚
  • 1篇间歇精馏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天津市轻工业...
  • 1篇独山子石化公...

作者

  • 5篇赵娜
  • 2篇王成扬
  • 2篇陈明鸣
  • 2篇白鹏
  • 2篇江虹
  • 1篇郑嘉明
  • 1篇张翰
  • 1篇张玉芹
  • 1篇李新刚
  • 1篇谭猗生
  • 1篇秦军
  • 1篇刘亚华
  • 1篇武娜

传媒

  • 1篇炭素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炭素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活化温度对酚醛基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从酚醛纤维出发,经过炭化和KOH活化制备了酚醛基活性炭纤维(PACF),并对不同温度下活化样品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所制备的双电层电容器(EDLC)的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氮气(77K)吸附法测定PACF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00℃是KOH活化酚醛纤维制备用于EDLC电极材料的最佳活化温度,该温度下活化样品具有最佳的循环性,稳定性和较小的内阻,比表面积为2311m^2·g^-1和比电容264.IF·g^-1(充放电电流为1000mA·g^-1)。PACF系列样品均呈现出典型的微孔炭的特征,不同活化温度下制备的PACF,虽然表现出不同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但是其整体孔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都在0.5nm~3.0nm之间。随活化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电容性能和功率特性越来越好,内阻也随活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张玉芹秦军陈明鸣赵娜王成扬
关键词:孔结构比表面积电化学性能
精馏-渗透汽化集成在化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渗透汽化与精馏集成过程的相关工艺路线和该技术的研究应用和进展,并拟对不同工艺的性能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论述,最后提出了一些渗透汽化与精馏集成技术所面临的难题的解决措施,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赵娜江虹白鹏
关键词:渗透汽化精馏集成过程
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以煤沥青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浴悬浮法制备沥青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沥青球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减黏剂萘含量对调制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成球温度对球形貌的影响以及沥青/水相的最大质量比。实验还采用Fluent软件对固液悬浮体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所制得沥青球球形度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范围窄;相同原料沥青,萘含量越高调制沥青软化点越低;沥青/水相的最佳质量比为16;不同的搅拌器最佳速度有所不同。
陈明鸣王成扬郑嘉明赵娜武娜梁吉锋张玉贞
关键词:沥青基球形活性炭悬浮法软化点
预处理条件及金属离子改性对H-MOR分子筛的DME羰基化性能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详细了考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及反应温度对丝光沸石(H-MOR)分子筛二甲醚(DME)羰基化制取醋酸甲酯(MA)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中500℃预处理2 h、反应温度为180℃时H-MOR催化剂的DME转化率最高,可达20.5%。虽然提高反应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DME转化率,但易产生积炭,快速失活。此外,还考察了金属离子改性对H-MOR催化剂DME羰基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Ni、Fe和Co等金属离子交换的H-MOR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IE-Cu催化剂活性最好,DME转化率为36.9%;IE-Ni催化剂的活性最稳定,DME转化率稳定在24.5%。还原温度对IE-Cu催化剂DME羰基化活性有重要影响,450℃还原后的IE-Cu催化剂活性要明显高于300℃还原的IE-Cu。
赵娜牛君阳刘亚华谭猗生李新刚
关键词:丝光沸石二甲醚羰基化
双溶剂进口的双釜间歇萃取精馏被引量:1
2009年
提出了带有塔底回收釜及双溶剂进口的间歇萃取精馏操作方式。在新操作方式中,塔内回流液不流回塔釜,而是流入塔底回收釜,再经简单蒸馏气相返回塔釜,回收后的溶剂返回精馏塔中。以乙二醇作溶剂分离乙醇-水物系的实验结果表明,当间歇操作次数为2时,产品采出率最大,单位产品消耗的新鲜溶剂量最少。新操作方式具有塔釜温度变化平稳,新鲜溶剂用量相对较少等优点。
江虹张翰赵娜白鹏
关键词:萃取精馏间歇精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