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成

作品数:9 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旅游
  • 3篇地方依恋
  • 3篇行为意愿
  • 3篇意愿
  • 3篇旅游者
  • 2篇社会资本
  • 2篇资本
  • 2篇西溪湿地
  • 2篇旅游地
  • 2篇集体行动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义务
  • 1篇地方感
  • 1篇人际
  • 1篇人际信任
  • 1篇生态行为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视域
  • 1篇内生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4篇贵州民族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作者

  • 9篇李秋成
  • 6篇周玲强
  • 4篇范莉娜
  • 1篇朱琳
  • 1篇张环宙
  • 1篇吴茂英
  • 1篇叶顺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旅游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地、人际互动视角下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意愿的驱动因素研究
近年来,具有自发环境责任行为的旅游者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不同于需要“监控”和“管理”的旅游者,这种“环境友好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自发地表现出珍爱环境的行为,甚至愿意通过志愿者服务、捐款等途径,主动参与旅游地环境资...
李秋成
关键词:旅游者互动关系
社会资本、地方感对民族村寨旅游中居民支持态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社区居民是民族村寨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他们既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又因身处旅游地而直接承受着旅游所带来的各种冲击.随着西部民族地区日益将旅游产业作为当地追赶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社区居民旅游态度的研究便具有了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社会资本和地方感作为理论基点,以贵州省黔东南西江苗寨和黎平肇兴侗寨作为实证案例,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社区中"人-人"关系和"人-地"关系入手探索居民对旅游发展持积极态度的前导因素,并就民族社区社会资本、地方感的培育和提升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咨询.
范莉娜李秋成
关键词:社会资本地方感民族村寨旅游
感知行为效能对旅游者环保行为决策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基于环保行为的集体行动属性,以杭州西溪湿地景区的371名游客为样本,探索了游客感知行为效能与2个层次环保行为意愿的关系,并检验了环保行为态度和地方依恋在上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感知行为效能对旅游者环境维护意愿、环境促进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环保行为态度在感知行为效能与环保行为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旅游者对景区的情感依恋愈强,感知行为效能对环保行为态度的正向影响就越强,进而对旅游者环保行为意愿产生了更大的正面效应.研究结果说明,除惩罚、教育等传统策略外,旅游地管理方还应该通过集体理性干预、游客关系管理等途径引导旅游者环保旅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秋成周玲强
关键词:集体行动地方依恋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被引量:119
2014年
"环境友好型"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感知行为效能"和"地方依恋"这两个与旅游情境下环境负责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一个解释和预测旅游者自发的环境负责行为意愿的整体模型得以构建。针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51位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不仅取决于其对自身得失的理性评估,还受到感知行为效能因素和情感因素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旅游者与景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心理认同对其环保行为态度和行为意愿均具有积极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我国旅游地和景区可持续发展应突破传统的管理规制路径,探索通过感情维系、效能培养、规范树立等创新措施,培育和引导旅游者自发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
周玲强李秋成朱琳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地方依恋旅游者景区
三维视域下的国外地方依恋研究述评被引量:18
2014年
"地方依恋"一直是国外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地方依恋三维结构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环境心理学为研究视角,以地方依恋的三维结构释义、三维情境整合及三维形成机制分析为研究主线,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国外地方依恋文献的总结一方面能丰富国内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扩宽相应的研究范围。通过本文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多维的视角。
范莉娜周玲强李秋成叶顺
关键词:地方依恋
自然旅游地游客生态行为内生驱动机制实证研究——以张家界景区和西溪湿地为例被引量:28
2016年
基于利他主义与集体行动的视角对旅游者生态行为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的"规范激活模型",构建了旅游者生态行为的驱动模型。针对湖南张家界、浙江西溪湿地两个景区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所感知的"道德义务"对其实施生态行为的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道德义务"受到旅游者关于景区环境问题的"后果认知"和"责任归因"两个认知因素的链状驱动;当旅游者对他人共同参与行动的信任度高时,"责任归因"更易转化为实施生态行为的"道德义务"。因此,在环保教育、惩罚规则等传统策略之外,自然旅游地还应该通过"认知引导"、"合作营造"等路径激发旅游者保护景区环境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实施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推动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张环宙李秋成吴茂英
关键词:自然旅游地道德义务人际信任西溪湿地
社会资本对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被引量:54
2014年
基于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的"利他主义"和"集体行动"属性,文章探讨了关系社会资本、集体社会资本、广义社会资本与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依据371位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三个层面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情感连带、群体规范、人际信任)对旅游者两层次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情感连带、群体规范对旅游者环境维护行为意愿、环境促进行为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人际信任对环境维护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环境促进行为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3)不同层面社会资本对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强度具有差异性,集体社会资本下的群体规范对环境维护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强,而关系社会资本下的情感连带对环境促进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强。
李秋成周玲强
关键词:社会资本利他主义集体行动西溪湿地
社区人际关系、人地关系对居民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基于两个民族旅游村寨样本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网络嵌入"属性,从人际关系、人地关系两个维度探讨了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要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度的影响,构建了"社区关系—旅游感知—支持态度"概念模型,并以黔东南两个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抽样样本为例,对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结果显示: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能够强化居民对旅游发展正面影响的感知,弱化对负面影响的感知,进而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结论证实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感知和支持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社区关系管理"策略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促进旅游产业与旅游地社区协调发展。
李秋成周玲强范莉娜
关键词:居民旅游感知可持续发展
民族旅游地居民分类与支持行为: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视角被引量:4
2017年
在民族旅游地的发展中,居民态度及主客之间的关系是旅游产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文化适应理论,通过开发Berry文化适应二维模型,对贵州黔东南黎平肇兴侗寨241位社区居民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情境中,居民在主客跨文化互动中具有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四种文化适应类型,并以整合型居多;整合与同化意味着文化适应程度高,分离和边缘意味着文化适应程度低;女性的文化适应程度比男性高;文化适应程度越高的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越高,具体而言,文化适应能力较强的居民对旅游者更加热情,也更愿意为目的地进行推荐宣传。因此,旅游规划和管理部门应重视并着力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适应能力,使其既能自信地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又能与旅游者进行热情、友好的互动,从而在文化、经济等层面推动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范莉娜李秋成周玲强
关键词:文化适应民族旅游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