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爱梅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煤层气
  • 4篇气井
  • 4篇煤层气井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预警
  • 2篇运移
  • 2篇渗流
  • 2篇排采
  • 2篇煤岩
  • 2篇解吸
  • 1篇动载
  • 1篇动载荷
  • 1篇悬点
  • 1篇悬点载荷
  • 1篇压力表
  • 1篇岩心
  • 1篇岩心夹持器
  • 1篇氧化碳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运移

机构

  • 12篇国家工程研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作者

  • 14篇胡爱梅
  • 5篇陈东
  • 5篇孙仁远
  • 4篇林李
  • 3篇王凤林
  • 2篇张元法
  • 2篇綦耀光
  • 2篇刘新福
  • 2篇任晓霞
  • 2篇陈松鹤
  • 2篇赵增平
  • 2篇冯堃
  • 1篇宣英龙
  • 1篇吕玉民
  • 1篇宋波
  • 1篇李相方
  • 1篇王楚峰
  • 1篇杜希瑶
  • 1篇林文姬
  • 1篇汤达祯

传媒

  • 2篇中国煤层气
  • 1篇中国煤炭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石油仪器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煤矿安全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卟啉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被引量:8
1994年
在前人研究资料及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卟啉化合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包括金属卟啉的类型,卟啉的化学结构系列,高度脱链基卟啉和高碳数卟啉等及其它们在沉积物(如油页岩、煤和现代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理。指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领域,如沉积物中新的金属卟啉类型探讨和卟啉化学结构的确定等。文章还综述了卟啉化合物地球化学指标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如:评价生油岩质量,油源对比,油气运移研究,古沉积环境研究和有机质热成熟度研究等。
刘洛夫胡爱梅
关键词:卟啉油气运移生物标志金属卟啉
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实验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我国煤层气开发中存在的产气率低、回采周期长的问题以及CO2排放量大、污染环境严重等现象,研制了一套可以进行煤层气吸附/解吸性能评价及注CO2开采煤层气模拟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开展了不同气体在煤岩中的吸附/解吸性能评价研究和注CO2开采煤层气效果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2在煤岩中的吸附量明显高于CH4的吸附量;与自然降压开采相比,注CO2可以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提高幅度在10%以上。而且随CO2注入量的增加,煤层气采收率增大。
孙仁远任晓霞胡爱梅陈东林李
关键词:煤层气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
煤层气井动态预警方法研究及应用
2015年
连续、稳定排采对煤层气井生产至关重要,任何影响因素的弱化和滞后都会影响到煤层气井的整体排采效果。本文系统分析煤层气井排采动态预警的3种方法:指标预警、规划预警和趋势预警,开发了指标预警系统,在示范区应用效果良好,为煤层气田开发动态预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王凤林胡爱梅陈松鹤冯堃赵增平
关键词:煤层气预警系统
一种煤岩岩心气体渗透率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岩心气体渗透率测量装置,主要由高压气源模块、岩心夹持器模块、环压加载模块、数据计量模块、真空处理模块组成,通过针型阀(3、5、7、9、13)相连,所述高压气源模块包括高压气瓶(1)、减压阀(2)、缓冲...
孙仁远张元法林李胡爱梅陈东
文献传递
煤层气井井底流压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对于煤层气井的排采方案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常规气井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结合煤层气井的排采方式和生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组合计算了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编制了煤层气井井底流压计算软件,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现场煤层气排采数据分析了煤层气排采不同阶段井底流压与煤层气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纯气段压力的计算,平均温度-平均偏差系数法的计算值比Cullender-Smith法高;对于气液混合段压力的计算,Podio修正"S"曲线法计算出的结果比陈家琅-岳湘安法和Hasan-Kabir解析方法略高;在煤层供气充足的条件下,井底流压与产气量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量随井底流压的降低而增加;在煤层气井排采的不同阶段,井底流压随产气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孙仁远宣英龙任晓霞王楚峰胡爱梅
关键词:煤层气煤层气井井底流压两相流
煤中水可动性的核磁共振响应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2年
依托韩城地区主要煤层,开展了饱和水煤岩在两种不同离心速率下离心1.5h后的核磁共振实验。同时,结合称重测煤芯饱和度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离心速率下煤岩内部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的消长关系。实验表明,离心速率增大,煤岩核磁整体信号衰减,横向弛豫时间(T2)的几何均值和截止值逐渐下降。与饱和水煤岩相比,2000r/min速率离心后的煤岩咒谱强度下降5.14%~52.39%,几何均值下降24.72%。71.22%;4000r/min速率离心后的煤岩疋谱强度下降49.51%~63.36%,几何均值下降44.69%~81.59%;T2截止值下降44.09%~74.30%。研究发现,离心前后煤岩内部残留水量变化率与疋谱累计强度变化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与几何均值之间的相关性明显较差。分析认为,离心速率和孔渗特征共同决定煤层水可动性的NMR响应。
吕玉民胡爱梅汤达祯宋波梁为许浩林文姬胡雄
关键词:束缚水可动性离心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流入动态关系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为了准确预测煤层气井流入动态关系,基于流体稳定渗流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了煤层中气水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和气井流入动态预测模型.采用气水两相拟压力函数,研究了两相煤层气井产能方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了煤层渗透率、表皮效应和非达西效应的影响,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精度,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整体误差控制在8%以内.井底流压充分反映产能的渗流压力特征,调整井底流压,可有效增大生产压差,利于煤层中气体解吸和水相渗流,提高产能,在井底流压由5.0 MPa降为2.1 MPa后,产能由0.1 kg/s提高到0.6 kg/s.随渗透率的增大和表皮系数的减小,流入动态曲线明显向右移动,渗透率由2×10-3μm2升为2×10-2μm2时,最大气水总流量由0.205 kg/s迅速增大到1.20 kg/s.开采中,煤层水的相对渗透率不断减小,而气的相对渗透率和泄流半径逐渐增大,导致动态曲线有向左移动的趋势,但其影响并不显著.
刘新福綦耀光胡爱梅赵培华刘春花
关键词:煤层气井产能方程
煤层气藏开发降压解吸气运移机理被引量:41
2012年
气液两相流体流动与传质原理表明:浓度差驱动的扩散仅发生在单相流体中;气液易溶两相流体之间通过溶解进行扩散;气液不溶或微溶两相流体通过压差驱动渗流。据此认为基质孔隙解吸气应为压差驱动下的渗流,并不满足Fick定律。研究了降压解吸的气分子溶解、扩散、成核及成泡过程,对气泡和气柱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基质孔隙解吸形成的游离气进入割理及裂缝的非线性渗流模型。研究表明:煤基质孔隙中少量解吸气溶解扩散,而大部分成核及成泡,并在压差驱动下进入煤层割理及裂缝系统;考虑基质孔隙与割理压差时,基质孔隙压力下降较慢、传播距离较近,并会出现解吸气产出滞后现象;计算动态储量时需采用基质孔隙压力而非割理压力;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为驱替机理而非置换机理;提高煤层气采收率需优化开采压差而非地层压力越低越好。
李相方石军太杜希瑶胡爱梅陈东张冬玲
关键词:煤层气解吸渗流
煤岩吸附性能影响因素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根据煤岩的吸附原理,设计了一套煤岩吸附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了不同气体在煤岩中的吸附性能,分析了煤质、压力、温度、颗粒粒径、含水量等因素对煤岩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半烟煤和无烟煤的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方程;煤岩吸附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比表面增大而增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单组分气体吸附量的大小按CO2、CH4、N2顺序依次减少。
孙仁远林李王宁张元法胡爱梅陈东
关键词:煤层气温度粒度含水量
单相水流动煤层气井流入动态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单相水流动煤层气井流入动态是确定煤层气井合理工作制度的依据和分析煤层气井动态的基础。基于煤层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满足达西渗流和非达西渗流煤层气井的流入动态预测模型,通过鄂尔多斯盆地现场实例验证,得到单相水流动煤层气井的流入动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考虑煤层参数、流体物性和非达西表皮效应,结果具有较高精度,整体误差可控制在12%以内。煤层流体渗流速度不大时,宜采用煤层供给边缘压力不变时的达西渗流模型分析流入动态,而在雷诺数大于0.3和产水量超过30 m3/d时,需采用非达西渗流模型。排采前期加大生产压差,可有效控制排液量大小,防止煤粉运移而破坏储层,利于煤层水的渗流,压力差由0.44 MPa上升为3.68 MPa后,产能由10 m3/d提高到40 m3/d。增大煤层渗透率会提高储层的综合导流能力,显著增大煤层气井产能,渗透率由0.9×10-3μm2变为6.15×10-3μm2时,产水量由3.5 m3/d增大到15.9 m3/d;减小表皮系数使流入动态曲线明显向右移动,同一井组的表皮系数为-3.10和-4.85时,产水量分别为34.8和45.6 m3/d。
刘新福綦耀光胡爱梅赵培华刘春花
关键词:流体力学达西渗流非达西渗流表皮系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