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 <正>已有研究表明,热带太平洋 SST 的异常(即 ENSO 事件)和印度洋 SST 的异常(即偶极子事件)对我国降水都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 ENSO 事件和偶极子事件或独自发生或同时出现,因而使得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
- 郑冬梅张启龙
- 文献传递
-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
-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力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都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两大洋的海温变化并非完全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将两大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其热力异常的时空变化,建立一个能够较好表征两大洋热状况变化的联合模指数,...
- 郑冬梅
-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夏季降水
- 文献传递
-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及其指数定义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根据1955-2003年的全球海洋上层热含量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法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上层热含量距平场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印度洋还是在太平洋,上层热含量距平场都存在着一种显著的东西向偶极型振荡,其年际变化与ENSO循环有密切的联系。据此定义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指数,功率谱分析和10 a滑动的t检验结果表明,该联合模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在1976年前后经历了一次由冷到暖的气候跃变。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该联合模的变化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太平洋ENSO事件和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基本信息。
- 郑冬梅张启龙
- 关键词:热含量
- 东印度洋暖池变异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的关系
- <正>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终年存在着一个表层水温(SST)高于28℃的暖水区,即东印度洋暖池。该暖池与西太平洋暖池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暖水区,被称之为大洋暖池。大洋暖池幅员广阔,是全球大洋表层水温最高的海域,也是全球大...
- 张启龙齐庆华郑冬梅
- 文献传递
- 西北太平洋137°E断面温度场和盐度场的时空特征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在137°E断面获得的水温和盐度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断面温度场和盐度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37°E断面的温度场和盐度场都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变化.冬季,温度场变化的关键区位于3°~18°N的300m以浅海域,而盐度场变化的关键区则位于18°~34°N的300m以浅海域.夏季,温度场变化的关键区位于3°~16°N的300m以浅海域,而盐度场则有两个关键区,分别位于3°~18°N的200m以浅海域和24°~34°N的300m以浅海域.温度场的年际变化与ENSO循环相联系,而盐度场的年际变化则比较复杂.
- 张启龙蔡榕硕齐庆华郑冬梅
- 关键词:温度盐度
- 东海黑潮热输送变异与经向风异常被引量:19
- 2008年
- 根据日本气象厅1956-2003年在PN断面获得的观测资料和NCEP 850 hPa风资料,分析了东海黑潮热输送的变异特征,并探讨了冬、夏季热输送与风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潮通过PN断面多年平均的热输送达16.52×1014W,热输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都很明显,其主要变化周期为准2 a,5 a和22 a。黑潮热输送在1976年前后发生了一次由弱到强的气候跃变。黑潮热输送具有很强的长期的线性增加趋势,在1956-2003年增加了约6.51×1014W。相关与合成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南部和黑潮流域上空的经向风异常对东海黑潮热输送的年际变化有重要影响,即当偏南风异常增强时,黑潮热输送将加强,反之将减弱。
- 张启龙侯一筠齐庆华郑冬梅程明华
- 关键词:黑潮热输送
-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基于我国160个台站的降水资料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该联合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有一年到半年的超前影响,且以冬季联合模对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最显著。当冬季联合模出现正异常时,次年夏季我国四川地区、长江流域、华北南部降水偏多,而华北北部和江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动来实现的。
- 郑冬梅张启龙
- 关键词:气候学降水热带太平洋热带印度洋
- 西北太平洋上层热含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
- 2009年
- 基于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137°E断面海温观测资料、同化水位资料和太平洋850hPa纬向风资料,利用EOF、功率谱和最大熵谱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上层热含量的时空变化,并讨论了热含量变化与水位和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热含量的年际变化与热带太平洋大尺度海气系统异常相联系,即在ElNio期间,热含量减少,而在LaNia期间热含量增多;热含量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一次气候跃变,在跃变前热含量偏多,而在跃变后则偏少;热含量与水位间存在着非常一致的同位相年际变化,而这种变化与赤道西、中太平洋的纬向风异常有关。
- 张启龙蔡榕硕齐庆华郑冬梅
- 关键词:热含量EN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