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赢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数学
  • 6篇数学课
  • 6篇数学课程
  • 6篇课程
  • 5篇数学应用
  • 4篇文化
  • 4篇初中数学
  • 3篇教育
  • 3篇教学
  • 3篇初中数学课
  • 3篇初中数学课程
  • 2篇应用题
  • 2篇数学教学
  • 2篇数学课程标准
  • 2篇数学文化
  • 2篇数学应用题
  • 2篇课程标准
  • 2篇教学论
  • 1篇导师
  • 1篇形式化

机构

  • 9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傅赢芳
  • 5篇张维忠
  • 1篇张越

传媒

  • 2篇数学教育学报
  • 2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中学教研(数...
  • 1篇中学数学教学...
  • 1篇数学教学研究
  • 1篇中学数学教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学“双基”中的形式化与非形式化被引量:4
2005年
“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它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并保持合理的内核,形成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新双基”.为准确地把握数学教育中的“双基”,对数学“双基”中的形式化与非形式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的几位同仁在导师张维忠教授的指导下,围绕“数学‘双基’中的形式化与非形式化”主题展开了一次深入讨论,以下是大家发言的主要内容。
傅赢芳
关键词:教学论导师形式化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通过鉴定
2005年
傅赢芳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文化传统教育科学数学
数学应用的中英初中数学课程比较
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给出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将数学的抽象过程与成果以及数学精神投射于现实世界,并能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其特点:(1)它是数学与文化联结的一种基本方式;(2)数学应用...
傅赢芳
关键词:数学应用初中数学课程课程教学论数学教学
文献传递
不尽根数的估算:多元文化数学的观点被引量:3
2005年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在数学教育中的突出表现是缺乏对数学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缺乏对各民族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数学教育的思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也正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倡的,教材编写中应“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联系.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中不尽根数的估算,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不同,解决策略更是灵活多样,尝试从多元文化数学的视角对历史上“不尽根数的估算”做出述评,既可以丰富数学新教材的编写内容,又可增加趣味性,体现多样化,增强学生探究其中算理的欲望;也可以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数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
傅赢芳张维忠
关键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数学文化文化批判背景知识教材编写历史渊源
数学直观的认知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数学教学中的直观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了90年代,成为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国外相关研究的取向可概括为以直观学习心理为中心和以直观课程与教学心理为中心,其中,就直观学习心理而言,又可分为认知风格...
傅赢芳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文献传递
中英初中数学教材中应用题的情境文化性被引量:12
2007年
以英国国家数学课程(2000)和英国数学教材Practice Book(Y7A-Y9B)为参照,考察了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7-9年级)教材,讨论了两国教材中数学应用题的情境文化性。结果发现:两国数学应用题各种情境设置的比重,情境的处理方式,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差异的根源是两国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强数学应用题情境文化性的一些思考。
傅赢芳张维忠
关键词:数学应用题情境
中英初中数学课程数学应用水平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从"应用"与"文化"两个角度看,数学应用是指将数学的抽象过程与成果以及数学精神投射于现实世界,并能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影响数学应用水平的因素主要可分为:知识含量、语言表述、数量关系及跨度。进而,在这一意义范畴下的中英初中数学课程比较发现:从整体上看,《数学》与Practice Book的综合应用水平是接近的;在微观上,中国《数学》应用题知识点的综合性高,数量关系复杂。
傅赢芳张越张维忠
关键词:数学课程
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思考被引量:36
2005年
数学文化呈现的是开放、多元和动态的数学内部及其与外部的联系.数学文化价值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数学自身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与精神价值.基于这样的数学文化观念,有关数学文化课程的设置就应充分重视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及数学现实的联系,注重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注重数学内部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
傅赢芳张维忠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文化
中英初中数学课程数学应用题分布比较
2007年
在数学课程中,数学应用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理想载体,占据了数学题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渗透到各个内容板块中,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基于中英两国在该内容领域上设置的相似性,本文尝试以比较研究的方式探求数学应用题的分布特点.比较中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七一九年级)和Practice Book(Y7A—Y9B)为中英数学题来源,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傅赢芳张维忠
关键词:数学应用题数学课程SPSS统计软件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的中英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2007年
傅赢芳周均华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数学应用数学价值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