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仁雷

作品数:87 被引量:956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30篇生物学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胁迫
  • 20篇盐胁迫
  • 20篇水稻
  • 14篇叶绿
  • 13篇叶绿体
  • 11篇多糖
  • 10篇幼苗
  • 9篇蛹虫草
  • 9篇海蓬子
  • 9篇虫草
  • 8篇中草药
  • 8篇奶牛
  • 8篇抗氧化
  • 8篇活性
  • 8篇草药
  • 6篇亚精胺
  • 6篇乳腺炎
  • 6篇水稻幼苗
  • 6篇精胺
  • 6篇毕氏海蓬子

机构

  • 39篇南京晓庄学院
  • 29篇南京师范大学
  • 21篇淮阴师范学院
  • 2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9篇江苏食品职业...
  • 19篇江苏第二师范...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盐城市农业局
  • 1篇淮安快鹿牛奶...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作者

  • 87篇王仁雷
  • 60篇华春
  • 33篇周峰
  • 13篇周泉澄
  • 11篇汪振炯
  • 10篇黄亚东
  • 10篇吴雨龙
  • 9篇江海涛
  • 7篇刘友良
  • 6篇李萍
  • 6篇赵梦丹
  • 5篇陈全战
  • 5篇魏锦城
  • 5篇刘青
  • 5篇王燕
  • 5篇周斌伟
  • 4篇池玥兰
  • 4篇刘少华
  • 4篇孔庆新
  • 4篇丁春霞

传媒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食品科学
  • 5篇南京师大学报...
  • 4篇中国乳品工业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动物检疫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植物生理与分...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群众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全国植物光合...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叶片衰老及调控被引量:4
2012年
综述了对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结构和代谢变化,衰老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与过敏性反应PCD的关系,重点介绍了植物激素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叶片衰老的其它调控因素。
周峰华春王仁雷
关键词:叶片衰老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激素
超声波协同酶法优化芦蒿多糖提取工艺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优化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芦蒿多糖的工艺条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Box-Behnken design),建立以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和液料比对芦蒿多糖得率的影响的二次回归模型。获得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芦蒿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C、加酶量1.5%、酶解时间1 h、液料比40:1(m L·g^(-1)),在此条件下,芦蒿多糖的得率为37.19%。结果表明该回归模型有极显著性,可以作为芦蒿多糖提取工艺的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吴雨龙江海涛汪振炯王仁雷华春周峰
关键词:芦蒿多糖超声波法纤维素酶
不同提取方法对蛹虫草基质多糖的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以废弃的蛹虫草培养基基质为原料,利用水提法、酶解法、超声波法、超声波-酶法、微波法和微波-酶法来提取蛹虫草基质多糖,研究不同提取方法下蛹虫草基质多糖得率、多糖黏度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区别来比较六种提取工艺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超声波-酶法所得蛹虫草基质多糖的得率最高,达30.27%,水提法最差,为10.69%。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多糖溶液黏度均随多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浓度下多糖溶液的表观黏度大小依次为水提法>微波法>酶法>微波-酶法>超声波法>超声波-酶法。超声波-酶法提取的蛹虫草基质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而水提法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最差。
王雪池玥兰华春汪振炯吴雨龙江海涛周峰王仁雷
关键词:蛹虫草多糖得率黏度抗氧化活性
芦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优化芦蒿总黄酮(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total flavonoids,ATTF)提取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提取物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建立以复合酶用量、超声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对ATTF得率影响的二次回归模型。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ATTF提取物,用NO试剂盒测定NO的分泌量。结果:芦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用量1.5%、超声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40∶1 (mL/g),在此条件下,ATTF的得率为13.09%±2.13%。ATTF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O的分泌。结论:该回归模型有极显著性,可以用来合理预测ATTF的得率;ATTF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O的分泌而发挥抗炎作用。
吴雨龙江海涛张艺鏻汪振炯王仁雷华春
关键词:芦蒿黄酮抗炎
氮肥水平对杂交稻汕优63剑叶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6
2001年
用低氮 (LN)、中氮 (MN)、高氮 (HN)盆栽土培的杂交水稻汕优 63为材料 ,测定其剑叶的光合速率、 Ru BP羧化酶含量及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氮水平的提高 ,叶面积增大 ,气孔密度减少 ,Ru BP羧化酶活性和光合速率增加。随着叶龄的增加 ,三个不同氮水平的叶片中 Ru BP羧化酶蛋白下降均先于可溶性蛋白的下降 ;HN组的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于 LN组和MN组 ;HN组的 Ru BP羧化酶较高活性的持续期长于 L N组和 MN组。
王仁雷李霞陈国祥华春魏锦城
关键词:氮肥剑叶光合速率RUBP羧化酶
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幼苗叶绿素荧光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 l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2个供试水稻品种(Pokkali和Peta)的初始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光量子产量和光化学猝灭系数不断下降;100 mmol/L NaC l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先上升后下降;200 mmol/L NaC l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Pokkali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先上升后下降,Peta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不断下降;相同处理条件下Pokkali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光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明显高于Peta,这与Pokkali的耐盐性有关。
王仁雷华春周峰周泉澄周斌伟
关键词:盐胁迫水稻叶绿素荧光
外源AsA对盐胁迫下水稻叶绿体活性氧清除系统的保护作用
盐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生成增加,活性氧清除系统通过控制细胞中活性氧的浓度来保护细胞。AsA是叶绿体内一个抗氧化剂,能清除O。歧化生成的HO,也能与GSH和几种酶一起与光系统Ⅰ中O直接还原形成O的相互作用。AsA也足O和...
华春王仁雷刘友良
文献传递
芦荟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被引量:10
2001年
华春王仁雷
关键词:芦荟快速繁殖药理活性
叶绿体中的水-水循环被引量:8
2001年
对叶绿体中水 -水循环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王仁雷华春刘友良
关键词:叶绿体分子机理生理功能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为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水平的影响,选择健康奶牛20头作为试验对象,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连续给药7d,测定奶牛的Ea花环形成率、EAC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和IC花环形成率。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和对照组相比,其免疫机能水平明显提高。
黄亚东王仁雷杨猛
关键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奶牛免疫机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