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爽

作品数:45 被引量:65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遥感
  • 5篇遥感影像
  • 5篇土地利用
  • 5篇DEM
  • 4篇数据共享
  • 4篇空间数据
  • 3篇地理
  • 3篇地理空间
  • 3篇数据融合
  • 3篇农业
  • 3篇网络
  • 3篇景观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空间数据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遥感影像分类
  • 2篇影像分类
  • 2篇森林景观

机构

  • 39篇河南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州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信...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45篇李爽
  • 15篇钱乐祥
  • 14篇丁圣彦
  • 9篇姚静
  • 4篇诸云强
  • 3篇马建华
  • 3篇刘静玉
  • 3篇赵庆良
  • 3篇朱连奇
  • 3篇孙九林
  • 3篇韩晋仙
  • 2篇冯文峰
  • 2篇王卷乐
  • 1篇朱华忠
  • 1篇曹新向
  • 1篇杨雅萍
  • 1篇吴祈宗
  • 1篇廖顺宝
  • 1篇赵留锋
  • 1篇李红伟

传媒

  • 5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河南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被引量:12
2003年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方法,研究1984~1999年间伊洛河流域森林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动态变化及其斑块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自1984年以来森林景观要素斑块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粒级结构仍以小斑块专主,基本保持稳定,该区整体属于细粒结构景观。
钱乐祥李爽李红伟丁圣彦
关键词:森林景观景观要素GIS景观生态学
山区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设计被引量:19
2004年
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山区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构想。指出影响我国山区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市场因素和土地制度因素 ,特别是市场因素和土地制度因素对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尤为突出 ;强调山区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地带规律性、与农业经济多样化和规模经营相结合、与开拓产品市场相结合的原则 ;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具体说明了山区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的技术路线。
朱连奇钱乐祥刘静玉李爽
关键词:土地制度
北京风沙源区土地退化及其趋势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北京风沙源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发展的频率与强度。基于1991年~2002年两个时相遥感数据提取近10年来北京风沙源区土地利用退化的动态变化数据,采用相应的土地退化评价指标和土地退化结构相对数与比较相对数,分析北京风沙源区土地利用退化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北京风沙源区不同生态区内土地利用退化结构差别较大,内蒙古高原干旱草原生态区、坝上高原农牧生态区和阴山山脉农牧交错生态区以沙化退化为主,燕山山脉农业生态区和大同盆地及周边地区则主要是水蚀退化。分析表明,土地利用退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针对不同土地利用退化现状,草地沙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具有相当强的政策和区域利益痕迹,在国家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协调。
李爽孙九林
关键词:生态区干旱草原草地沙化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
图文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以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KF-LPIS)的建设为例,探讨了图文办公信息系统中控制流、图文信息流集成设计与表达问题及异质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文本服务器、Mapinfo空间数据服务器、Microstation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全关系ORACLE8.1.6等)的协同运作问题,以及大型全关系数据库在图文办公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钱乐祥李爽丁圣彦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关系数据库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数字黄河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5年
虚拟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计算机三维虚拟空间的映射.是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则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技术、现代遥感遥测技术和虚拟地理环境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来的。通过概述“数字黄河”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黄河”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自然环境中“原型黄河”各有机组成部分在虚拟地理环境中的表达及行为描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对黄河具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计算机表达。以“数字河道模型”为例详细论述了“数字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字河道模型”、“数字流域模型”、“数字水库模型”和“数字河口模型”在虚拟地理环境的表达。
李爽孙九林
关键词: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可视化
国家资源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05年
随着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深入,急需建立一个面向全国范围开放式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用数据管理子系统提供数据管理、资源生态环境分析评价等功能,用信息服务子系统提供数据产品检索查询、在线下载等服务,系统在Visual.NET环境下嵌入ArcObjects控件,利用ArcIMS等编程实现.
诸云强贾萍江东李爽
关键词:国家资源系统设计ARCOBJECTS环境遥感监测ARCIMS检索查询
基于决策树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被引量:129
2003年
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在遥感影像分类方面的深厚潜力 ,探讨了 3种不同的决策树算法 (UDT、MDT和HDT)。首先对决策树算法结构、算法理论进行了阐述 :具体利用决策树算法进行遥感土地覆盖分类实验 ,并把获得的结果与传统统计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 ,决策树分类法相对简单、明确 ,分类结构直观 ,有诸多优势。
李爽张二勋
关键词:决策树遥感影像最大似然分类法MDT
伊洛河流域典型地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被引量:77
2003年
以野外调查资料和1983~1999年森林资源分布图为主要信息源,用ARC/INFO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破碎化指数、斑块伸长指数、分数维、稳定度等指标分析了近20年来伊洛河流域中部典型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森林总面积在增加,斑块数量迅速增大,由556块增至1494块.其中以刺槐林、经济林和杨树林斑块数量增加最多.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加大.(2)森林景观要素中灌木林、刺槐林、经济林、杨树林、栎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增加,而非林地、荒草地、疏林、油松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减小;除杨树林外,各森林类型斑块的平均面积都在减小.(3)研究区内沟谷植被覆盖面积共减少了220 827.9 hm2;丘陵森林覆被面积由1983年的161 870.4 hm2增加到1999年的312 599.7 hm2,增加了93.1%;斑块数目由79块增加到758块,增加了860%.而丘陵地区斑块平均面积却大大减小;山地森林覆被面积有所减少,由1983年的375 348.6 hm2减小到1999年的338 733.9 hm2,而斑块数却大幅度增加,由1983年的432块增加到1999年的1 127块,增加了695块.(4)研究区南北山坡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不同,这与南北坡土地类型不同、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和地形地势的差别有关.
丁圣彦钱乐祥曹新向李爽李昊民
关键词:森林景观
北京一号卫星影像的数据融合研究
<正>"北京一号"小卫星(DMC+4小卫星)是我国近期发射的一颗中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小卫星,具有机动灵活,自主观测能力强,数据获取周期短,动态监测范围广等特点。由其参数可多光谱和全色影像空间分辨率相差近8倍,与常见遥感影像...
冯文峰李爽钱乐祥
关键词:数据融合遥感
文献传递
开封市郊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开封市郊冬小麦整个生育阶段反射光谱的测量,分析了不同生育阶段、播种垄向及土壤背景对冠层光谱反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冬小麦反射光谱特性总体趋势符合植被的反射光谱特性,但是又有一些差异;不同垄向冬小麦的反射光谱也不一样,南北垄向的光谱反射率高于东西垄向光谱的反射率;不同土壤背景的冬小麦反射光谱也存在差异。
袁慧李爽孔云峰
关键词:遥感反射光谱冬小麦冠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