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性别与伦理间的安提戈涅:黑格尔之后被引量:4
- 2014年
- 早在浪漫主义时代,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地位就高于《俄狄浦斯王》。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和黑格尔等都认为,《安提戈涅》是当时最优秀的作品。但自1900年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提出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后,《安提戈涅》作为俄狄浦斯研究的潜流,一直没能浮出地表。20世纪后半期,借助安提戈涅,伊利格瑞、拉康、蒂娜·钱特、德里达、朱迪斯·巴特勒等人对黑格尔之后的伦理意识、性别差异和血亲关系三个概念进行了改造和发挥。本文在后结构主义框架内,以《安提戈涅》为文本,论证安提戈涅在性别伦理中的典范性,并探讨性别理论向古典文学文本之转向的政治诉求和当下意义。
- 王楠
- 关键词:安提戈涅文学伦理性别理论血亲
- 性别与权力:肖沃尔特的女性主义诗学观阐释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旨在深入阐释肖沃尔特创立的"女性批评学"核心思想:"女权批判"、"妇女中心批评"以及女性批评理论的建构策略。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荒野"的开拓者之一,肖沃尔特始终坚持女性经验集体书写的批评立场。这个立场彰显出女性性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也昭示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批判和政治介入功能。她的性别诗学超越了现实政治层面,落实在人文主义思想上展开批评,在当下体现出"女性批评学"的人文主义实践意义。
- 王楠
- 关键词:女性主义
- 亨利·詹姆斯《金碗》中的真实观
- 2022年
- 亨利·詹姆斯后期创作对"真实"的模糊性处理令人难以捉摸。他用隐喻的语言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在充满隐喻的意识世界中捕捉对真实的感知经验,其最后一部小说《金碗》尤为如此。对读者来说,女主人公玛吉的丈夫与继母之间的私情是公开的秘密,但小说没有直接道明这一事实,玛吉是否得知真相令人莫衷一是。玛吉是否获知"真相"又如何把握并提升对"真实"的认知?本文认为玛吉从对真相的"无知"到"感知"的自觉转变,再从"感知"到"认知"的自为提升是理解詹姆斯小说真实观的关键。玛吉苏醒后的自我意识以及自觉行动为认知科学提供了一个文学注脚。
- 王楠王欣宇
-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金碗》隐喻
- “非-人”的伦理难题:巴特勒与卡夫卡
- 2017年
- 20世纪90年代,美国当代批判型知识分子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为当时盛行的女性主义理论泼了一瓢凉水,制造了一场“性别麻烦”,进行了一次消解人的生物属性的性别行动。21世纪初“9·11”事件之后,面对国际政治中犹太族裔的流散问题,朱迪斯·巴特勒提出了定义“人”的伦理难题和文化批判的责任问题。她在写给另一个女性主义批评家莫妮卡·威蒂格(Monica Wittig)的祷文中谈到阅读的功用。
- 王楠
- 关键词:政治伦理难题
- 从性别表演到文化批判:论朱迪斯·巴特勒的政治伦理批评被引量:4
- 2015年
- 20世纪最后10年,朱迪斯·巴特勒对性别"自然性"的质疑之辩改变了我们思考性别、普适伦理和言语行为的方式。文章以巴特勒的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点,侧重考察性别表演理论之后,她在性别与伦理、伦理与政治之间所进行的理论介入与文化批判的努力。笔者认为,巴特勒质疑女性主义、重构主体的再生产意义和建构美国犹太文化"它者"生存策略是对美国女性主义政治的伦理式演进。尽管巴特勒在世纪之交倡导回归伦理,但她希望保持"伦理两难"的思考状态,让阅读生发更多的问题而非提供思考的结果。她的思考照见了西方人文主义研究中关于人学的一个盲点——人的脆弱性,这或许也是巴特勒无法回避的"伦理两难"的境遇。
- 王楠
- 关键词:性别伦理犹太性
- 死之“思”——《蛙》与《时时刻刻》的比较阐释
- 2016年
- 文学中,死亡母题是人类在现实中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之后建构的死亡诗学。20世纪以来,随着死亡的艺术化处理和哲学思考进一步发展,中西文化中的死亡表达方式呈现"和而不同"的态势。莫言的《蛙》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便是一例。莫言把生死之际"此在"的可能性以"延生"的生育方式提供"向死而在"的"在"的可能性,坎宁安则通过三个历时共"在"的"向死"个体,表达个体濒死的能动性、选择性和责任感。虽然两个文本中主人公的畏死和濒死的体验不同,却在"延生"和"向死"的文学话语上表达了异质同构的"死"之思。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永远处于"尚未抵达"的恒久状态,面对生命的绝对紧迫性,敞现向死而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是人类生存状况的根本现实,是人类无法逃遁的难题中最为反思性的主题。
- 王楠褚萌萌
- 关键词:《蛙》《时时刻刻》
- “非-人”的伦理难题:巴特勒与卡夫卡被引量:4
- 2016年
- "9·11"事件之后,面对国际政治中犹太族裔的流散问题,美国学者朱迪斯·巴特勒提出了定义"人"的伦理难题和文化批判的责任问题。在她看来,没有"他者"违背人类惯性思维的偶然性,必然导致人类主体的霸权。在回归并质疑人的自我命名的问题上,巴特勒通过卡夫卡的动物寓言展现那些无法归类的生物体在人类族群边界所面临的政治伦理困境,并用"非-人"为它们正名。它们与人在概念上保持着某种亲缘关系,但又绝非符合人的规范。本文认为,巴特勒借助卡夫卡,打开了"人"这个概念的外延,质疑启蒙理性的主体,在"理论之后"重构"非-人"的生命政治和伦理意义,深度诠释了"理论中的文学性"的问题。
- 王楠
- 关键词:政治伦理
- 安提戈涅与女性主义伦理被引量:2
- 2017年
-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在其对神话和图腾崇拜的结构主义研究中强调:由于神话"有助于思考",因此它也是文化的中心,《安提戈涅》就是一例。当代女性主义对《安提戈涅》的解读可以说是"后学"思潮中最具批判精神的文化理论界说之一。思想家露西·伊利格瑞和朱迪斯·巴特勒围绕"安提戈涅不幸的生和抵抗的死"的阐释使得安提戈涅不只是悲剧经典人物,而是建构新的两性伦理、亲缘关系和文化承认的批评主体的典范。她们对于传统议题的意义重构,以文学解释自己的理论,落脚点在女性主义伦理批评,同时融入了她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期待。
- 王楠
- 关键词:安提戈涅女性主义伦理文学理论
- 从“非人”到“非暴力”:朱迪斯·巴特勒的女性主义人学思想
- 2023年
- 人的问题始终是朱迪斯·巴特勒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这种关注在其讨论女性主义政治伦理的著作中更为明显,但在其较早的性别批评著作中已见端倪。巴特勒人学观念的逻辑起点始于“非人”的解构主义哲学,并在文学的虚构世界找到其哲思的落脚点。她以人类的悲伤、哀悼、脆危的普遍性为基础,将“人”理解为一种建构意义上关联性的存在。巴特勒作为深刻思考人类性别和人类本质的思想家,她的女性主义人学构想应当被理解为一种对人类生存境遇的非乌托邦式呈现和向往,其理念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需求。
- 王楠林惠
- 关键词:非人非暴力
- “缝被”的文化隐喻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传统的建构被引量:4
- 2012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美国黑人妇女缝制"拼贴被"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者提出把女性主义内部的种族、阶级、国别和性取向的差异缝合为文化"拼贴被"的隐喻构想。本文从性别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探讨"拼贴被"的隐喻构想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互动与影响,以求打开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外延,在性别研究、妇女文学史、文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寻找一条"共同的丝线"。
- 王楠
- 关键词:美国文学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