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3篇肿瘤
  • 3篇膀胱
  • 3篇膀胱肿瘤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增生
  • 2篇尿道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钬激光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疗效
  • 2篇浸润性
  • 2篇浸润性膀胱癌
  • 2篇肌层
  • 2篇肌层浸润
  • 2篇肌层浸润性膀...
  • 2篇非肌层浸润性...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沈锋
  • 5篇缪惠东
  • 4篇刘海涌
  • 4篇顾红星
  • 3篇何中寅
  • 2篇袁晓林
  • 1篇侯建华

传媒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中整叶法与分叶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中整叶法和分叶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HoLEP治疗的150例男性BP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整叶法组46例,分叶法组10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切除组织体积、导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分叶法组患者手术时间较整叶法组短(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切除组织体积、导尿管留置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叶法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分叶法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和残余尿量均改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性功能评分量表(IIEF-5)评分均无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IIEF-5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叶法与分叶法均可安全、有效治疗BPH,在具有相同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分叶法较整叶法操作时间更短,对老年患者更安全。
缪惠东何中寅沈锋侯建华顾红星刘海涌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2023年
目的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风险的定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诊断为NMIBC且接受TURBT治疗的3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170例)和验证组(140例)。同时将模型组分为复发组(90例)和未复发组(80例)进行亚组分析。首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风险分层将模型组分为低风险组(21例)、中风险组(119例)和高风险组(30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亚组间无复发生存(RFS)的差异;然后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特征(包括TNM分期、最大径、组织学分级)和生化标志物[包括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膀胱肿瘤抗原(BTA)、核基质蛋白22(NMP22)、癌胚抗原(CE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权重赋值建立新型定量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分系统在验证组中的诊断效能;最后根据评分系统的最佳临界值对模型组进行危险分层,再次比较RFS的差异性。结果模型组基于EORTC风险分层的低、中、高风险组间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的年龄和家族史比例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比例显著降低,T1期显著增多,肿瘤最大径显著增大,低分化比例显著增多,BLCA-4、BTA、NMP22和CE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化疗药物膀胱灌注、肿瘤最大径、低分化、BLCA-4、BTA、NMP22和CEA水平均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评分系统预测验证组复发的准确性为0.865,临界值为3.8分(总分6~7分),>4分为高风险,<4分为低风险。模型组中高风险患者的RFS明显低于低风险患者(χ^(2)=6.235,P=0.003);验证组中高风险患者的RFS明显
薛亚岗袁晓林刘海涌何中寅陆佳伟沈锋顾红星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癌胚抗原
HoLEP改良术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尿道粘膜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对患者术后尿控、勃起功能及射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76例良性BPH患者,改良HoLEP手术80例,HoLEP手术96例。术前、术后分别统计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Qmax、IPSS、RUV及QO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IIEF-5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对照,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部分尿道粘膜HoLEP能够有效治疗BPH,在尿控方面有明显优势,对术后性功能整体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陆佳伟缪惠东沈锋刘海涌袁晓琳顾红星
关键词:钬激光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失禁
NMIBC患者TURBT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23年
目的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1例接受TURBT术的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135例)及验证组(56例)。再将建模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及未复发组(104例)。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因素, 使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H-L拟合度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有效性及区分度。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长径、肿瘤数目、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与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均有相关性(均P<0.05), 而吸烟史、饮酒史、原位癌、淋巴血管侵犯、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于术后复发均无相关性(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显示, 肿瘤数目较多、分化程度较低及肿瘤分期较高为影响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通过绘制H-L拟合度曲线评估其预测有效性, 结果显示, 建模组χ^(2)=7.568, P=0.427;验证组χ^(2)=6.235, P=0.326。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 结果显示, 建模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783~0.909), 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0%、79.81%;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95%CI:0.656~0.810), 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97%、71.15%。结论肿瘤数目较多、分化程度较低及肿瘤分期较高为影响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及有效性较好, 能够作为预测NMIB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的有效工具, 可帮助降低NMIBC患者TURBT术后的复发率。
薛亚岗沈锋陆佳伟缪惠东顾红星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列线图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巨大前列腺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种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60 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本科收治的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种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60 g)患者的100例,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分析两种术式在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别。结果:手术时间方面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HoLEP组较短,TURP组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方面HoLEP组与TURP组相仿。切下组织重量方面TURP组明显少于HoLEP组。留置导尿管天数方面HoLEP组与TURP组相仿。术后一月IPSS评分降低值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一月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方面HoLEP组较TURP组增加值多。术后再出血例数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尿失禁例数TURP组低于HoLEP组。尿道狭窄例数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术式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巨大前列腺。TURP手术创伤小;HoL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相对应手术创伤小,但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率高。
缪惠东何中寅沈锋袁晓林刘海涌
关键词:电切术巨大前列腺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PK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泌尿外科收治的NMIBC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8)与研究组(n=68),均行PKRBT术,术后分别给予表柔比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患者随访至2021年10月,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11.76%vs 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内复发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8.82%vs 25.00%)(P<0.05);且研究组总复发率为13.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膀胱刺激征(2.94%)及血尿(2.94%)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13.2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KRBT术后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减少膀胱刺激征及血尿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薛亚岗沈锋陆佳伟缪惠东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