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亚

作品数:17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卫星
  • 7篇钟差
  • 6篇北斗
  • 4篇导航
  • 4篇导航系统
  • 4篇卫星导航
  • 4篇卫星导航系统
  • 4篇卫星钟差
  • 3篇试验卫星
  • 2篇频率稳定
  • 2篇频率稳定性
  • 2篇矿业
  • 2篇矿业城市
  • 2篇观测数据
  • 2篇BD
  • 2篇超快速
  • 2篇城市
  • 1篇单点定位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机构

  • 17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武汉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中交第一航务...

作者

  • 17篇毛亚
  • 12篇王潜心
  • 11篇胡超
  • 3篇胡超
  • 1篇姚一飞

传媒

  • 4篇测绘通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导航与控制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DOP值的GNSS超快速观测轨道精化模型被引量:6
2020年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超快速轨道作为实时或近实时定位的重要参数,其精度与时效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超快速轨道观测后期精度降低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参数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的定轨精化模型。首先,基于定轨观测数据,利用赤池信息准则对DOP值预报模型进行构建与优选;然后,以DOP值为自变量建立其与轨道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模型;最后,将高精度预报的DOP值回代入函数模型实现观测后期轨道精度的提升。为验证轨道精化模型,分别对观测数据长度和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1 d的观测数据进行轨道模型精化最优,且不同函数模型无明显差异。基于连续10 d的多系统超快速轨道实验表明,超快速轨道观测后期精化模型可提升轨道精度12.4%~22.0%。因此,该模型可实现对超快速观测轨道精化,对分析中心超快速轨道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胡超胡超王潜心
BDS-3卫星钟差特性分析被引量:28
2020年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简称北斗三号系统,BDS-3)载有高精度的国产新型铷钟和被动型氢原子钟,相比于北斗二号系统(BDS-2),其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了分析BDS-3卫星钟的性能,首先采用中国矿业大学北斗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定轨软件估计了BDS-3的卫星钟差,其重叠弧段标准差精度优于1 ns。然后针对常用卫星钟差异常值探测方法的缺点,改进了Baarda粗差探测法,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北斗卫星钟差数据中存在的粗差、钟跳等异常值。最后采用处理后的钟差数据,分析了北斗卫星钟差的周期特性和频率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两个周期项后,拟合残差序列更加稳定,拟合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BDS-3卫星的频率稳定性和BDS-2相比,提升了20.85%~75.09%;北斗中圆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的频率稳定性要优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氢原子钟频率稳定性高于铷原子钟40.16%~65.60%,且氢原子钟的长期稳定性要明显优于铷原子钟。
毛亚毛亚王潜心胡超胡超
关键词:数据质量控制频率稳定性
BDS-3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精密定轨被引量:5
2019年
当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全球GNSS卫星导航定位领域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BDS-3卫星观测数据质量以及钟差性能对中国北斗导航事业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IGMAS监测站BDS-3卫星的数据质量,同时采用现有的观测数据进行了BDS-3卫星三天弧段的定轨实验。结果表明,轨道重叠弧段1D RMS径向优于20cm,钟差重叠弧段STD精度优于1ns。为准确掌握BDS-3卫星钟差的时频特性,利用估计的钟差数据计算了BDS-3卫星钟差频率稳定性指标,其千秒稳定度、万秒稳定度和日稳定度分别为4.64×10-13、8.55×10-14和1.28×10-14,相对于BDS-2系统最高提升了25.89%。
杨鸿毅王潜心毛亚胡超何义磊
关键词:精密定轨频率稳定性
采样数量与空间插值方法对土壤属性预测精度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不同的采样数量以及空间插值方法会对土壤属性预测精度产生影响。本文以安徽省淮北平原典型旱作农业区蒙城县为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550个土壤样点中随机抽取50个样点作为验证样本,之后抽取500、400、300、200和100五个样本子集,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局部多项式插值法和径向基函数插值4种空间插值方法,解析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并利用独立验证和交叉验证方法比较不同样本数量和插值方法的预测精度的差异。发现不同采样数量对区域内土壤属性预测精度会产生较大影响,在淮北平原县域尺度上,以数字土壤属性制图为目的的土壤采样中,200个样点是比较合理的采样数量。不同插值方法对预测精度影响不显著,从交叉验证与独立验证的结果均表明,普通克里格法最优,局部多项式插值法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法次之,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的结果最差。
于伟宣赵明松王萌毛亚
关键词:空间插值方法土壤有机质
矿业城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以淮南市潘集区2005、2009和2013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定量分析了潘集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3年间潘集区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景观多样性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内由于煤炭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大量采空区积水,使得区域内景观格局变化十分复杂。本文试图探讨矿业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格局变化的一般规律,为相关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及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于伟宣毛亚刘樾林萌肖锐
关键词:景观指数
BDS卫星实时钟差估计被引量:3
2020年
随着无人驾驶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在GNSS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实时卫星钟差的获取和实时定位精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为研究耦合BDS卫星轨道、钟差产品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不同精度的轨道产品实时获取卫星钟差。分析了卫星钟差误差与轨道误差之间的相关性及钟差对轨道误差的吸收能力,发现卫星钟差能够吸收95%以上的轨道径向误差和部分切线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轨道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采用耦合的卫星轨道、钟差产品,单BDS系统定位精度可达到分米级的定位结果。
饶鹏文毛亚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
EEMD分解的超快速北斗卫星钟差预报被引量:3
2018年
为提高北斗卫星钟差预报精度,本文提出采用多项式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模型进行北斗卫星钟差的预报,并采用GPS数据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在剔除卫星钟差中的趋势项部分后,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残差分解得到不同频率的时间序列。对各时间序列用不同模型进行预报并进行线性组合,最终的钟差预报值由趋势项和各时间序列的预报值复合而成。试验表明:该模型对北斗卫星钟差预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与ISU-P相比,精度提升幅度在7.3%~43.0%之间。
毛亚王潜心胡超张铭彬于伟宣
关键词:钟差预报抗差估计
多卫星导航系统钟差解算效率分析
随着卫星数量和地面监测站数量的不断增多,为分析不同的测站数量对产品解算的精度和解算效率的影响,以及解算的钟差产品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具有四系统接收能力的mgex监测站的观测数据,使用中国矿业大学北斗数据分析与处理...
毛亚王潜心于伟宣胡超张铭彬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全球试验卫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自2015年3月以来,中国共发射了5颗北斗全球新型IGSO和MEO试验卫星,其观测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全面掌握。本文选用2017年10月1日—10月21日的16个i GMAS观测站和6个MGEX观测站的观测数据,从信噪比、数据完整率、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延迟等评估指标对北斗全球试验卫星观测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全球试验卫星与现有的北斗工作卫星的B1和B3频率数据完整率相当;试验卫星的信噪比优于北斗工作卫星;试验卫星的多路径误差和电离层延迟误差略优于北斗工作卫星。因此,北斗全球试验卫星能够满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常的工作要求。
何义磊王志文王潜心毛亚
关键词:北斗
多卫星导航系统钟差解算效率分析
2017年
随着卫星数量和地面监测站数量的不断增多,每天将会产生大量的GNSS观测数据,若利用所有观测数据确定精密钟差,必定会影响其解算效率。为分析利用不同的测站数量确定精密钟差和利用GNSS多系统联合确定精密钟差对钟差解算的精度和解算速度的影响,本研究将采用具有4系统接收能力的MGEX测站和i GMAS测站的观测数据解算卫星钟差,根据解算结果分析测站数目与解算效率的关系以及不同解算策略与解算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测站数目增加到50个时,耗时最高增加39%,而相应钟差精度最高仅提升了10.5%,两步法解算策略较一步法解算策略,精度最高提高了48.02%,而耗时则减少了41.82%。
毛亚王潜心于伟宣胡超张铭彬
关键词:卫星钟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