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作品数:51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WSS)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及其WSS的分布。方法选取42例健康者(对照组)和83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其中高血压患者依颈总动脉IMT分为IMT正常组(33例)和IMT增厚组(50例),采用血流WSS可视化定量分析软件绘制颈总动脉WSS三维空间分布图,分析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WSS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高血压组无论IMT是否增厚,其颈总动脉WSS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颈总动脉WSS较IMT正常组低[(2.87±0.59)dynes/cm2 vs.(4.26±1.18)dynes/cm2,P<0.05]。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中IMT与WSS呈负相关(r=-0.76)。结论高血压患者在IMT增厚前颈总动脉WSS已开始下降,WSS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监测指标。 魏颖 张宇辉 丁方 黄志芳 王超 刘盛林 张波 陈明关键词:超声 内中膜厚度 颈总动脉 高血压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静滴,2次/d。2组患者均治疗14 d为1疗程。对2组治疗后NIHSS评分、TNF-α、IL-6、CRP及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6.93,P<0.05)。观察组改变更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t=3.89,P<0.05)。治疗后2组的TNF-αI、L-6和CR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8.54、9.36、8.92,对照组t=6.33、7.32、6.70,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8、3.84、3.42,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和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出血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单独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赵建华 钱忠心 邱潮林 王超 朱骏 瞿准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 微创血肿清除术 依达拉奉 三维壁面剪应力空间分布图分析颈动脉斑块肩部的剪应力 陈明 王超 刘怡 张宇辉 孟凡霞 夏良华 徐旻 刘秋云 付小红术后早期颅内压参数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术后早期颅内压(ICP)参数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手术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术后6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69例HICH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出院后6个月GOS评分为4~5分,n=37)和预后不良组(出院后6个月GOS评分为1~3分或随访期内死亡,n=32),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3 d的ICP、压力反应指数(PRx)、平均颅内压波幅(MWA)、20 mm Hg阈值下颅内压剂量(Dicp20)。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1 d的ICP、PRx、MWA、Dicp20等ICP参数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后早期ICP参数预测HICH手术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Rx的AUC最高,在Cut-off值下,Dicp20的灵敏度最高,Dicp20和MWA的特异度最高。结论:采用有创监测方法测定HICH患者术后早期ICP参数,可辅助预测患者的预后,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患者术后早期ICP参数的监测和干预,从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赵建华 朱骏 瞿准 王超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颅内压 三维壁面剪应力空间分布图分析颈动脉斑块肩部的剪应力 <正>目的文献报道动脉血流壁面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的升高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本研究运用自主研发的颈动脉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斑块肩部附近的剪应力分布,旨在提供观察颈动... 刘秋云 傅晓红 陈明 王超 黄志芳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低壁面剪应力分布的探讨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采用血流剪应力可视化定量分析软件,分别测定健康人和内中膜增厚患者的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wallshearstress,WSS),分析WSS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提取50例健康人(健康组)和50例内中膜增厚患者(增厚组)颈总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DICOM文件,运用血流剪应力可视化定量分析软件绘制颈总动脉WSS二维空间分布图、三维空间分布图和WSS数据,进行图像和数据分析。结果健康组WSS的变化范围在4~14dyn/cm2 之间(1dyn=10-5N),增厚组WSS的变化范围在2~6dyn/cm。之间。增厚组WSS平均值[(2.87±0.59)dyn/cm2]显著低于健康组[(6.91±1.20)dyn/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828,P=0.000)。结论内中膜增厚患者颈总动脉局部产生了低WSS区,说明局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的WSS降低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有关。 黄志芳 陈明 王超 张宇辉 刘秋云关键词:超声检查 颈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窦部斑块周围壁面剪应力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用三维壁面剪应力(WSS)空间分布图初步观察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窦部斑块周围WSS的空间分布。方法选取20例AIS颈动脉窦部单个斑块(斑块所致面积狭窄≤50%)患者。应用PHILIPS公司iU22彩超仪(L9-3线阵探头)行颈动脉窦部超声检查,采集颈动脉窦部斑块周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动态图,应用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脱机分析斑块周围选定的3个WSS观察区域(顶部和斑块斜坡近心端、斜坡远心端)的WSS分布情况,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AIS患者颈动脉窦部斑块周围顶部的WSS均值[(5.75±0.15)dyne/cm2]高于斜坡近心端[(3.05±0.19)dyne/cm2]和斜坡远心端[(3.01±0.15)dyne/cm2](P<0.05),双侧斜坡间WSS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WSS空间分布图能可视化、准确定量分析AIS患者颈动脉窦部斑块周围区域的WSS。 刘秋云 陈明 王超 江梅 傅晓红 刘连勇 丁晓静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前期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处的壁面剪应力空间分布 目的:本研究运用自主研发的颈动脉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比较内中膜增厚处的剪应力分布与正常颈总动脉剪应力分布的区别,旨在探讨颈动脉壁面剪应力值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经血管超声检查发现内中膜增厚的患者2... 王超 陈明 曲俊朴 刘怡 张宇辉 孟凡霞 郑建华 夏良华 徐旻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颈总动脉 剪应力 内中膜厚度 超声成像 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持续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颅内压持续监测的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骨去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颅内压持续监测,对照组患者则实施一般颅内压监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急性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33%、5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甘露醇应用时间及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内压持续监测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赵建华 朱骏 王超 瞿准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颈总动脉与颈动脉窦部三维血流壁面剪应力空间分布的对比研究 陈明 王超 曲俊朴 刘怡 张宇辉 孟凡霞 郑建华 夏良华 徐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