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张量成像
  • 2篇髓型
  • 2篇偏瘫
  • 2篇偏瘫患者
  • 2篇卒中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脊髓
  • 2篇脊髓型
  • 2篇脊髓型颈椎病
  • 2篇成像
  • 1篇等速肌力
  • 1篇等速肌力训练
  • 1篇跌倒
  • 1篇跌倒风险
  • 1篇意外跌倒
  • 1篇云手

机构

  • 4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肖华
  • 3篇赵卫卫
  • 2篇覃波
  • 1篇虞乐华
  • 1篇王永正
  • 1篇王亮
  • 1篇林金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确诊为CSM且行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31例纳入病例组,健康体检者19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和病例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颈椎常规序列核磁扫描及DTI扫描,并进行平衡功能各数据收集(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稳定极限、起立-走测试、强化Romberg测试);根据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将病例组患者分为恢复较好亚组和恢复不好亚组。计算各指标的改善率,比较各组及各时间点各指标差异,分析平衡功能与向异性分数(FA)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术前FA值、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稳定极限范围(LOS)、强化Romberg测试均低于对照组(P<0.05),起立-走测试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术后3个月的FA值、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LOS、强化Romberg测试均高于病例组术前(P<0.05);恢复较好亚组和恢复不好亚组术后FA值均高于同组术前(P<0.05),且恢复较好亚组术前、术后的FA值均高于恢复不好亚组(P<0.05);平衡功能各指标均与颈髓受压部位FA值改善比(FA%)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SM患者颈髓微结构的DTI与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相关性。
覃波邵晨兰赵卫卫肖华龙华廖振洪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弥散张量成像
改良太极“云手”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平衡功能以及弥散张量成像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太极“云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后平衡功能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SM患者58例,均行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且术后平衡功能恢复较差。将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平衡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太极“云手”训练,即10 min的常规太极“云手”训练,10 min的闭目“云手”训练,10 min的静坐调息后意念“云手”训练。干预8周,观察两组的平衡功能量表评分(BBS评分和Fugel-Meyer平衡评分)、稳定极限范围(limit of stability,LOS)、其他平衡测试(起立-走测试、强化Romberg测试、闭眼单足站立测试)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结果在BBS评分和Fugel-Meyer评分方面,8周后两组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BB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S平衡测试和DTI方面,8周后两组均获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LOS平衡测试与向异性分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立-走测试、强化Romberg测试、闭眼单足站立测试方面,8周后两组获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3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将传统太极“云手”进行改良,运用在CSM患者的术后康复中取得较显著疗效,填补了相关空白,为临床康复提供了新依据,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覃波邵晨兰赵卫卫肖华龙华廖振洪
关键词:平衡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弥散张量成像
等速肌力训练降低偏瘫患者跌倒风险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踝屈伸及内外翻对降低其跌倒风险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将41例处于恢复期的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2组患者在训练前后均进行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对患者的平衡功能及跌倒风险进行分析;采用30秒坐起测试(30CST)、计时站立起步测试(TUG)评价患者步行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评定患者患肢踝关节伸肌肌张力变化情况。结果训练后,2组患者各项静态平衡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前后标准差、前后平均运动速度、左右平均运动速度、包络面积以及动摇总轨迹长度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2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30CST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TUG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而2组患者MAS评分在训练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通过提高患者下肢肌力、肌耐力以及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来更为显著地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苟慧段鹏飞肖华王亮陈婷婷虞乐华
关键词:卒中偏瘫肌力意外跌倒
“治神调髓”组穴针刺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究“治神调髓”组穴针刺与核心稳定训练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6),对照组患者采用“治神调髓”组穴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状态(FMA)评分、Breg平衡量表(BBS)评分、10米最大步行速度(10MWS)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不同时间的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21.241,P<0.05),两组间NIHSS评分有差异(F_(组间)=6.775,P<0.05),分组与时间对NIHSS评分影响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_(交互)=15.244,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和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幅度较明显,且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幅度明显,且观察组10MWS和BB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显著。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幅度明显,且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治神调髓”组穴针刺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状态、平衡功能和生活质量。
林金赵卫卫王永正肖华邵晨兰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