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凡

作品数:56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8篇切除
  • 34篇肝切除
  • 29篇切除术
  • 29篇肝切除术
  • 26篇肿瘤
  • 18篇细胞
  • 16篇肝癌
  • 15篇肝细胞
  • 13篇肝肿瘤
  • 11篇预后
  • 10篇手术
  • 10篇术后
  • 10篇外科
  • 8篇直肠
  • 7篇中央型
  • 7篇外科治疗
  • 7篇细胞癌
  • 6篇肝细胞癌
  • 6篇癌患者
  • 6篇病理

机构

  • 4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8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6篇吴凡
  • 48篇吴健雄
  • 47篇荣维淇
  • 45篇王黎明
  • 21篇安松林
  • 20篇刘立国
  • 19篇冯莉
  • 18篇钟宇新
  • 14篇刘发强
  • 13篇余微波
  • 11篇王一澎
  • 9篇苗成利
  • 7篇田斐
  • 7篇田斐
  • 4篇崔修铮
  • 4篇徐泉
  • 4篇邵永孚
  • 4篇裴炜
  • 3篇齐军
  • 3篇李智宇

传媒

  • 8篇中华肿瘤杂志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癌症进展
  • 2篇抗癌之窗
  • 2篇2008’北...
  • 2篇2009年第...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6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危人群”如何才能早诊早治
2007年
和很多恶性肿瘤一样,早诊早治是治愈大肠癌的有效途径。统计显示早期大肠癌的治愈率可达到9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愈大肠癌的关键。大肠癌早期病变如不能及时发现,随着肿瘤的进展会出现更多症状,这又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继发变化有关。右侧结肠癌以腹部肿块、腹痛及贫血最为多见;左侧结肠癌以便血、腹痛及便频多见;直肠癌以便血、便频及大便变形多见。早期发现应从高危人群入手,所以您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危险人群(见前文)。
吴凡
关键词:早期大肠癌高危人群中下段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电子结肠镜大便潜血
不同性别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男女性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转归、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配对研究,按照年龄、慢性肝炎、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卫星结节及切缘情况等配对条件,对40例女性术后肝癌患者与同期手术的男性肝癌患者行1:1配对,比较男女性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男女性肝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流阻断方法和输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7天男女性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男女性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者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6.7%、47.4%和29.7%,男性患者分别为63.8%、30.0%和25.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女性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2%、81.5%和55.4%,男性患者分别为97.4%、55.2%和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对肝损害有较低的易感性。
余微波荣维淇王黎明吴凡徐泉安松林刘发强冯莉吴健雄
关键词:肝切除术预后性别因素
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例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女8例、男5例,中位年龄24岁(15~57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腹部不适隐痛、发热、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SMA、MSA、Vi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为阳性。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76月(中位44月),1例术后13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无复发,其余12例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IMT缺乏典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明确诊断依靠病理检查,SMA、MSA、Vim多为阳性,有助于IMT的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安松林荣维淇王黎明吴凡冯莉田斐吴健雄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肝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在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阻断下R0切除、失血量〈800ml、无围手术期输血的28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复发123例,中位无复发时间为36个月,其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9%、49.3%和34.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直径、多发病灶、卫星结节、分化程度、脉管瘤栓、包膜侵犯、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前介入治疗、术后介入治疗与HCC患者的术后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卫星结节、脉管瘤栓、分化程度和术后肝功能不全为影响H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在至少具有一个高危复发因素的158例患者中,是否接受术前、术后介入治疗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肿瘤特征是HC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术前、术后介入治疗不能使完整切除肿瘤的患者获益。
王黎明吴凡吴健雄荣维淇余微波安松林刘发强冯莉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复发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GIST25例临床资料。结果恶性GIST23例(92.0%),交界性恶性GIST2例(8.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肿瘤完全切除23例(92.0%),姑息性切除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和50.0%(10/20)。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8年,复发和转移18例。全部病例术后口服伊玛替尼(格列卫),中位无瘤生存期短期服药组(15±3)月,长期服药组(52±3)月。全组无瘤生存期(35±13)月,转移、复发后中位生存期未治疗组(6±0.3)月,单纯服药组(23±10)月;服药加手术组(51±11)月,平均生存期(12±13)月。短期服药组与长期服药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0%、21.0%、21.0%和100.0%、82.0%、36.0%。肿瘤转移、复发后未治疗组,单纯服药组与服药手术组0.5、1、3、5年肿瘤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14.0%、0.0%、0.0%、0.0%,64.0%、51.0%、0.0%、0.0%和88.0%、83.0%、76.0%、21.0%。结论小肠G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临床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阳性的联合诊断。肿瘤的完整切除和分子靶向综合治疗是小肠GIST的主要手段。肿瘤复发转移后的积极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途径。
荣维淇王黎明吴凡崔修铮刘立国苗成利吴健雄
关键词:小肠综合疗法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7例诊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2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女性26例,男性1例,中位年龄26岁。上腹部疼痛不适16例,腹部无痛性包块11例,肿瘤标记物均无异常。B超表现为回声不均囊实性病变或低回声实性病变,边界清楚,内部无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呈高血供囊实性占位病变。MRI表现为T1低-中低信号,T2高-中高信号,边界清楚。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胰腺局部切除+胰管空肠吻合术,6例行胰腺局部切除术,8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病理12例为局限性病变,14例侵及周围胰腺组织,1例患者发现脉管瘤栓及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26.1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CT增强扫描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完整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预后。
王黎明钟宇新吴凡刘立国荣维淇邵永孚吴健雄
关键词:胰腺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
肝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治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腺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细胞腺瘤一般无明显症状,邵分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1例合并乙肝,l例合并乙肝及丙肝,所有患者AFP均为阴性。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3.75%(7/16)。均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0~160个月,l例术后130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健康存活,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结论肝细胞腺瘤好发于年轻女性,超重可能与发病有关,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规影像学方法确诊率较低,CT、MRI增强扫描有一定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肝细胞腺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可复发,需定期复查。
安松林王黎明荣维淇吴凡余微波刘发强冯莉田斐吴健雄
关键词:肝细胞腺瘤肝切除术临床病理预后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41岁。肿瘤位于肝左叶者6例,右叶8例。术前行B超检查者12例,CT检查8例,MRI检查7例,血管造影2例,5例影像学检查后考虑HAML。1例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未能确诊。14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明确,HMB-45检测14例,S-100检测7例,SMA检测6例,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术后随访6个月至18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除1例术后因DIC及心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3例无病生存。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建立术前诊断,但确诊率不高。免疫组化HMB-45阳性是弧婴的病理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有效手段。
钟宇新裴炜王黎明吴凡荣维淇吴健雄邵永孚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可手术小肝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可手术小肝癌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法与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法(Pringle法)对患者中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根据肝血流阻断不同方式,将我院腹部外科222例小肝癌手术患者分为无肝门阻断、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法3组,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收集生存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组与无肝门阻断和Pringle法组患者之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4)。无肝门阻断、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法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93.3%和76.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90.8%和50.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组3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小肝癌可手术患者中应用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较Pringle法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荣维淇吴凡余微波吴健雄王黎明田斐安松林冯莉
关键词:小肝癌肝切除肝血流阻断预后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在肝癌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并调查肝癌患者抑郁发生率。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186例肝癌患者完成PHQ-9自评,并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的评定。随机抽取60例患者在初次测量后7—14d进行PHQ-9重测。结果PHQ-9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仪系数)达0.869,量表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46~0.752(P〈0.01),前后两次调查,PHQ-9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963(P〈0.01)。PHQ-9总分与HAMD抑郁量表的相关系数为O.862(P〈0.01),以HAMD抑郁量表为效标,PHQ-9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5.7%。186例肝癌患者,检出合并抑郁69例(37.1%),其中,轻度41例(22.0%),中度21例(11.3%),重度7例(3.8%)。结论PHQ-9应用于肝癌患者抑郁情绪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张静安松林王黎明荣维淇吴凡冯莉吴健雄
关键词:肝癌抑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