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庆

作品数:14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烧伤
  • 6篇细胞
  • 6篇间充质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创面
  • 4篇伤创
  • 4篇烧伤创面
  • 3篇炎症
  • 3篇愈合
  • 3篇伤患者
  • 3篇烧伤患者
  • 3篇创面愈合
  • 2篇烧伤创面愈合
  • 2篇肾脏
  • 2篇肾脏替代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缺损

机构

  • 14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晓庆
  • 13篇刘文军
  • 7篇王欣
  • 4篇魏亚婷
  • 3篇马诗雨
  • 2篇何永静
  • 2篇黄斌
  • 2篇李建伟
  • 2篇赵瑞华
  • 2篇支燕
  • 1篇韩亚龙
  • 1篇周丽娜
  • 1篇朱剑萍
  • 1篇张艳玲
  • 1篇陈宗华
  • 1篇季刚
  • 1篇王欣
  • 1篇李武全
  • 1篇杨晓敏
  • 1篇张嘉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对皮肤创面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研究针对大面积烧伤的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具有很交际的意义。创面愈合是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新组织形成和重建三个阶段以及不同的组织和渗透性细胞(中性粒细胞、眄噬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
马诗雨王欣李晓庆刘文军曾跃勤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皮肤创面大面积烧伤生物学过程中性粒细胞创面愈合
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免疫调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殊的免疫调控功能,在各类损伤的修复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SC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旁分泌细胞因子的方式对免疫细胞进行调控,促进烧伤创面修复。
李晓庆王欣马诗雨刘文军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烧伤创面修复炎症反应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烧伤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28d全因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烧伤对炎症因子、28 d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CRRT组与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每组43例。CRRT组:常规治疗+CRRT,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在CRRT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连续7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d后的危重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全因死亡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显著低于CRRT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低于CRRT组(P<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和CRRT组的28 d全因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6%vs 44.19%,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可降低APACHEⅡ、SOFA及Marshall评分、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28 d全因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黄斌赵瑞华费启华李建伟支燕刘文军李晓庆
关键词:重症烧伤乌司他丁全因死亡炎症因子
微粒皮和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临床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微粒皮和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Meek micrografting、bur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微粒皮、Meek植皮、烧伤"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3月20日公开发表的有关微粒皮和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首次手术后的植皮成活率、一期愈合率、手术耗时、手术治疗费用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RevMan 5.3及Stata 14.0统计软件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821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包括接受微粒皮移植治疗的微粒皮组患者410例和接受Meek微型皮片移植治疗的Meek微型皮片组患者411例。纳入的15项研究偏倚风险均不确定。与微粒皮组比较,Meek微型皮片组患者植皮成活率和一期愈合率均明显升高,相对危险度=0.76、0.66(95%置信区间=0.66~0.88、0.50~0.88,P<0.01);手术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标准化均数差=3.19(95%置信区间=1.36~5.01,P<0.01);手术耗时、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标准化均数差=6.05、2.39、2.35(95%置信区间=3.66~8.44、1.43~3.35、2.03~2.68,P<0.01)。亚组分析显示,微粒皮联合异体皮移植可能是手术耗时异质性的来源。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耗时、手术治疗费用、创面愈合时间合并效应量结果稳定性好。一期愈合率和手术治疗费用存在发表偏倚(P<0.01),植皮成活率、手术耗时、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中,Meek微型皮片移植与微粒皮移植相比可提高植皮成活率和一期愈合率,缩短手术耗时、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张高飞刘文军王迪段建兴李晓庆
关键词:烧伤皮肤移植微粒皮
高迁移率蛋白B1在严重烧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烧伤除了皮肤的毁坏外,还可引起病理、生化、免疫等复杂变化,严重烧伤常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研究发现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在免疫,炎症和癌症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急性创伤、伤口修复、脓毒血症的发生中有很强的警报作用。鉴于HMGB 1对烧伤患者的相关性,近几年来国内外烧伤学者对这个炎症因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意在为烧伤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段建兴刘文军李晓庆曾跃勤王迪张高飞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烧伤炎症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重度烧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观察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重度烧伤患者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对抗凝效果、并发症及滤器寿命的影响。方法收集88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行CRRT,其中观察组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对照组采用肝素钠全身抗凝。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凝血指标APTT、PT、PL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肾功能指标Scr、BUN、CysC;记录患者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及滤器寿命;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低钙血症、枸橼酸蓄积、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情况,以及烧伤后28 d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APTT、PT均较治疗前升高,PLT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APTT、PT低于对照组、PLT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Scr、BUN、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量恢复正常时间缩短,滤器寿命延长(P均<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的CRRT治疗具有良好抗凝效果,与低分子肝素相比出血风险低,对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并可延长滤器寿命。
黄斌赵瑞华费启华李建伟支燕刘文军李晓庆
关键词:烧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枸橼酸钠抗凝
UC MSCs移植微环境的改变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通过与微粒皮共培养等改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 MSCs)培养环境后 UC MSCs 的增殖情况,通过体内实验探究改善U...
李晓庆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微粒皮共培养烧伤创面愈合
面部支具在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现代烧伤康复的目的除了使患者能生活自理,还要通过实施各种类型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有尊严地重返社会[1]。面部因暴露在外,是较为常见的烧伤部位,据统计约50%的烧伤会累及面部[2]。面部烧伤后破坏了其正常的解剖和功能学结构,影响到患者发声、进食和视物等功能;同时,患者会因为容貌的改变产生失望、焦虑等悲观情绪[3],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除疼痛、肿胀、畸形和瘢痕挛缩外,色素沉着、瘢痕增生、游离植皮挛缩等一系列问题给面部烧伤患者带来了功能康复方面的极大挑战。烧伤后的功能恢复和维持生活质量是烧伤治疗的最终目的,系统的康复治疗可有效避免或减轻烧伤后遗症[4]。使用支具(orthoses)为面部功能恢复及瘢痕改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是面部深度烧伤术后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面部支具在促进全面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张高飞王迪段建兴刘文军李晓庆
关键词:支具烧伤面部康复
CT血管造影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7例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患者。术前行头部CTA,测量面动静脉或颞浅动静脉直径并在体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另行下肢供瓣区CTA,寻找与头部受区血管直径较吻合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并在体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常规扩创后行颅骨钻孔,扩创后创面面积为12 cm×8 cm~20 cm×12 cm,颅骨外露面积为8 cm×6 cm~15 cm×10 cm,据此设计并切取面积为13 cm×9 cm~21 cm×13 cm带5~10 cm长血管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根据血管蒂长度切取面积为5 cm×2 cm~10 cm×3 cm皮瓣下阔筋膜,平铺于裸露颅骨上后转移皮瓣。缝合皮瓣前行皮瓣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与受区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吻合。供瓣区移植对侧大腿或腹部中厚皮封闭。结果6例患者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与颞浅动静脉吻合,1例与面动静脉吻合。术后皮瓣均成活,未见血管危象,术后创面愈合良好。1例患者失访。6例患者随访6~10个月,患者头部术区秃发,外形可,未见头痛、癫痫发作等精神症状;供瓣区外形恢复正常,下肢肌力均为Ⅴ级,下肢感觉、活动均正常。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阔筋膜移植可有效修复伴颅骨坏死外露头部电烧伤创面,其中阔筋膜可保护皮瓣血管蒂以利于皮瓣成活,术前行头部和下肢CTA能够为术中供受区的血管探查提供参考以缩短手术时间。
李晓庆王欣韩亚龙季刚陈宗华张嘉朱剑萍段建兴何永静杨晓敏刘文军
关键词:外科皮瓣头皮缺损颅骨外露CT血管造影
手术联合多种干预措施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以手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为共同参照,比较手术联合多种干预措施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有效性。方法以"(((((((((((Ear, External[MeSH Terms])) OR (Ears, Exernal)) OR (Outer Ear)) OR (Ear, Outer)) OR (Ears, Outer)) OR (External Ear))) AND (((keloid[Mesh Terms])) OR (keloids))) AND ((((((surgery[MeSH Terms])) OR (operative therapy)) OR (operative procedures)) OR (invasive procedures)) OR (operations))))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external ear’/exp) OR('auricle’/exp) OR ('ear lobe’/exp)) AND (('surgery’/exp) OR ('ear surgery’/exp)) AND ('keloid’/exp)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exp)检索"Embase"数据库,以"耳瘢痕疙瘩,手术"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检索自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8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手术联合多种干预措施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治疗的有效性。采用EndNote X7、Revman5.3、STATA14.0、GeMTC14.3统计软件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文献质量评估、绘制网络图、发表偏倚分析、传统meta分析及异质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相似性检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8项治疗措施,共纳入1 425例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纳入的18篇文献的偏倚风险均偏高。网络图显示8项治疗措施可形成28个不同的两两比较,其中纳入的18篇文献存在10个直接比较,剩余18个比较无直接证据,其比较将由网状meta分析间接比较产生。绘制漏斗图中各点基本对称,Beggs检验及Eggers检验P值均大于0.05,说明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传统meta分析显示手术+激素、手术+压力、手术+放疗和手术+激素+放疗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手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激素+放疗的有效率优于手术+激素,差异�
李晓庆刘文军段建兴王欣王迪张高飞魏亚婷
关键词:外科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