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卒中
  • 2篇利伐沙班
  • 2篇房颤
  • 1篇蛋白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支架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管性认知障...
  • 1篇血钠
  • 1篇血钠水平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性
  • 1篇盐水

机构

  • 8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贵强
  • 6篇杨和平
  • 3篇崔香香
  • 2篇韦英海
  • 2篇乔振虎
  • 1篇陆婉杏
  • 1篇赵文婧
  • 1篇钟良

传媒

  • 3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取栓持续溶栓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文献分析
2017年
目的:探索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机械取栓后续持续接触性溶栓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未经充分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者经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易形成急性支架内血栓,经机械取栓后联合持续接触性溶栓治疗及其他措施可促使血管再通,加速恢复。相关文献显示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多数能获得良好疗效。结论:高凝状态及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不充分是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及时恰当的血管再通措施是关键,机械取栓联合持续接触性溶栓治疗是促使血管再通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
杨和平乔振虎张贵强陆婉杏崔香香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颈动脉支架置入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
2024年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近年来在认知障碍问题、痴呆问题和脑血管问题的一个核心交汇点,已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品质,目前对于VCI的完整描述及统一诊断标准仍不够完善。现就VCI研究过程中不断更新的概念、分级、致病因素、诊疗、探测仪器和治疗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VCI的诊治提供参考。
张贵强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致病因素诊疗
DKK-1抑制剂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DKK-l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和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雄性大鼠72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模型组和DKK-1抑制剂组,每组24只。分别比较各组在不同时间点(术后1、2、4周)的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AQP-1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未改变,另两组脑组织含水量自第1周均慢慢提高,且在1周时增至最高。DKK-1抑制剂组术后1、2、4周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SAH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K-1抑制剂组术后1、2、4周AQP-4表达水平(0.78±0.14)%、(0.87±0.16)%、(0.98±0.18)%与术后1、2、4周AQP-1表达水平(0.79±0.15)%、(0.89±0.17)%、(0.97±0.19)%不断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未出现AQP-1上调,其余各组AQP-1从术后1周时均逐渐增高上调;SAA模型组和DKK-1抑制剂组于术后4周时AQP-1表达值达到顶峰。DKK-1抑制剂组术后1、2、4周时间点AQP-1表达低于SAH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K-1抑制剂可以减少SAH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可抑制AQP-4及AQP-1表达,从而减轻SAH后大鼠神经功能损害。
张贵强许文锋杨和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1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性价比研究
2023年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性价比研究。方法 我院本次的研究对象为184例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患者,这些患者均就诊于2018年8月~2020年12月,经不同治疗方法实现组别划分,分别为利伐沙班组(n=50)、华法林组(n=52)及吲哚布芬组(n=82),对组间的房颤性脑卒中的性价比进行比对。结果 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药物的价格不同,其中,利伐沙班为14103.6元,华法林为503.7元及吲哚布芬10154.3元,总费用吲哚布芬>利伐沙班>华法林;从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利伐沙班组为52.00%,华法林组为48.08%,比较后的结果不存在差异性,为P>0.05,但与华法林组相比,吲哚布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95%,与其比较减低,比较后的差异性显著,为P<0.05,利伐沙班组与吲哚布芬组的不良事件对比较高,比较后的差异性显著,为P<0.05,经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患者各个药物成本和效用值对比分析,利伐沙班成本-效用值最低,吲哚布芬成本-效用值最高。结论 利伐沙班、华法林及吲哚布芬均为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主要药物,吲哚布芬成本-效用值最高,更具有药物经济学效应。
王伟张贵强于冬菊吕宗夏杨和平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法林吲哚布芬
新型抗凝药在房颤性卒中防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房颤性卒中的发生是房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房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既往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以华法林为主,其可同时干扰凝血机制的诸多靶点,但存在起效慢、需通过检测凝血功能调整用药等弊端。近年来,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和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的临床应用优势逐渐获得了认可。研究表明,上述药物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血栓形成的风险。但是,由于上述新型抗凝药的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如何明确适应证、规范剂量及范围、获益/风险比等实际问题均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分析。本文针对相关新型抗凝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希望为其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王伟张贵强于冬菊吕宗夏乔振虎崔香香韦英海杨和平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用高渗盐水和甘露醇治疗aSAH对患者颅内压、神经功能及血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使用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进行治疗对其颅内压、神经功能及血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降压、止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高渗盐水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的水平、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血钠的水平。结果 :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的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低(P <0.05)。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A组患者血钠的水平较低,B组患者血钠的水平较高(P <0.05)。接受治疗后,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血钠的水平较低(P <0.05)。结论 :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进行治疗的效果均很好,且均可降低其颅内压,改善其神经功能。与用甘露醇相比,用高渗盐水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安全性更高。
张贵强许文锋赵文婧杨和平
关键词:高渗盐水甘露醇颅内压神经功能血钠
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改善其吞咽障碍方面的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究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改善其吞咽障碍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收治的4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SA(床边吞咽功能检查表)评分及WST(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及WS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吞咽障碍。
许文锋张贵强张宝丹刘娴
关键词:电针吞咽功能训练肝豆状核变性
托吡酯和普奈洛尔治疗偏头痛对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托吡酯和普萘洛尔治疗偏头痛对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脑电图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速度、脑白质变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α波频率变慢者、δ波增多者、θ波增多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脑血管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脑白质变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和普萘洛尔治疗偏头痛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改善脑血管病变和神经元放电情况,但托吡酯的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崔香香钟良杨和平张贵强韦英海
关键词:托吡酯普萘洛尔偏头痛脑血管病变神经元放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