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彦淞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岷江上游
  • 2篇生态位
  • 2篇熵权
  • 2篇旅游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灾害
  • 1篇山地
  • 1篇山区生态
  • 1篇社会易损性
  • 1篇生计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安全评价
  • 1篇生态旅游
  • 1篇投影寻踪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贫困
  • 1篇贫困山区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6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刘延国
  • 6篇王青
  • 6篇廖彦淞
  • 3篇邹强
  • 2篇杜杰
  • 1篇黄成敏

传媒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旅游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可持续生计视域下的岷江上游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被引量:3
2018年
生态旅游发展促进区域农户可持续生计目标的实现,区域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对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支撑。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以生态旅游为导向的岷江上游可持续生计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对5县域2012、2014及2016年3个时段27个指标构成的生计资本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其差异性及主控指标,提出县域生态旅游发展的差异化策略及协同发展建议。结果表明:生计资本评估指数跨度大,自然资本优势明显,金融资本处于明显劣势,加之人力、社会和物质资本指数也不高,限制了其将旅游资源转化为资本及收益的能力;生计资本指数逐年提高,生态旅游对生计影响的正效应逐步提升;自然保护(景)区与典型的藏羌民族村寨为核心,实现景区—村寨发展一体化,构建差异化的线路及网路旅游模式,进行生态旅游产业全链条设计,形成全域一体化组织实施的协同发展模式。
刘延国王青廖彦淞杜杰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生态旅游熵权法岷江上游
民族村寨与区域旅游极核的协同共生研究——以岷江上游藏羌村寨与九寨沟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群众利用自然资源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旅游开发及精准脱贫的主要载体,旅游极核是区域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基于协同共生理论,通过质性研究、认知图式以及问卷调查法,探讨岷江上游藏羌村寨与区域旅游极核九寨沟间的协同发展途径与模式.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是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区位与资源互补是先决条件,游客需求为外部导向;基于区位、资源、内外部支撑条件及游客需求角度,筛选构建的极核—外围间协同发展的主控要素指标体系,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出开展全域旅游规划,完善旅游产业全链条设计,形成景区—村寨一体突出多中心网络化的协同发展模式.
刘延国王青廖彦淞邹强
关键词:民族村寨岷江上游
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岷江上游贫困山区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价生态旅游影响下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是推动少数民族山区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方法]以岷江上游贫困山区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数与经济收入状况及贫困人口分布进行空间耦合。[结果](1)区域当前处于较安全水平,生态旅游开发适度;(2)综合评估指数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且城镇居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与机会较农牧民多;(3)综合评估指数与贫困人口比重呈负相关,与农牧民纯收入增长率没有必然联系。[结论]区域脱贫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安全状况,适度生态旅游开发是区域脱贫的有效手段,但应注重扶持农牧民在旅游业中的参与度,增加其旅游收益。
刘延国廖彦淞王青邹强
关键词:生态安全灰色关联熵权PSR模型岷江上游
山地县域聚落生态位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以岷江上游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究少数民族山区不同地形因子对聚落生态位分布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岷江上游少数民族山区为例,基于DEM和遥感影像及GIS技术,研究了山地县域聚落生态位在不同地形因子上的分布特征,结合6个景观指数的计算,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聚落生态位格局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聚落生态位总面积较小,仅占区域面积的3.98%,单个面积也较小,平均仅为0.61 km^2,分布存在明显的垂直梯度特征,且集中分布于15~35°之间的缓斜坡及斜坡,45~135°与225~315°的半阳坡以及135~225°的阳坡面上;景观格局指数也显示出聚落生态位分布随地形变化的梯度特征.由此可见,高程、坡度和坡向这三类地形因子对山地聚落生态位的大小、形状和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刘延国廖彦淞黄成敏王青
关键词:生态位地形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RS和GIS技术,提取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面积、海拔、坡度等空间信息,通过与该区域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对比,揭示山区聚落生态位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聚落生态位总数为1 667个,总面积为982.12k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8%,山区适宜聚落生态位面积较小,整个区域以中度及以下等级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下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79%;(2)聚落生态位海拔主要集中在1 300~2 800 m,3 000 m以下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强烈及以上等级侵蚀多集中在海拔3 000 m以上,聚落生态位分布区域与强烈侵蚀区不重叠;(3)聚落生态位集中分布于15°~35°的缓斜坡及斜坡山地上,与中度侵蚀集中分布坡度基本一致。土壤侵蚀过程是该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变化过程,自然本底的脆弱性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已成为限制区域农业综合生产潜力的主导因素之一,针对两者空间关系,结合少数民族山区的贫困现状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山区生计方式转变的策略建议。
刘延国廖彦淞王青邹强
关键词:生态位土壤侵蚀岷江上游
基于投影寻踪的岷江上游山区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不仅是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管理研究的热点,更是生态环境脆弱与活跃地震带叠加影响下西南民族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基于2012-2015年岷江上游山区25个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运用投影寻踪—因子分析,筛选构建出社会经济与保障易损性、社会弱势人口易损性、社会发展阶段易损性3因子的指标体系,并进行易损性综合评价及主控要素分析。结果表明:(1)易损性指数跨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投入是社会保障能力及发展阶段易损程度高低的决定性因素;(2)易损性指数逐年下降,旅游业带动的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对易损性影响的正效应逐步提升;(3)道路密度、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女性人口、14岁以下人口、60岁以上人口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指标是社会易损性的重要指示指标,应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予以重点关注。
刘延国王青杜杰廖彦淞
关键词:投影寻踪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岷江上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