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成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老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血管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2篇动脉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清
  • 2篇照护
  • 2篇缺血性进展性...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梗死患者

机构

  • 9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北京医院

作者

  • 9篇赵杰
  • 9篇郭伟成
  • 8篇刘晓红
  • 6篇吴玉芙
  • 6篇王浩然
  • 6篇贺菲菲
  • 1篇殷剑
  • 1篇陈峥
  • 1篇高茂龙
  • 1篇朱瑞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结合屏气试验评价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法:将15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规范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或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根据病情给予脱水降颅压,脑细胞保护药物,他汀类降脂治疗,调控血压、血糖及康复治疗。对照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加三七通舒胶囊,0.2 g/次,3次/d。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180 m L/次,2次/d。通过TCD结合屏气试验测定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屏气指数(BMI)和平均血流速度(V_m)上升率。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对照组总有效率7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14 d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 d治疗组CVR,BMI,Vm上升率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14 d,治疗组CV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吴玉芙刘晓红郭伟成赵杰王浩然贺菲菲
关键词:脑梗死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脑血管储备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202例IC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颈部CT血管造影扫描,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Hcy组(n=90,Hcy浓度5~15μmol/L)与高Hcy组(n=112,Hcy浓度≥15μ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性质。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ICD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Hcy组患者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比例及颈动脉狭窄总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患者混合斑块、不稳定斑块比例及斑块总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稳定斑块比例低于正常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CD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均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6(P<0.05)、0.504(P<0.05)。结论ICD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与血清Hcy相关。高Hcy水平可增加颈动脉狭窄及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
吴淼赵杰刘晓红郭伟成贺菲菲史雪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同型半胱氨酸
中期照护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复发因素及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中期照护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复发因素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98例急性期后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01例,对照组297例。试验组在急性期病情稳定后收入中期照护病房,给予综合评估和多学科管理,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用药指导、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在急性期病情稳定后入住普通病房。疗程均为2周。并于照护前(t0)、2周(t1)、6个月(t2)、12个月(t3)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SBP、DBP)、FBG、血脂(TC、TG、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结果SBP组内比较,试验组t1、t2、t3低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BP组间比较,试验组t2、t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BP组内比较,试验组t2、t3低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BP组间比较,试验组t2、t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FBG在t1[(5.34±0.76) mmol/L]、t2[(5.86±1.05) mmol/L]、t3[(5.62±0.89) mmol/L]低于t0[(7.27±2.34)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t2[(6.85±0.92) mmol/L]、t3[(6.36±1.03)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TC在t1[(4.86±0.85) mmol/L]、t2[(4.21±0.76) mmol/L]、t3[(3.95±0.64) mmol/L]低于t0[(5.56±1.06)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t2[(5.06±0.93) mmol/L]、t3[(4.84±0.76)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TG在t3[(1.48±0.26) mmol/L]低于t0[(1.86±1.3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t3[(1.71±0.66)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DL-C在t1[(3.76±0.92) mmol/L]、t2[(3.09±0.62) mmol/L]、t3[(2.59±0.51) mmol/L]低于t0[(4
吴玉芙刘晓红王浩然赵杰郭伟成陈峥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进展性卒中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与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10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2.7%,对照组愈显率81.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吴玉芙刘晓红郭伟成赵杰王浩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死进展性卒中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病人血清CRP、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进展性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同时调控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风痰阻络型、气虚血瘀型、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吴玉芙刘晓红郭伟成赵杰王浩然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中医辨证纤维蛋白原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滴,2次/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判断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结果治疗组侧支循环的建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治疗组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吴玉芙刘晓红郭伟成赵杰王浩然贺菲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侧支循环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BM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根据有无斑块将病人分为斑块组(133例)和无斑块组(68例)。分析病人临床资料、BM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斑块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及年龄、BMI、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28.3%,BMI≥24.0 kg/m^(2)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49.4%。BMI≥24 kg/m^(2)组较BMI<24 kg/m^(2)组更易形成不稳定斑块(P<0.05),BMI≥28.0 kg/m^(2)组较BMI<28.0 kg/m^(2)组更易形成不稳定斑块(P<0.05);BMI、吸烟、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BMI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升高;超重及肥胖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更易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高BMI、吸烟、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
吴淼赵杰贺菲菲郭伟成朱瑞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体质指数颈动脉斑块
不同评分系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的预测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AT、SEDAN、SITS3种评分系统急性评估,根据ROC下面积比较3种不同评分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8例研究对象,其中10例发生出血转化(HT),发生率为12.8%;其中HAT灵敏度为53.1%,特异度为76.8%,ROC面积为0.695;SEDAN灵敏度为72.8%,特异度为53.7%,ROC面积为0.621;SITS灵敏度为49.4%,特异度为62.3%,ROC面积为0.528;HAT评分系统与SEDAN评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SITS评分系统,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T及SEDAN对缺血性脑率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临床医师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赵杰刘晓红贺菲菲吴玉美郭伟成殷剑
关键词:卒中
老年急性期后脑卒中患者中期照护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中期照护在老年急性期后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600例病例经过急性期规范治疗达到急性期出院标准后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按照中期...
吴玉芙刘晓红王浩然赵杰郭伟成贺菲菲高茂龙陈铮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跌倒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