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汪荣祖对《俄国与中国革命的根源(1896—1911)》(Russia and the Root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1896-1991)一书所作的书评。该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于1974年出版,作者是美国的唐·普莱斯(Don C.Price)。汪荣祖原籍安徽旌德,生于上海,长于台湾,是著名的中国近代史学家,目前任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本书评原文刊载于《太平洋事务》Affairs),第49卷,第1期,1976年春季刊,第127—129页,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出版。文章在肯定了该书价值的同时,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同时从总体上肯定了该书对辛亥革命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本文是汪荣祖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专题论文集》(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A Symposium)一书所作的书评。该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于1972年出版,主编是美国学者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一1999)。本书评原文刊载于《现代亚洲研究》(Modern Asian Studies)第10卷第2期,1976年,第305—308页,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发行。该文对林毓生和李欧梵的两篇文章进行了重点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原载于《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第31卷1974——1975年第618—622页。原文题目为:Paul A.Cohen: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Ch’ing China。作者汪荣祖先生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71),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执教30余年(1971—2003),曾获得多项国外研究奖项,包括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荣誉教授(2002)、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最高研究奖(1994)、弗吉尼亚州社会科学院杰出学者奖(1993)、厦门大学终身荣誉讲座教授(2010)、美国科学院美中交换学者(1981—1982)。现任台湾"中央大学"历史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其著作被全美研究图书馆联合会评选为2001年度最佳学术著作之一。专长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与中西史学史,已出版英文学术专著4种:Beyond Confucian China(2010),A Paradise Lost(2001),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1989),Rejuvenating a Tradition(1990);中文学术专著14种,散文集2本,研究论文100篇,中英文书评40余篇。在本书评中,汪荣祖先生对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进行了客观评述,认为柯文书中对王韬的分析总体上是公正的,但也指出一些不足,值得我们后辈进一步讨论和借鉴。译文经汪荣祖先生审阅并润色。
本文原载于《亚洲研究评论》(Asian Studies Review)第5卷第2期第296—298页。原文题目为:Shimada Kenji:Pioneer of Chinese Revolution:Zhang Binglin and Confucianism。岛田虔次《中国革命的先驱:章炳麟和儒学》由乔舒亚·福格尔(Joshua A.Fogel)翻译为英文,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在本书评中,汪荣祖先生对岛田书中的两篇论文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指出了很多事实性错误和翻译问题等,认为该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令人失望。本译文经汪荣祖先生审阅并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