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晓玲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功能
  • 2篇依那普利
  • 2篇尼可地尔
  • 2篇急诊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短期预后
  • 1篇心病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比容
  • 1篇血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叶酸
  • 1篇叶酸片
  • 1篇依那普利拉
  • 1篇依那普利叶酸...

机构

  • 5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作者

  • 5篇武晓玲
  • 3篇扈晓霞
  • 2篇郑群
  • 2篇牟丽娜
  • 1篇王丽
  • 1篇郭丽娟
  • 1篇张俊岭
  • 1篇李敬
  • 1篇袁兰所
  • 1篇马国梅
  • 1篇孙红春
  • 1篇苏亚坤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联合尼可地尔对急诊PCI患者心功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急诊PCI患者在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和尼可地尔后对心功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98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联合治疗组(n=49)。对照组单纯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 tid口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LVEF、NT-pro BNP水平,并随访MA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LVEF及NT-pro BNP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LVEF及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改善(P<0.05)。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LVEF及NT-pro 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8周的治疗,联合治疗组再次发生心绞痛事件(6.12%VS 24.49%,P=0.025)、恶性心律失常(2.04%VS 16.33%,P=0.036)和心力衰竭事件(2.04%VS 18.37%,P=0.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尼可地尔可进一步改善急诊PCI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武晓玲姜义卿郑群扈晓霞袁兰所
关键词:尼可地尔替罗非班急诊PCI心功能预后
依那普利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亚急症24 h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4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随机均分成3组:A组50例,B组50例,C组64例。A组给予卡托普利25 mg舌下含化,B组给予硝普钠0.3μg/(kg·min)静脉泵入,C组给予依那普利拉注射液1.25 mg静脉推注。观察患者用药后10 min、2 h、6 h、12 h、24 h降压效果,临床症状、体征、呼吸、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C组用药后10 min收缩压及舒张压即开始下降,血压在用药后2 h降低最高值的20%,血压下降情况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 h、12h、24 h 3组间血压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拉注射液降压平稳、安全,持续时间长,治疗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敬扈晓霞郭丽娟苏亚坤孙红春武晓玲
关键词:高血压亚急症卡托普利硝普钠
血细胞比容对更年期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背景与同龄男性相比,更年期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较差,而血细胞比容(Hct)对更年期女性ASTEMI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Hct对更年期女性ASTEMI患者PCI后心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PCI的更年期女性ASTEMI患者184例,根据Hct分为<0.33组58例、0.33~0.39组62例、>0.39组64例。比较三组患者PCI后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功能指标〔包括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随访1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三组患者PCI后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PCI后7 d NT-proBNP、LVEDV、LVESV、LVEF、CO、CI及PCI后1个月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6、12个月,<0.33组患者NT-proBNP高于0.33~0.39组、>0.39组,LVEDV、LVESV小于0.33~0.39组、>0.39组,LVEF低于0.33~0.39组、>0.39组,CO小于>0.39组,CI低于>0.39组(P<0.05);而0.33~0.39组患者NT-proBNP高于>0.39组,LVEDV、LVESV小于>0.39组,LVEF低于>0.39组(P<0.05)。PCI后12个月,<0.33组患者CO小于0.33~0.39组(P<0.05)。PCI后6、12个月,0.33~0.39组患者CO小于>0.39组,<0.33组和0.33~0.39组患者CI低于>0.39组(P<0.05)。(3)三组患者PCI后7 d 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6、12个月,<0.33组SF-36评分低于0.33~0.39组、>0.39组,0.33~0.39组患者SF-36评分低于>0.39组(P<0.05)。(4)随访12个月<0.33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0.39组(P<0.05)。结论 Hct越低,更年期女性ASTEMI患者PCI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越差,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高,应注意检测Hct以改善患者预后。
李凤德武晓玲杨红红赵玲扈晓霞郑群
关键词:血细胞比容更年期女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功能生活质量
尼可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左室重构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左室重构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依那普利片10 mg 1次/d口服,B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10.8 mg 1次/d口服,C组(联合用药组)给予尼可地尔5 mg 3次/d+依那普利叶酸片10.8 mg 1次/d口服。3组均行急诊PCI,并给予积极的心肌梗死综合治疗,均观察12 w。测定治疗前后的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的变化,观察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测定治疗前、治疗后4、8、12 w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观察对Hcy的影响;记录12 w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再次住院率,病死率及治疗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依从性。结果3组治疗后LVEDd、LVED-VI、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组治疗后LVEDd、LVED-VI、Nt-proBNP明显低于A、B组,LVEF明显高于A、B组,B组治疗后LVED-VI、Nt-proBNP明显低于A组(P均<0.05)。B、C组治疗4、8、12 w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A组,C组治疗8、12 w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B组(P均<0.05)。C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A组及B组,B组、C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及B组(P均<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 w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牟丽娜武晓玲张俊岭王丽刘艳洁吕文浩
关键词:尼可地尔依那普利叶酸片左室重构同型半胱氨酸
柯萨奇B3病毒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炎性反应的关系
2022年
目的 探讨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 本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人员49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CV-B3感染情况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CV-B3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炎性反应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CV-B3感染率24.00%,对照组为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肌梗死、心绞痛及隐匿性冠心病患者CV-B3感染率分别为50.00%、16.67%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后4、12、24 hHL-1心肌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CV-B3基因拷贝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V-B3阳性患者的Gensini评分高于阴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CV-B3感染可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强炎性反应,不利于患者康复。
武晓玲马国梅牟丽娜
关键词:柯萨奇B3病毒冠心病冠状动脉炎性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