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玲

作品数:42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免疫
  • 16篇组织化学
  • 15篇免疫组织
  • 15篇免疫组织化学
  • 12篇肿瘤
  • 11篇胰腺
  • 10篇蛋白
  • 10篇腺癌
  • 9篇预后
  • 9篇微波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7篇免疫组化
  • 6篇细胞
  • 5篇乳腺
  • 5篇腺肿瘤
  • 4篇乳腺癌
  • 4篇慢性
  • 4篇慢性胰腺炎
  • 4篇TTF-1

机构

  • 36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解放军第25...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42篇黄玲
  • 27篇马大烈
  • 11篇郑青渝
  • 7篇李全华
  • 6篇魏建丽
  • 6篇李兆申
  • 6篇韩一平
  • 6篇余永伟
  • 6篇李强
  • 5篇郑唯强
  • 5篇郑建明
  • 4篇龚志锦
  • 4篇詹镕洲
  • 3篇谢企良
  • 3篇倪灿荣
  • 3篇谷化平
  • 3篇徐萍
  • 3篇刘晓红
  • 3篇蔡敏
  • 3篇李力

传媒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中华胰腺病杂...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神经科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胰腺病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2
  • 1篇199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聚集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蛋白聚集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许涛马大烈①黄玲①岳志健周晓平王文仲上海市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上海市200433)p53是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上13.1的抑癌基因,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Jaros等认为p53突变与脑肿瘤预后关系密...
许涛马大烈黄玲岳志健周晓平王文仲
关键词:预后
瞬时弹性成像系统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sca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中医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通过CT确诊的NAFLD的患者共64例,另外设健康对照50例,采用Fibroscan、CT肝/脾比值进行诊断比较,探讨Fibroscan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Fibroscan在诊断获得了最高的诊断效能,其灵敏度81.25%、特异性85.29%、阳性预测值91.22%、阴性预测值70.73%、约登指数0.66、ROC曲线下面积为0.78,并证明中医虚证患者Fibroscan的检测值大于实证患者[(269.32±33.98)vs(228.44±31.05),t=4.093,P=0.031]。结论:Fibroscan在NAFLD中的诊断效能较好,是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可靠技术,与目前公认的CT诊断技术具有可比性,且中医虚实证型的Fibroscan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李力姜子廷蔡敏黄玲曹竣植童敏思王斌
关键词:FIBROSCAN中医证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c─erbB─2、AgNOR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被引量:1
1995年
对88例乳腺癌作了AgNOR银染计数及c─erbB─2癌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c─erbB─2阳性者,病死率大于c─erbB─2阴性者(P<0.01);AgNOR计数>5者,病死率大于AgNoR≤5者(P<0.01),表明了这两个指标对预后具有明显的价值。同时发现AgNOR值>4者,c─erbB─2阳性率显著高于AgNOR≤4者(P<0.05),表明这两个指标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还发现c─erbB─2阳性、AgNOR值>5者,病死率显著大于c─erbB─2阴性、AgNOR值≤5者组。
詹镕洲郑唯强龚志锦余永伟马大烈黄玲阮静
关键词:预后乳腺癌肿瘤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和AT2R)在慢性胰腺炎(C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经病理确诊的CP 24例,以12例正常胰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组织PPAR-γ和AT1R、AT2R的表达.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PPAR-γ和AT1R蛋白多旱阴性表达,阳性分值分别为0.33±0.49和0.42±0.51;AT2R蛋白在腺泡、胰岛细胞可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在导管细胞质呈弱阳性表达,分值为2.33±1.37.CP组织PPAR-γ、AT1R和AT2R在腺泡、导管、间质及胰岛细胞中均可有不同程度表达,阳性分值分别为3.28±2.46、4.36±2.80和4.61±2.8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0.01、〈0.05).结论 PPAR-γ和AT1R、AT12R在CP组织中均呈高表达,这可能是CP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黄玲高军满晓华龚燕芳李兆申
关键词:胰腺炎慢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
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βE_(1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研究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βE12)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波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4βE12抗体在不同前列腺病变中的染色情况。结果:基底细胞特异性细胞角蛋白抗体34βE12与所有的前列腺良性病变的基底细胞胞浆特异性染色。15例前列腺癌中12例34βE12染色为阴性,有3例出现阳性反应。原发性前列腺导管癌的癌巢外周有连续或不连续的基底细胞围绕。结论:34βE12染色阳性不是诊断良性前列腺病变的绝对指标。前列腺癌的诊断必须综合考虑临床、常规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余永伟马大烈郑青渝张顺民黄玲詹洲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角蛋白自身抗体34ΒE12
乳腺肿瘤C-erbB-2表达及预后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2
1994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101例乳腺肿瘤C-erbB-2癌基因的表达状况,13例良性病变全部阴性,88例乳腺癌中,阳性者48例(54.5%),阴性者40例(45.5%),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还发现C-erbB-2表达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18/33例)、单纯癌(22/34例)及浸润性小叶癌(3/10例)。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级无显著关系,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55例乳腺癌进行了随访,C-erbB-2阳性者,其死亡率(64.5%)显著高于阴性者(16.7%)。表明C-erbB-2表达和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
詹镕洲郑唯强龚志锦余永伟马大烈黄玲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癌基因蛋白预后
肝穿组织中肝炎病毒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比较
为探索肝穿组织中观察HBsAg的最佳免疫组化方法,文章中尝试了五种不同的暴露HBsAg的抗原修复方法,经实践发现,经不同方法的对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处理后,其HBsAg的免疫组化显示效果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黄玲
关键词:肝炎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
文献传递
微波盖玻片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临床病理应用
1998年
微波盖玻片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临床病理应用郑青渝马大烈黄玲魏建丽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1,2],提高了标记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4],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微波盖玻片技术应用于Envision二步法和Epos一步法...
郑青渝马大烈黄玲魏建丽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中Smads相关蛋白、TGF-β1及 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EnVision和SP免疫 组化技术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s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 体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级别PanINs病灶Smad4表达率(60.6%,20/ 33)显著低于低级别PanINs Smad4表达率(79.8%,186/233)(P<0.05);而高级别PanINs中Smad7、 TGF-β1、TGF-βRⅡ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PanINs(P<0.0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率在淋 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率 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则分别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 中Smad2、4、7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从低级 别PanINs到高级别PanINs再到胰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而Smad7、TGF-β1及其Ⅰ、Ⅱ 型受体表达率逐渐升高,支持胰腺癌形成的分子模型。
郑建明朱明华倪灿荣刘晓红黄玲李兆申
关键词:SMADS胰腺上皮内瘤变胰腺癌信号转导通路
p63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肺鳞癌患者生存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鳞癌患者中的突变率,并分析p63与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初治的肺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用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突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63的表达。随访患者,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评价EGFR突变和p63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所有病理组织确诊为肺鳞癌的262例患者中,16例(6.1%)有EGFR突变 ,其中外显子19位点缺失7例,外显子21 L858R点突变9例,未见外显子18和20突变。与传统意义上的肺鳞癌患者相比,EGFR突变的肺鳞癌患者女性和非吸烟者所占比例较高。p63部分阳性的EGFR突变患者(n=4)的OS为11.28(95%CI:9.33~15.23)个月,p63阳性的EGFR突变患者(n=11)的OS 为5.93(95%CI:1.75~8.3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 肺鳞癌患者EGFR突变率为6.1%,均为外显子19和21敏感突变。p63部分阳性的EGFR突变患者比p63阳性EGFR突变患者生存期更长。
王碧波韩一平万善志黄玲马大烈郑建明李强
关键词:P6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肺肿瘤鳞状细胞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