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龙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4篇偏瘫
  • 4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偏瘫
  • 3篇核心稳定性训...
  • 2篇偏瘫患者
  • 2篇疗效
  • 2篇康复
  • 1篇丹参
  • 1篇丹参多酚酸
  • 1篇丹参多酚酸盐
  • 1篇导管
  • 1篇电针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血管

机构

  • 13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3篇张超龙
  • 2篇何兆辉
  • 2篇滕伟
  • 2篇袁国静
  • 2篇姚玮
  • 1篇刘普素
  • 1篇郑先杰
  • 1篇王国良
  • 1篇张风林
  • 1篇郝婷婷
  • 1篇马占礼
  • 1篇樊春晖
  • 1篇张志娟
  • 1篇李建萍
  • 1篇乔盼盼

传媒

  • 2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稳定表面进行躯干训练对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躯干肌肉活动和姿势控制的作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表面进行躯干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肉活动和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在平衡板上进行躯干训练30 min,每周5次,共8周;对照组在稳定的表面进行躯干训练30 min,每周5次,持续8周。使用表面肌电图测量躯干肌肉活动,采用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躯干肌肉活动。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估姿势控制能力。结果 2组干预前后EMG(ES、EO、IO)、TIS(静态、动态、协同、总分)、BBS及PA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结束后实验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的肌肉活动及动态坐位平衡、协调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竖脊肌的肌肉活动及静态坐位平衡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表面进行躯干训练可显著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躯干肌肉活动和姿势控制。
庄国栋陈丹丹王婷婷张超龙
关键词: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镜像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镜像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0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47例)在开展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镜像反馈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量化评分、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水平分别为(35.75±3.69)分、(25.69±2.13)分、(447.55±50.13)ng/L和(5.46±0.48)μg/L,常规组分别为(30.66±3.60)分、(21.20±2.06)分、(381.52±48.39)ng/L和(4.69±0.41)μg/L,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评分分别为(5.04±0.92)μg/L、(6.40±1.02)分,常规组分别为(9.86±1.89)μg/L、(9.45±1.46)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镜像反馈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水平,下调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且还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张超龙何兆辉袁国静庄国栋
关键词:脑卒中后偏瘫生化指标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调节丝杆的丝母与活动夹板下侧的滑块固定;调节机构与调节丝杆的右端连接;滑动块滑动设置在盖板的滑槽内;限位板与滑动块固定连接,限位机构与限位板连接;导向块滑动设置...
何兆辉张超龙王国良滕伟
脂蛋白a在心肌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2021年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在心肌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只SPF级SD健康大鼠,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过表达组、沉默组各10只。进行细胞转染建立稳定转染的Lp(a)蛋白过表达组、Lp(a)蛋白沉默组。检测3组大鼠心肌损伤情况、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并作组间比较。结果:沉默组左心室功能(LVEF)、心肌细胞增殖率以及心肌组织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量均高于过表达组,且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s)、心肌细胞凋亡率、迁移数、侵袭数以及Bax、Caspase-3、RhoA、ROCK1、ROCK2、肌球蛋白轻链(MLC)蛋白量均低于过表达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沉默Lp(a)蛋白能够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迁移、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何兆辉郑先杰姚玮张超龙王志谦滕伟惠学志
关键词:脂蛋白A心肌梗死心肌细胞生物学行为
核心控制训练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在康复训练中增加核心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加用核心控制训练配合康复训练,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2月后对照组显效、好转与无效例数分比为18、16和11,观察组显效、好转与无效例数分比为28、12和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9%VS 75.6%,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上核心控制训练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超龙马占礼郝婷婷袁国静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
核心稳定训练结合等速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偏瘫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极大,如何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1-2]。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研究核心稳定训练结合等速运动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中的价值,以为该病的临床治疗与干预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刘普素张超龙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
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营养支持的实施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选择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40例选择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开始和干预后机体营养状况的相关指标、机体免疫功能情况、机体炎症因子检验水平、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机体营养状况的相关指标、机体免疫功能情况、机体炎症因子检验水平、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和控制机体炎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吴建王战营张超龙
关键词: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
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人数均等,分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理疗后的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及躯干控制测试(TCT)指标均获得了一定的改善,但组间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提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刘伟乐张超龙耿浩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脑卒中上肢运动
一种心血管支架导管输送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支架导管输送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腔下侧左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后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导管轮,所述导管轮内圈固定安装有摩擦层,所述机体内腔下侧固定安装有导管槽,所述导管槽左右两端的前后侧壁...
何兆辉滕伟张超龙
文献传递
经颅磁刺激联合医痫丸辅助治疗颅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医痫丸辅助治疗颅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颅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磁刺激组和联合组各44例。三组均予常规治疗(注射苯巴比妥钠或口服丙戊酸钠片,癫痫发作时口服氯硝西泮片)12周;磁刺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经颅磁刺激连续治疗1周;联合组在磁刺激基础上口服医痫丸,共12周。三组治疗12周评价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量表(STESS)评分及癫痫持续状态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生活质量调查表31(QOLIE-31)评分以及血清ROS、NF-κB、IL-1β、TNF-α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记录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磁刺激组为75.00%,联合组为90.9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及磁刺激组(P均<0.05)。三组治疗后STESS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血清ROS、NF-κB、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QOLIE-31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联合组变化更明显(P均<0.01),对照组与磁刺激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医痫辅助治疗颅脑外伤性继发癫痫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抑制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张风林柳惠青姚玮张志娟李建萍徐玉丽樊春晖张超龙乔盼盼
关键词:继发性癫痫颅脑外伤经颅磁刺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