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颅脑
  • 6篇颅脑损伤
  • 6篇脑损伤
  • 5篇置管
  • 5篇中重型
  • 5篇中重型颅脑损...
  • 5篇重型
  • 5篇重型颅脑
  • 5篇重型颅脑损伤
  • 4篇随访
  • 3篇护理
  • 3篇病人
  • 2篇液态
  • 2篇置管患者
  • 2篇术后
  • 2篇随访模式
  • 2篇脑出血
  • 2篇康复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四五...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西安培华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任静
  • 10篇王莉
  • 7篇李蓉
  • 7篇赵晓宇
  • 6篇冯晶
  • 2篇马喜娟
  • 2篇相丽
  • 2篇陈俊霞
  • 1篇马磊
  • 1篇李雯
  • 1篇杨红
  • 1篇马心宇
  • 1篇李晓娟

传媒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护理研究(上...
  • 2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的护理
2012年
我科遇1例气管切开致气管食管瘘经过及时发现治疗已出院。现介绍如下。
任静王莉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高血压脑出血家庭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8年
王莉相丽任静
关键词:家庭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肢功能暗示治疗离床活动功能康复训练
中重型颅脑损伤康复阶段置管患者分段梯度随访的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中重型颅脑损伤康复阶段置管患者分段梯度随访的效果。方法 2013年1-8月,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第451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康复阶段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进行分段梯度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指导、出院宣教及家庭随访。采用Karnlofsky预后评定表(KP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量表及生活满意度表(satisfaction withlife scale,SWIS)在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出院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KPS和ADL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SW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WI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分段梯度随访的实施改善了中重型颅脑损伤康复阶段置管患者的机能状态及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莉冯晶马喜娟赵晓宇任静李蓉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患者康复阶段随访
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对95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测评,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为(140.28±15.55)分,主要影响因素为居住地、配偶健康状况、自理功能评定状况、临床康复阶段、家庭经济、文化程度(t分别为2.261,5.230,4.263,-3.484,3.953,-2.185;P<0.05).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王莉冯晶赵晓宇任静李蓉李雯马磊马心宇
关键词:颅脑损伤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患者居家康复中导管跟踪随访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患者居家康复中导管跟踪随访的效果和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病房47例符合条件的颅脑损伤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导管跟踪卡+3人成组互推随访模式。对照组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常规出院宣教和一般家庭随访、门诊复查。两组患者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满意度评定,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和置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情况发生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生活满意度指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观察组ADL评定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导管跟踪随访对改善颅脑损伤置管患者的机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可以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节约医疗服务资源,为今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置管患者家庭护理管理服务提供目标和方向。
王莉马喜娟冯晶陈俊霞赵晓宇任静李蓉
关键词:颅脑损伤置管
管道跟踪卡在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居家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管道跟踪卡在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病房47例符合条件的颅脑损伤置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管道跟踪卡+3人成组互推随访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和一般家庭随访、门诊复查。两组病人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采用Karnofsky预后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定,观察病人并发症和置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生活满意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Karnof-sky预后和ADL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管道跟踪卡可改善颅脑损伤置管病人的机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发生率,为今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置管病人家庭护理管理服务提供目标和方向。
王莉冯晶陈俊霞赵晓宇任静李蓉
关键词:颅脑损伤置管
管道跟踪在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研究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患者在居家康复时,施行管道跟踪卡+3人成组互推随访模式,观察其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病房47例符合条件的颅脑损伤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管道跟踪卡+3人成组互推随访模式,对照组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常规出院宣教和一般家庭随访、门诊复查.两组患者于出院后3,6,12个月时采用Karnofsky预后评定表(KP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定,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和置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3个月时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2.50%,8.33%,4.1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2.22%,47.83%,43.48%;意外情况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误吸、尿道损伤、气管套管移位、静脉置管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17%,12.50%,4.17%,8.33%,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0.43%,39.13%,39.13%,4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685,5.248,5.633,4.029,4.381,6.611,2.651;P <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7.54±4.47),(28.52±4.5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26±4.29),(25.54±6.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425,12.820;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3个月时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和12个月评定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386,5.623;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6,9个月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行管道跟踪对改善颅脑损伤置管患者的功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可以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
王莉冯晶赵晓宇李蓉任静
关键词:颅脑损伤置管
保护型U状护耳低温液态冰枕的设计与应用
2017年
临床高热患者以及颅脑术后患者常需物理降温治疗,冰袋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故临床使用率较高.但冰袋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多为碎冰块装入橡胶冰袋后使用,碎冰块坚硬、有棱角,与冰袋不能充分密切接触,患者有不适感;冰袋整体化,冰水混合物,稳定性差,随着患者的移动会有头部移出冰袋范围的情况;冰袋的开口夹随患者的头部移动摩擦会有擦伤局部皮肤的危险,且开口夹常有弹开的情况,会有冰水流出浸湿头部被褥,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量;冰袋在使用中若防护不当,会造成耳部及颈后皮肤长期低温冻伤的可能,给临床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以上不足,笔者所在科室自行设计了U状护耳低温液态稳固型冰枕,经临床156例患者使用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王莉李蓉李晓娟赵晓宇任静
关键词:冰枕液态护耳颅脑术后患者
四头带式液态冰枕的制作与应用
2008年
王莉相丽任静
关键词:冰枕液态高热病人冰袋引流管
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分段梯度随访模式的实践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实施分段梯度随访,观察其对颅脑损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病房64例符合条件的颅脑损伤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即将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的随访过程分为3部分(在院期、随访早期、随访后期),以团队协作的随访方式基于小组形式按康复阶段管道的不同需求,全程贯穿评估—实施—评价,自制管道跟踪卡并结合3人成组互推模式对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对照组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常规出院宣教和一般家庭随访结合门诊复查。两组病人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Karnofsky预后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满意度评定,并观察并发症和置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1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时Karnofsky预后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段梯度随访对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的机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病人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王莉冯晶杨红赵晓宇任静李蓉
关键词:颅脑损伤随访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