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 9%(30/33)比62. 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18. 4±3. 3)个月比(14. 2±2. 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 2%(6/33)比65. 6%(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在脑胶质瘤患者中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顾国强熊敏荣孙云峰李清波
- 关键词:脑胶质瘤生活质量
-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bone,FD)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累及多个颅骨,7例中单骨型6例(占85.7%),多骨型1例(占14.3%);FD在影像上多见磨玻璃样型,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结论:FD是一种纤维骨性病变,CT能为FD诊断分析提供较准确的影像学证据。
- 孙云峰
-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颅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基底节区脑出血和脑梗死价值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和MRI检查用于基底节区脑出血和脑梗死鉴别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基底节区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基底节区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①MRI: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病灶类圆形和点状比例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病灶胼胝体和不规则比例显著低于脑梗死患者(P<0.05);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低信号和混杂信号比例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高信号比例显著低于脑梗死患者(P<0.05);②CT:脑梗死患者CT值为60~80Hu,中位CT值为70.0Hu,病灶呈圆形,密度不均匀或均匀增加,病灶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3~5天可见占位效应。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CT值为60~90Hu,中位CT值为75.0Hu,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降低,局部可见脑水肿,3~9天可见占位效应。结论CT和MRI检查可准确鉴别诊断基底节区脑出血和脑梗死,其中MRI检查可通过病灶形态和DWI序列信号鉴别;而CT检查则能够通过CT值、病灶密度、形态、脑水肿及占位效应鉴别。
- 孙云峰邵永良顾国强熊敏荣陈焕林
- 关键词:MRI基底节区脑出血脑梗死
-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MRI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MR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80例,按照卒中后认知功能评定及VaD诊断标准分为非VaD组(对照组)42例和VaD组(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选取合适的头部专用线圈,行MRI检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MRI结果,根据梗死病灶部位分为皮层组和皮层下组,根据梗死病灶大小分为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和腔隙性梗死;观察MRI下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评价是否存在皮质萎缩、脑沟增宽、海马内侧脑脊液池增宽及白质稀疏等改变;行MMSE、HIS及MoC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MRI下梗死部位比较,观察组中额叶及颞叶皮层、额叶及颞叶和顶叶皮层下、半卵圆中心、侧脑室体旁白质、内囊和丘脑等部位的缺血性梗死灶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大梗死、中梗死人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MMSE与MoC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HIS评分较对照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中存在皮质萎缩、脑沟增宽、海马内侧脑脊液池增宽及白质稀疏等改变的人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VaD患者在MRI影像下可见皮质萎缩、脑沟增宽及不同部位的梗死病灶等临床特点,MRI可作为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顾国强熊敏荣孙云峰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核磁共振
- 肾透明细胞癌增强CT征象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增强CT征象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肾透明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3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Speraman相关性分析增强CT征象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术后病理提示包膜侵犯17例,无包膜侵犯16例,两者在病灶直径、CT增强差值及增强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74±1.85)cm比(4.15±1.41)cm,(30.19±10.00) HU比(48.25 ±24.12)HU,(70.7±22.6)%比(137.0±86.6)%,t=-6.239、2.841、3.050,P=0.000、0.008、0.005].有脉管癌栓(12例)与无脉管癌栓(21例)患者的病灶直径及增强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86 ±2.35) cm比(4.93±1.79) cm,(70.0±19.9)%比(121.0±81.7)%,t=-4.025、2.074,P=0.000、0.046],而CT增强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78±11.71)HU比(43.62±22.63) HU,t=1.823,P=0.078].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T增强差值与包膜侵犯及脉管癌栓呈中度负相关(r=-0.593、-0.540,P=0.000、0.001);病灶直径与包膜侵犯呈明显正相关(r=0.781、P=0.000).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病灶直径、CT增强差值及增强率有所差异,病灶直径越大、增强差值越小意味着包膜侵犯及脉管癌栓.
- 陈自南孙云峰朱建英陈煜
- 关键词:腺癌透明细胞图像增强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CT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9年
- 精神分裂症为双重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病程缓慢、复发性、致残性等特点。目前具体病因不明,但多数患者伴有脑部结构器质性异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脑室扩大、脑回缩小、脑皮层萎缩、脑沟增深及脑部两侧结构不对称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从早期的智力正常、意识思维清晰,逐渐发展至出现感觉、思维、行为、情感以及精神活动等方面的异常,严重者可发展至精神残疾。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CT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的发生率、CT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至今仍存在争议。
- 熊敏荣顾国强孙云峰钟丽琴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CT特点脑萎缩精神障碍性疾病病因不明脑室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