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一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缺损
  • 3篇桥接
  • 3篇缺损
  • 3篇周围神经
  • 3篇周围神经缺损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带血管蒂筋膜...
  • 1篇雪旺氏细胞
  • 1篇血管蒂
  • 1篇遗传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标记
  • 1篇荧光标记法
  • 1篇右上腹
  • 1篇上腹
  • 1篇神经移植
  • 1篇胎儿
  • 1篇胎儿神经
  • 1篇切口

机构

  • 5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建一
  • 3篇黄群武
  • 3篇曾志诚
  • 3篇王炎之
  • 1篇易西南
  • 1篇陈胜湘
  • 1篇曹启林
  • 1篇帅建中
  • 1篇杨科球
  • 1篇伍汉文
  • 1篇沈立荣
  • 1篇伍校琼
  • 1篇罗志勇
  • 1篇刘远芳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局解手术...

年份

  • 2篇1998
  • 2篇1992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良Kocher氏切口—右上腹弧形切口的应用解剖
1992年
Kocher氏切口为肝胆手术优良切口,但因易损伤第8、9、10肋间神经而应用受限.为探索此切口的改进,对20例成年尸体(男11I、女9)作了以肋间神经走行部位为主的有关解剖学观测,提出了防止损伤肋间神经干的改良切口建议及临床应用要点,并结合临床初步实践,作了简要讨论.
王炎之黄群武张建一曹启林易德保李一忠沈立荣
关键词:肋间神经解剖学
带血管蒂筋膜瓣(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对20只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用邻近的带血管蒂筋膜瓣作了管状桥接。不同存活期组织学检查发现,管桥中及神经远侧残端均有再生纤维。逆行追踪和电生理学方法对再生纤维的功能检测证实,手术45天以后确有再生纤维通过管桥到达坐骨神经远端。荧光染料包埋于管桥远侧的神经断端后,相应脊髓节段的灰质前角及脊神经节中均发现有标记细胞。电生理测试再生纤维动作电位阳性;神经传导速度部分恢复。以上结果提示,带血管蒂筋膜瓣(管)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自体非神经桥接物供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之用,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王炎之张建一黄群武刘远芳曾志诚杨科球雷金屏罗志勇
关键词:血管蒂筋膜瓣桥接周围神经缺损
荧光标记法对骨骼肌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评价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用 Fluoro—gold 和 Fast Blue 两种荧光标记物,以 wistar 大鼠作为实验模型,切除6mm 坐骨神经,用骨骼肌修复神经缺损,用荧光示踪法进行检验,证明该技术是研究神经再生效果敏感可靠的检测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肌桥修复周围神经的连续性.
曾志诚黄群武张建一帅建中
关键词:周围神经荧光标记法
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 探讨自体雪旺氏细胞植入胎儿神经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寻找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材料。方法 用Wistar大鼠80只切断左侧大腿坐骨神经,造成15mm缺损,分别用自体神经(A组),液氮冷冻胎儿神经(B组),液氮冷冻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粗制品(C组)进行桥接。于术后4、12、24周取桥体、桥体远端坐骨神经,分别行电镜、光镜观察、图像分析和电生理检测,所得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 A组和C组间有髓纤维数目、无髓纤维数目、复合动作电位峰值恢复率、传导速度恢复率均无显著差异,两组神经再生效果相近,而B组的再生效果则不及A、C两组;B组与A组,B组与C组分别作两两比较,部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作者认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胎儿神经桥接周围神经缺损优于单纯胎儿神经桥接,是一种良好的替代自体神经的桥接物,有进一步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易西南曾志诚王炎之张建一伍校琼
关键词:胎儿神经雪旺氏细胞周围神经移植
遗传性掌指皮肤缺损两代三例报告
1998年
一、病例资料先证者女,32岁。双手10指先天性屈曲挛缩畸形。曾连生2胎,1男1女也患同类畸形。因又怀孕,于1997年3月9日来本科咨询宫内胎儿有无再度发生畸形的风险。先证者出生后即被发现其双手手指屈曲畸形,并伴平底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智力、发育、营...
陈胜湘张建一伍汉文
关键词:遗传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