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 作品数:20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市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招募暂缓献血者的体会
- 目的献血工作中有许多献血者由于各种原因被要求暂时延期献血,对这一献血人群做好招募服务工作,有利于将他们发展成合格的固定献血者,对保障充足的献血队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方法将暂缓原因分类,针对各类暂缓原因制定招募策略。结果心...
- 李萍季宝建
- 文献传递
- 采血工作中的献血宣传及服务
- <正>目的献血工作的好与坏和献血宣传工作的多与少是成正比的,献血宣传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采血工作中工作人员与献血者的面对面交流、宣传、服务,对献血工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直接会影响到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所以在街头采血工作中...
- 刘颖于萍李萍
- 文献传递
- 无偿献血后皮肤青紫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 陆灵李萍
- 大学生献血不足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不足量采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A组各高校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者;B组为同期大连市街头献血屋的无偿献血者。记录两组不足量采血的人数。同时记录大学生献血者初次与再次献血发生不足量的人数。结果 A组中不足量采血率为3.27‰,B组中不足量采血率为1.7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献血组初次献血不足量人数占3.91‰,再次献血不足量人数占1.5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不足量采血率明显高于街头献血屋的无偿献血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初次参加献血的大学生发生不足量采血的人数明显增加,初次与再次献血不足量人数有显著性差异。作者通过分析大学生不足量采血率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不足量献血的发生,既保护了无偿献血者,又降低了因采血量不足而造成的血液报废,保证血液质量。
- 李萍季宝建赵光显
- 关键词:大学生
- 外伤患者分离鲍氏不动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几年来外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对外伤患者分离的287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按NCCLS标准执行。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以普外科和骨科为主,伤口分泌物和脓液及痰液标本占为主;19种抗菌药物(以2009年药物敏感性为主)中CSL、IPM、MEM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为8.7%11.2%12.5%);CAZ、GEN、AMK、FEP、LVX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是31.9%37.4%22.0%28.6%33.9%);而其余的药物耐药率均>75.0%。近年来,出现了多药耐药株,特别是泛耐药株的出现值得重点关注。结论外伤患者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并出现了多药耐药株及泛耐药株。
- 季宝建李萍于小汇
- 健康征询在高校团体献血前的重要作用
- 田世媛李萍
- 心理干预在预防献血不良反应中应用的探讨
- 2012年
- 目的对献血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有效解除献血者心理障碍,达到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5月单日在采血车献血的750人设为对照组,以及同期双日献血的991人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一般交流方式,干预组采用灵活的个性化语言交流和服务方式,观察2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理干预方法可以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在本实验中干预组献血反应发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干预组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而这与献血量200ml或400ml无明显关系(P>0.05)。
- 李萍
- 关键词:献血不良反应心理干预方法献血量采血车献血过程心理应激反应
- 在献血屋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体会
- <正>机采血小板具有针对性强、输注后效果好、输血安全性高、不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源等诸多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需求量的逐年递增,为了有效地保证临床供血,如何招募固定血小板献血者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王明昊李萍吴元元
- 文献传递
- 无偿献血后皮肤青紫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 2012年
-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但是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局部皮肤青紫不良反应将会对他们再次献血增加心理压力。因此,分析皮肤青紫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轻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显得尤为必要。局部皮肤青紫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按压的方法不当,献血者按压部位不准确,按压力度不够,按压时间不够。2)护士穿刺方法不当,穿刺技术不当和盲目性穿刺。3)献血者对按压针眼不重视。4)献血后24h内上臂剧烈运动或提重物。
- 陆灵李萍
- 关键词:皮肤青紫按压时间献血过程按压方法采血者
- 献血反应与体位的关系初探
- <正>目的探讨不同献血体位与献血反应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随机分组将1124名献血者分成A、B2组,A组576人坐位献血,B组548人卧位或半卧位献血。结果 A组有28人发生献血反应,B组仅有1人发生献血反应,经统计学分析...
- 李萍隋融融吴运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