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经汉 作品数:8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国产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对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对比研究受试药国产厄贝沙坦片与对照药依那普利对20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厄贝沙坦使平均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23.6%%和 17.5%,依那普利分别下降 19.9%和 14.8%;两药总有效率分别为 91.2%和 81.7%,两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两药对心率均无明显影响。厄贝沙坦SBP和DBP的T:P分别为69.1%和78.5%,能有效持续地降低24小时血压。两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和 17.3%。厄贝沙坦出现 1例千咳,其发生率与依那普利有显著差异(分别为0.97%和 14.4%)。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与依那普利相似,耐受性优于后者,是较好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 龚培力 宋玉娥 陆再英 程龙献 张金枝 陈江斌 李建军 曹茂银 哈黛文 陈庆华 魏经汉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ST 段抬高、Ⅲ/Ⅱ>1对急性下后壁并右室梗塞的价值诊断 被引量:4 1991年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70例心电图分析显示:Ⅱ、Ⅲ导联 ST 段抬高均大于1mm,Ⅲ导联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STⅢ/Ⅱ>1),与国外尸检发现相似。右室梗塞29例中检出26例(89.66%),无右室梗塞41例中检出15例(36.59%),二组间 STⅢ/Ⅱ>1检出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故可作为急性下后壁并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之一,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66%、63.41%,阳性预告值为63.41%,假阳性率为36.59%。 杜复勇 张延荣 魏经汉 刘剑颖 韩世友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电图 右室梗塞 II导联R/Q比值与心电图恢复速度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 1990年 分析我院63例初发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MI)患者Ⅱ导联R/Q比与心电图恢复速度的关系及对AMI近期预后的意义。提示R/Q比值越大,心电图恢复越快,临床表现越轻。病后第12小时心电图恢复快的,以后恢复也迅速.R/Q比值及心电图恢复速度可作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指标。 楚翠霞 魏经汉 蔡新安 刘瑞云 魏太星 张延荣 窦桂芳 赵洛沙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PTFv_1与核素心血池显象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994年 作86例冠心病患者PTFv_1与核素心血地显象所测左心功能的有关参数对照分析,结果:(1)一0. 03mm·s 赵洛沙 魏经汉 张延荣 魏太星 楚翠霞关键词:冠心病 心脏功能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胸前导联ST段压低意义的探讨 1993年 分析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心律失常及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者ⅡⅢ°AVB显著高于ST段压低<1mm者;前、后者核素心血池显象分别为LVEF47.61±6.65i对64.45±7.75,PER2.40±0.34对3.63±0.65、PFR2.08±0.29对2.62±0.26、LAT58.71±16.84对80.17±13.15、ZNF—AP46.57±17.49对74.0±11.12,有显著差异.提示ALMI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梗塞范围大,并发症多。 赵洛沙 魏经汉 金小峰 魏太星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左心功能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联合升压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6例报道 2001年 目的 为探讨激光打孔联合适当升压从而提高激光孔道血流量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本文 6例严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Braunwadd评分 7分 4人 ,8分 2人 ,冠造发现多支冠脉严重病变 4例 ,弥漫血管病变 2例 ,不适合PTCA拒绝搭桥术 ,经同意在冠脉造影术后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PTMR) ,术后通过适当提高血压的办法提高灌注区 ,通过多项指标观察来评价重建血管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作用。选择前壁及高外侧壁进行激光打孔 ,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升压组给高盐饮食 ,麻黄素滴鼻与口服 ,血压升高 10 %~ 2 0 % ,未升压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由 3~ 5次 /2 4h ,减少为 1~ 3次 /月 ,升压组基本上停止发作 ,对照组仍有发作 ,时间缩短 ,未超过 5min ,次数明显减少 ,Braunwadd评分 ,3分、4分 ,加压组运动耐量由术前 (2 80± 30 )s增加到术后 (46 0± 40 )s,对照组升高 (380± 35 )s,两组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1) ,心电图显示ST段由压低 2mm以下 ,恢复至 1mm内 ,升压组 2例完全恢复正常 ;M型超声示狭窄血管支配区域活动增强 ;EF值 :升压组 (18± 6 ) % ,对照组升高 (12± 4) % (P <0 0 1) ;左心显影心肌染色显示术后造影较局限 ,密度较高 ,于第 12周显示面积增大 ,升压组比对照组? 韩劲草 王伟 魏经汉关键词: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不稳定心绞痛 心房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1997年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迷宫式射频消融心房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史3.3±2.7年,左心房直径34.7±5.3mm,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在瓣膜置换或分离术后继续在开胸状态下分别环形消融左右心耳根部及其间横窦、上下腔静脉之间及右房前壁和冠状窦。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平均射频消融加瓣膜手术时间为3.0±0.7小时。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发生心房穿孔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随访12~20个月,除1例患者于第8个月恢复房颤外,余均维持窦性心律。结论:本方法可以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刘小青 董建增 魏经汉 魏经汉 魏太星关键词:射频消融 瓣膜置换术 心脏病 心房颤动 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1浓度的变化 2000年 目的 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浓度的变化。方法 将 2 4h以内有绞痛发作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14例 (SAP组 )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16例 (UAP组 ) ;以发病在 2 4h以内的 35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 )及 2 0例正常人 (NC组 )作对比 ,血浆ET 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 SAP组与UAP组患者血浆ET 1浓度 (1.76± 0 .5 7pg/ml与 1.87± 0 .40pg/ml)与NC组 (1.6 0± 0 .43pg/ml)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而AMI组患者血浆ET 1浓度 (2 .77± 0 .45pg/ml)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结论 心绞痛患者在发病 2 4h以内血浆ET 1浓度不高。 杨喜山 李素芳 魏经汉 魏太星关键词:心绞痛 心肌梗塞 内皮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