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昊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牙周
  • 11篇牙周炎
  • 5篇龈下
  • 4篇龈下菌斑
  • 4篇纤维
  • 4篇慢性
  • 4篇慢性牙周炎
  • 4篇免疫荧光法
  • 4篇菌斑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间接免疫荧光...
  • 3篇CO
  • 3篇超声
  • 2篇牙周翻瓣术
  • 2篇牙周膜
  • 2篇荧光
  • 2篇人牙
  • 2篇数据库
  • 2篇听力状况

机构

  • 12篇武汉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湖北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武汉大学附属...
  • 2篇教育部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作者

  • 19篇谢昊
  • 3篇杨霖
  • 3篇任铁冠
  • 2篇李成章
  • 2篇张华湘
  • 2篇陈力
  • 1篇朱李微
  • 1篇向晓明
  • 1篇王岩
  • 1篇陈晨
  • 1篇陈晨
  • 1篇徐萌
  • 1篇刘建国
  • 1篇巩丹丹
  • 1篇黄志强
  • 1篇袁亚娣
  • 1篇覃文
  • 1篇郭小斌
  • 1篇李五一
  • 1篇李言凤

传媒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口...
  • 2篇中南药学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周韧带细胞与成体干细胞被引量:4
2005年
成体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人们陆续在多种组织中找出了成体干细胞。但是牙周韧带中成体干细胞及其与牙周韧带细胞的关系,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将对该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刘琼谢昊
关键词:牙周韧带细胞成体干细胞细胞分化
牙周炎基础治疗对咬合力和牙周状况影响的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CP)牙周状况和最大咬合力的影响。方法 重度CP病例27例,每病例双侧磨牙各选择一患牙(初诊患牙牙周袋≥5mm,牙松动度≤Ⅱ度),随机分为龈上洁治组(S组)和根面平整组(P组)。S组患牙给予龈上洁治、碘氧液冲洗疗法;P组患牙予以龈上洁治、根面平整和碘氧液冲洗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测定息牙的咬合力值、龈炎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结果 ①P组治疗后1、3、6个月,最大咬合力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S组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10)。②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咬合力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6个月,P组的咬合力显著高于S组(P<0.01);③治疗后3、6个月,P组的GI值、PD值显著低于S组(P<0.001)。结论 洁治、根面平整治疗对于CP患牙的最大咬合力、GI、PD的改善是持续性的,较龈上洁治有显著性差异。
黄志强谢昊李成章任铁冠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CP
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牙周炎龈下菌斑中嗜CO<,2>噬纤维菌的快速鉴定及其与细菌培养法的对比性研究
谢昊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牙周炎龈下菌斑纤维细菌培养法
免疫荧光法对牙周炎龈下菌斑中嗜CO_2噬纤维菌的快速鉴定
1993年
作者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法)对34例成人干周炎患者(AP)的龈下菌斑标本和40例健康对照者(H)口腔龈缝菌斑标本中的黄褐嗜CO_2噬纤维菌(C.ochracea)和生痰嗜CO_2噬纤维菌(C.sputigena)进行了快速鉴定,同时用KV选择培养基对标本中的嗜CO_2噬纤维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85.1%,C.sputigena在AP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组(P<0.05)。结果提示:C.sputigena与AP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IF法是对龈下菌斑中C.ochracea和C.sputigena快速鉴定的良好方法。
谢昊杨霖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成人牙周炎
牙周膜细胞分化相关因子Scleraxis的研究进展
2008年
Scleraxis是与中胚层发育和分化有关的转录因子,自1995年被发现以来,对其研究基本上局限于胚胎发育方面。牙周组织起源于外胚间充质,属于中胚层来源。因此,人们对Scleraxis在牙周组织中的作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发现Scleraxis是与牙周膜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子。下面就Scleraxis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袁亚娣谢昊
关键词:牙周膜细胞分化SCLERAXIS转录因子
超声系统治疗与牙周翻瓣术的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比较Vector超声系统治疗和牙周翻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1年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其口内的单根牙及多根牙都存在牙周探诊深度5~7 mm的位点,随机分为3组各10例患者,Vector超声系统治疗组进行Vector超声治疗、牙周翻瓣术组进行改良Widman翻瓣术、常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组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记录治疗结束1 d后的疼痛程度,并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Florida探针系统检查记录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牙龈退缩(GR)、临床附着丧失(CAL),并比较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1 d的疼痛程度评价,Vector超声系统治疗组最低2.2,牙周翻瓣术组最高为6.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单根牙,3组在治疗后的3、6、12个月PD、GR、BOP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的第12个月,Vector超声系统治疗组和牙周翻瓣术组PD改善相同,且该组的GR和CAL低于牙周翻瓣术组和常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组。对于多根牙,治疗后3、6个月,3组PD较治疗前有改善,GR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翻瓣术组和Vector超声系统治疗组的CAL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12个月只有翻瓣术组的PD、CAL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3组的GR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3组的BOP阳性率在治疗后的3、6、12个月,翻瓣术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另两组则在治疗后的12个月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础治疗后3个月,仍存在5~7 mm牙周袋位点的单根牙,采用Vector超声系统进行治疗的患者,1年后的疗效优于牙周翻瓣术;而对于多根牙,Vector超声系统治疗的效果不及牙周翻瓣手术的效果。
刘琼谢昊孙江
关键词:翻瓣术慢性牙周炎
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类牙周膜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牙周膜干细胞克隆筛选,获得单细胞克隆来源细胞,检测其克隆形成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牙周膜干细胞的组织来源及生物学特性。结果有限稀释法获得的牙周膜干细胞克隆株呈簇状生长,排列紧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较小,排列形成紧密的团块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波形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早期间充质干细胞的标志物STRO-1荧光染色显示细胞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表达阳性。结论牙周膜中存在具有高增殖能力的干细胞,克隆化分离培养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具有强克隆形成能力,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和生物学特性。
李五一谢昊刘建国徐萌
关键词:牙周病学牙周膜干细胞人牙周膜干细胞
中性多形核白细胞IgG Fc受体与牙周炎
2002年
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对牙周病原菌的吞噬作用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受其细胞膜表面IgGFc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本文就Fcγ受体的分子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表型/基因型的检测方法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作一综述。
张华湘谢昊任铁冠
关键词:FCΓ受体牙周炎
免疫荧光法对牙周炎龈下菌斑中CO_2噬纤维菌的快速鉴定
1992年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4例成年人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标本和40例健康对照者口腔龈缝菌斑标本中的黄褐 CO_2噬纤维菌和生痰 CO_2噬纤维菌进行了快速鉴定,同时用 KV 选择培养基对标本中的 CO_2噬纤维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85.1%,生痰 CO_2噬纤维菌在成年人牙周炎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果提示:生痰 CO_2噬纤维菌与成年人牙周炎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间接免疫荧光法是对照下菌斑中黄褐 CO_2噬纤维菌和生痰 CO_2噬纤维菌快速鉴定的良好方法。
谢昊杨霖王景洁
关键词:牙周炎二氧化碳
用免疫荧光法快速鉴定牙周炎龈下菌斑中的嗜CO_2噬纤维菌
1992年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法)对34例成年人牙周炎患者(AP)的龈下菌斑和40例健康对照者(H)龈缝菌斑中的黄褐嗜CO_2噬纤维菌(C.ochracea Co)和生痰嗜CO_2噬纤维菌(C.spudgena Cs)进行快速鉴定,并用KV选择培养基对标本中的嗜CO_2噬纤维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两法符合率为85.1%,Cs在AP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组(P<0.05)。提示:Cs与AP的发病有一定关系,IF法快速鉴定龈下菌斑中Co和Cs是良好的方法。
谢昊杨霖王景洁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菌斑牙周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