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KH-1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种植瘤模型的建立
- 2023年
- 目的建立SKH-1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皮下移植瘤和肺转移瘤模型。方法取SKH-1小鼠、C57BL/6小鼠各7只,于背部皮下接种5×106 B16F10细胞,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每3天用精密游标卡尺测量瘤体,计算肿瘤体积。肿瘤的长径>15 mm或出现恶病质或溃疡时判定为伦理学死亡。取5只SKH-1小鼠尾静脉注射5×106 B16F10细胞,观察小鼠的活动度、营养状态和生存时间,观察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并称量肺质量,对所有小鼠肺部行组织病理检查。实验重复3次。结果SKH-1小鼠在皮下接种后第6天接种部位皮肤开始出现黑点,渐发展为圆形黑色结节,直至肿瘤破溃、出血、死亡,伦理学死亡时间20~33 d。C57BL/6小鼠皮下接种第4天开始出现2~3 mm黑色小结节,发生伦理学死亡的时间为12~18 d。SKH-1小鼠第1~3次实验生存时间分别为(26.57±4.03)、(27.86±4.53)、(27.43±5.32)d,差异无统计学意(F=0.14,P=0.87);第27天时肿瘤体积分别为(1367.9±150.2)、(1452.0±50.1)、(1490.3±69.0)m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P=0.46)。SKH-1小鼠尾静脉注射后第25天开始出现活动度减少、厌食等表现,第31天开始出现呆滞、消瘦、腹水、死亡等,伦理学死亡时间31~40 d;解剖后肺部见多处黑色结节,第1~3次实验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34.2±2.58)、(36.4±2.60)、(34.8±2.38)d,差异无统计学意(F=1.01,P=0.39);小鼠肺部质量(156.1±18.5)、(164.0±19.6)、(172.0±17.2)mg,差异无统计学意(F=3.18,P=0.72)。所有小鼠全部成瘤,皮下肿物及肺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黑素瘤。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SKH-1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皮下移植瘤和肺转移瘤模型,具有成瘤率高、成瘤稳定的特点。
- 张付贺石磊罗敏刘沛范晴王秀丽
- 关键词:小鼠无毛小鼠近交C57BL肿瘤模型
- 纳米光敏剂介导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安全性与疗效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新型纳米光敏剂介导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研究发展迅速,但其安全性及疗效评价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本文从体外细胞及在体动物两个水平综述了近年来纳米光敏剂介导光动力治疗皮肤肿瘤的安全性与疗效的研究进展,包括肿瘤靶向、细胞增殖活性、动物模型肿瘤抑制率、组织病理学、光动力效应评价等方面,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加强纳米光敏剂研发中安全性及疗效评价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促进其临床转化。
- 刘沛石磊张海艳王秀丽
- 关键词:皮肤肿瘤光动力疗法纳米疗效
- Au_(25)(Capt)_(18)纳米簇介导近红外光触发光热-光动力抗皮肤鳞状细胞癌体外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构建Au_(25)(Capt)_(18)纳米簇介导近红外光触发光热-光动力治疗体系,并研究其对皮肤鳞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一锅法制备Au_(25)(Capt)_(18)纳米簇,透射电镜表征Au_(25)(Capt)_(18)的粒径、分散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检测Au_(25)(Capt)_(18)发光性能。以紫外线诱导成瘤的SKH-1皮肤鳞癌小鼠的原代鳞癌细胞为研究对象,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Au_(25)(Capt)_(18)对鳞癌原代细胞的毒性。将小鼠鳞癌原代细胞分为光热-光动力治疗组、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给予相应处理,24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各组处理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热成像仪监测细胞温度变化评价光热效应,SOSGR单线态氧指示剂检测单线态氧产出量评价光动力效应。结果合成的Au_(25)(Capt)_(18)纳米簇,粒径2~3nm,分散均匀,在近红外光区域有强吸收。Au_(25)(Capt)_(18)在Au浓度范围为0~80μg/m L时对小鼠皮肤鳞癌原代细胞无毒;各组相应处理后,光热-光动力治疗组细胞存活率为(44.30±9.30)%,显著低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P均<0.01)。光热-光动力治疗组照光后细胞温度可达(43.43±1.17)℃,显著高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P均<0.01)。光热-光动力治疗组照光后细胞单线态氧荧光强度与空白组相比的相对值为(3.03±0.48),显著高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P均<0.01)。结论 808nm激光照射Au_(25)(Capt)_(18)可同时产生光热和光动力效应,对皮肤鳞癌原代细胞具有安全有效的增殖抑制作用。
- 刘沛刘沛石磊张海艳文龙杨维涛余佳霓王秀丽王秀丽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近红外光光热治疗
- 梅花针叩刺增强咪喹莫特治疗SKH-1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评估咪喹莫特联合梅花针治疗SKH-1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的疗效,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紫外线诱导成瘤的40只SKH-1皮肤鳞癌小鼠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无处理;梅花针组:每天梅花针叩刺所有瘤体1次;咪喹莫特组:每天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1次,剂量为1.2 g/kg;联合组:先梅花针叩刺所有瘤体,止血后再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1次,剂量同前。各组小鼠连续治疗30 d。每日观察并拍照记录各组小鼠肿瘤形态学变化,每3 d测量1次瘤体大小,比较4组瘤体体积变化及小鼠生存率变化。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瘤体,比较4组瘤体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瘤体内干扰素(IFN)-α、IFN-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12 mRNA表达。结果 联合组小鼠背部瘤体生长缓慢,部分小的瘤体有消退现象;对照组、梅花针组和咪喹莫特组瘤体一直在增长,但梅花针组、咪喹莫特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慢。治疗前,4组小鼠瘤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90,P 〉 0.05)。治疗24 d后,4组小鼠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16,P 〈 0.05),LSD-t检验示,联合组瘤体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Log-rank检验,4组小鼠生存率曲线分布不同(χ2 = 8.32,P 〈 0.05),联合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χ2 = 4.62,P = 0.03),而梅花针组、咪喹莫特组与对照组、联合组比较,小鼠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梅花针组细胞异形性明显,排列密集,可见大量的肿瘤细胞,部分可见角化珠,咪喹莫特组肿瘤细胞少许死亡;联合组肿瘤细胞大量死亡,核异形不明显,角化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联合组IFN-α、IFN-β、IL-12、IL-1
- 张付贺石磊罗敏刘沛周忠霞张国龙王秀丽
- 关键词:梅花针疗法小鼠咪喹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