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小帅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毫米波
  • 5篇合成器
  • 4篇功率放大
  • 4篇功率放大器
  • 4篇放大器
  • 3篇内匹配
  • 3篇功率合成
  • 3篇固态功率放大...
  • 3篇大功率
  • 2篇低气压
  • 2篇微带
  • 2篇绝缘
  • 2篇绝缘子
  • 2篇壳体
  • 2篇击穿
  • 2篇击穿场强
  • 2篇功分
  • 2篇功分器
  • 2篇功率器件
  • 2篇发射机

机构

  • 19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20篇吴小帅
  • 6篇祁云飞
  • 2篇杨瑞霞
  • 2篇杨克武
  • 2篇马晓华
  • 2篇何大伟
  • 2篇潘海波
  • 2篇张丽
  • 2篇王贵德
  • 2篇张强
  • 1篇阎德立
  • 1篇邱旭
  • 1篇陈宏江
  • 1篇刘岳巍
  • 1篇高金环
  • 1篇贾科进
  • 1篇马战刚
  • 1篇边国辉
  • 1篇聂胜来
  • 1篇方一波

传媒

  • 5篇半导体技术
  • 4篇电子科技
  • 2篇舰船电子对抗
  • 1篇Journa...
  • 1篇电子器件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中国电子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制造微波多芯片组件的LTCC技术被引量:10
2008年
低温共烧陶瓷(LTCC)是实现微波多芯片组件(MMCM)的一种理想的组装技术,具有高集成密度、多种电路功能和高可靠性等技术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应用于微波组件的LTCC技术发展现状,概述了LTCC的制造工艺流程,分析了其关键工艺难点,对LTCC基板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讨论了埋层电阻的设计和微带线和带状线间的垂直微波互联的方式。利用LTCC技术研制的微波多芯片组件,在现代雷达和通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边国辉方一波吴小帅
关键词:低温共烧陶瓷通孔埋层电阻
13.7~14.5GHz内匹配型GaAs大功率器件
2007年
经过对器件结构、钝化等工艺的改进,成功研制出总栅宽为19.2mm的GaAs功率HFET.两管芯合成的内匹配器件,当Vds=9V,输入功率Pin=35dBm时,在f=13.7~14.5GHz频段内,输出功率Po〉42dBm(15.8W),功率增益Gp〉7dB,功率附加效率PAE〉35%,两管芯合成效率大于90%,其中在14.3GHz频率点,输出功率达到42.54dBm(17.9W),增益7.54dB.
吴小帅杨瑞霞阎德立刘岳巍贾科进何大伟杨克武
关键词:内匹配HFET功率合成
关于脉冲功率放大器脉宽和占空比的测量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脉冲功率放大器对脉宽和占空比的测量需求,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关于脉冲脉宽和占空比的测量方法。利用单片机C8051F121数字外设PCA采集和记录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到来的时间,经过计算获得当前脉冲的脉宽和占空比。试验数据说明该方法能够测量的最小脉冲周期为1μs,最小脉宽为400 ns。利用该方法进行测量误差小、成本低、结果可靠,且方便灵活,易于实现。
吴小帅
关键词:脉冲占空比单片机
毫米波超宽带合成器的研究
2016年
首先介绍了功率合成技术,指出合成效率是衡量合成效果的关键指标;其次,对影响合成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电路插入损耗、幅度差和相位差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工作在26.5~40GHz频率范围内,带宽为13.5GHz的超宽带八路功率合成器,然后利用CST软件对该合成结构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达到预期效果,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潘海波张丽吴小帅
关键词:毫米波超宽带
Ka波段一体化收发信机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Ka波段一体化收发信机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电路,它对整个系统的噪声系数,灵敏度等关键指标起决定性作用。文中对Ka波段一体化收发信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整机功能实现框图,分析了接收通道单元、本振单元、发射通道单元和电源控制单元共4个单元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Ka波段一体化收发信机接收机噪声系数≤2.2 dB、增益≥60 dB、输入输出驻波、相位噪声杂散、镜像抑制等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发射机1 dB压缩点功率≥30 dBm,增益≥50 dB,三阶交调,杂波抑制等均满足实用技术要求,并根据测试结果对Ka波段一体化收发信机的部分技术指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方案。
吴小帅王贵德马战刚
关键词:接收机发射机
S波段微型直接变频发射机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小型化、低功耗、多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基于正交调制的直接正交上变频DQUC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介绍了DQUC的设计技术,通过对直接变频电路结构布局和参数进行优化,减小了本振泄漏和幅度不平衡度,提高了相位精度。设计并研制了S波段直接正交变频发射机的本振源,相噪低、稳定度高,100kHz处相噪为-100dBc/Hz。对发射机放大部分的阻抗匹配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研制出的S波段微型直接变频发射机输出功率0.4W,体积为35mm×30mm×6mm,重量仅10g,适合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和微小型电子系统。
张强吴小帅
关键词:本振源相位噪声阻抗匹配发射机
毫米波固态功率放大器的高效合成器被引量:7
2012年
介绍了毫米波固态功率放大器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的2×2鳍线叠层式毫米波宽带功率合成结构,利用三维电磁场软件HFSS建模仿真,在32~36 GHz带内回波损耗小于-20 dB,插入损耗小于0.1 dB,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据此研制出10 W功率模块。并设计了低损耗八合一空间波导合成器,实测带内回波损耗小于-20 dB,插入损耗小于0.25 dB,最终研制出在32~36 GHz内输出功率大于70 W的饱和脉冲固态功率放大器,合成效率为87%以上,合成效率较高。
王贵德吴小帅祁云飞
关键词:毫米波鳍线插入损耗功率合成
W波段20W固态合成功放的研究
2023年
根据毫米波固态功放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W波段的八路波导E面T型合成器,附带有两路功分器、阶梯式弯波导和三路分支电桥等多种结构。设计结果表明,在93 GHz~96 GHz,端口处回波损耗均小于-23 dB,频带内信号插损小于0.18 dB,幅度不平衡度小于0.25 dB,相位差(180±0.74)°。基于背靠背模型进行了实物测试,八路合成网络损耗小于1.2 dB,合成效率达到85%。与传统功率合成器相比,八路功率合成网络的合成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被应用到固态功放上后,93 GHz~96 GHz频带内,测得饱和输出功率20 W~24 W,线性增益大于48 dB。
吴小帅吴小帅
关键词:W波段低损耗
基于毫米波的奇数波导功率合成器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首先介绍了N路功分器的原理,以三路功分器为例,进行建模仿真。然后并加工成实物,针对实物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最后,将2个三路功分器进行背靠背连接构成合成器,对该合成器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满意,达到良好的合成效果。这种合成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只能对2n路功放单元合成的局限,为日后的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潘海波张丽吴小帅
关键词:毫米波奇数合成器
脊波导功分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脊波导功分器。该脊波导功分器包括:第一级脊波导功分器、第二级脊波导功分器和脊波导‑微带探针转换结构;第一级脊波导功分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第二级脊波导功分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脊波导...
吴小帅陈昱宇祁云飞刘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