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聪慧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朐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椎体
  • 4篇椎体成形
  • 4篇椎体成形术
  • 4篇骨折
  • 4篇成形术
  • 3篇椎体压缩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推注
  • 2篇椎体成形术治...
  • 2篇椎体压缩性
  • 2篇椎体压缩性骨...
  • 2篇骨水泥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机构

  • 8篇临朐县人民医...
  • 3篇滨州医学院
  • 3篇复旦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作者

  • 8篇任聪慧
  • 5篇贾宝欣
  • 3篇王亭
  • 3篇刘爱国
  • 2篇高晓强
  • 2篇李文银
  • 1篇尹爱斌
  • 1篇赵凤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32例,根据其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组478例,联合组45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测定,同时描绘ROC曲线,观察上述因子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和联合组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冠心病组比较,联合组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298.45±41.80)mg/L vs(220.80±28.48)mg/L,(23.20±3.25)μmol/L vs(15.09±3.68)μmol/L,(1.67±0.15)mg/L vs(1.39±0.18)mg/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动脉硬化指数与TC、TG、LDL、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P<0.01)。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指标。且联合检测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均优于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单项指标检测。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对血清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的联合检测,评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指导预后及治疗。
任聪慧孙经武刘成洲郎军涛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高半胱氨酸氧化性应激
骨水泥2次推注与一次性推注完成在降低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风险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对骨折线累及椎体边缘的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骨水泥2次推注与一次性推注完成在降低骨水泥渗漏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行PVP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CT均显示骨折线累及椎体前壁或上下终板,根据骨水泥推注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骨水泥一次性推注完成者纳入对照组,骨水泥分2次完成推注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同术前相比,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存在椎体前壁或终板破裂的OVCFs患者行PVP治疗时,采用骨水泥2次推注的方式可明显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刘成洲贾宝欣高晓强李文银刘爱国任聪慧王亭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158例因OVCFs行PV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等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追踪随访,观察PVP术后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1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5分钟,平均用时为(51.46±8.58)分钟;骨水泥用量2.5-6.5ml,平均推注量为(3.77±1.49)ml;骨水泥泄露6例。在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中,发生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17例。其中,PVP术后1-3个月发生9例,4-6个月4例,7-9个月2例,10-12个月2例。通过比较发现1-3个月发生再骨折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骨折史、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是PVP术后再骨折风险因素(P<0.05)。结论:0VCFs患者行PVP治疗后的前3个月,是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骨折的高发期,临床上应对高龄、骨质疏松等高危患者进行腰围、支具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PV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
刘成洲贾宝欣尹爱斌刘爱国任聪慧王亭
关键词:椎体成形骨质疏松
精准医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个体化给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入选PCI后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且疗程在3个月左右的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快代谢组、中代谢组和低代谢组,并给予个体化干预治疗。快代谢组继续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中代谢组将氯吡格雷调整为1.5倍剂量;低代谢组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组将氯吡格雷调整为2倍剂量,替格瑞洛组将氯吡格雷改换为替格瑞洛(90 mg、2次/d)。检测各组个体化干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干预治疗后的出血事件。结果:各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比较,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为快代谢组<中代谢组<低代谢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治疗后,中代谢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低代谢组中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与干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干预治疗后快代谢组、中代谢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代谢组中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快/中代谢组,氯吡格雷组仍明显高于快/中代谢组(P均<0.05)。干预治疗后,中代谢组、低代谢组与快代谢组比较出血风险均未增加(P均<0.05)。结论: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个体化给药,可提高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对于CYP2C19基因型为低代谢型的患者建议改用替格瑞洛治疗。
任聪慧孙经武刘成洲郎军涛
关键词:基因检测氯吡格雷
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因外伤致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碎骨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同意术中使用人工骨膜修复材料进行分组研究,未使用者纳入对照组(n=54),使用骨膜修复材料者纳入观察组(n=66)。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复查X线,进行为期1年的持续随访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患者应用人工骨膜修复材可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减少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
刘成洲王鹏张海波任聪慧贾宝欣
关键词:骨折延迟愈合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可以与脑钠肽(BNP)一样作为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并分析其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慢性心衰患者266例临床资料,另选取健康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探讨血清白蛋白、BN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Ⅱ、Ⅲ、Ⅳ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LVMI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LVMI呈负相关(r=-0.352,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可成为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左室质量指数有关,可作为判断慢性心衰左室重构的指标,可指导心衰的诊断及治疗。
赵凤任聪慧刘成洲
关键词:白蛋白心室重构脑钠肽射血分数
OVCFs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315例因胸腰椎OVCFs行PV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男114例,女201例;年龄65~89岁,平均(76.97±4.92)岁;单椎体骨折216例,双椎体骨折85例,三椎体骨折14例。对患者行PVP治疗,术后追踪1年,观察患者术后1年内邻近椎体骨折情况,将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骨折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Cobb角、是否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风险因素。结果经过1年的追踪随访,315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12.4%。其中术后3个月内骨折者23例,术后4~6个月骨折者11例,术后7~12个月骨折者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椎体骨折史、骨水泥渗漏、术后Cobb角偏大、骨密度T值偏低及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为PVP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风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OVCFs患者行PVP治疗后的前6个月是邻近椎体骨折的高发期,对于存在多种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相应的防护对预防邻近椎体骨折有重要意义。
刘成洲贾宝欣任聪慧王亭郎军涛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靶向封填及二次推注技术的临床应用
2023年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高粘度骨水泥靶向封填、低粘度骨水泥二次推注技术在骨折线累及椎体边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筛选对象,通过相关标准及进一步CT检查筛选出56例存在骨折线累及椎体前壁或上下终板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67~89(76.58±9.68)岁;56例患者术中均进行了骨水泥二次推注。首次推注仅用少量高粘度骨水泥对椎体边缘裂口进行靶向封填,二次推注时应用低粘度骨水泥均匀注满椎体。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41±10.30)min,骨水泥注入量(3.64±1.29)ml;56例病例获得了3个月以上随访。术前VAS为(7.21±2.41)分,术后3 d降低为(2.81±0.97)分(P<0.05)。56例患者中2例(3.57%)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例向椎旁静脉渗漏,1例在封堵椎体裂口时通过裂口向椎旁轻度渗漏,2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在椎体成形术中对于存在椎体前壁或终板破裂者,可采用高粘度骨水泥靶向封填、低粘度骨水泥二次推注技术以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刘成洲贾宝欣高晓强李文银刘爱国任聪慧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