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学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郎格罕细胞
  • 4篇附睾
  • 3篇电镜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组织化学研究
  • 2篇二醇
  • 2篇表皮
  • 2篇表皮郎格罕细...
  • 2篇丙醇
  • 2篇丙二醇
  • 2篇病毒
  • 2篇大鼠附睾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胆脂瘤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镜研究

机构

  • 11篇湖北医学院
  • 2篇福建医学院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作者

  • 11篇姚学军
  • 10篇陈敏诲
  • 5篇张俊英
  • 4篇雷森林
  • 4篇陈红斌
  • 4篇方萍
  • 2篇刘薇茜
  • 2篇陈保平
  • 1篇向近敏
  • 1篇金康业
  • 1篇刘超凡
  • 1篇梁浩麟
  • 1篇朱光奇
  • 1篇杨明瑞
  • 1篇朱宝莲
  • 1篇吴仁敏
  • 1篇王国荣
  • 1篇陈晓
  • 1篇陈晓
  • 1篇胡丽萍

传媒

  • 4篇湖北医学院学...
  • 3篇解剖学报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福建医学院学...
  • 1篇第五次全国电...

年份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5
  • 1篇1984
  • 1篇198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射电镜对中耳胆脂瘤超微结构的观察
1991年
本文对6例中耳胆脂瘤标本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胆脂瘤的复层鳞状上皮无论是细胞层次和形态结构,还是在细胞间的连接方式上均酷似皮肤表皮;胆脂瘤基质的上皮近乎“由外耳道上皮迁入”;LC_3在其基质中积聚可能与胆脂瘤的发生、慢性炎症的存在以及骨质的破坏和吸收有关。
金康业钱有光姚学军张蔚英
关键词:胆脂瘤超微结构中耳郎格罕细胞
郎格罕细胞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实验用接种单纯疱疹病毒方法,诱发豚鼠皮肤及唇粘膜疱疹,动态观察接种区疱疹发生及郎格罕细胞 (LC) 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病毒后2~3天,皮肤或唇粘膜即发生疱疹,前音散在出现,持续3~5天;后者成群发生,持续5一8天。皮肤病灶内 LC 数目明显减少,而唇粘膜接种部位内树枝状、ATPase(+)LC 完全消失。病灶周围皮肤或粘膜 LC 随之向病灶迁移,聚集在形成疱疹的部位。至疱疹消失,LC 数目复原。由此提示,在病毒感染早期,LC 可能具有类似巨噬细胞的功能。
戴若平姚学军陈敏诲陈晓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郎格罕细胞抗病毒
紫外线照射对豚鼠表皮郎格罕细胞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1989年
本文采用 ATP 酶染色法,连续、动态观察紫外线照射后豚鼠表皮内郎格罕细胞(LC)的密度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波长200~400nm,剂量422.4~1689.6mJ/cm^3紫外线照射豚鼠皮肤后,局部 LC 密度明昴降低(P<0.01),细胞数目较照射前减少28~51%。细胞突起减少、变短、部分细胞变圆,体积增大,胞浆呈空泡状。皮肤冰冻切片(H—E)见表皮增厚,表层细胞角化明显。停止照射后8d,郎格罕细胞密度及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文中对紫外线照射使表皮内郎格罕细胞数目减少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戴若平姚学军陈敏诲雷森林方萍梁浩林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紫外线表皮
黑线姬鼠肺泡Ⅱ型细胞及表面活性物质的电镜观察
1984年
本文对经免疫荧光证明为流行性出血热抗原阳性的黑线姬鼠肺泡Ⅱ型细胞及表面活性物质进行了电镜观察。以抗原阴性的黑线姬鼠,实验室的大、小白鼠的肺组织作为对照。在上述所有的肺组织的肺泡腔面,均可发现髓膜样结构及指纹状结构。后者由髓管组成,其横断面呈晶格状,类似病毒颗粒,与Lee在1978年报道的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样颗粒,几乎一致。本研究描述了由髓膜样结构发展为指纹状结构及肺泡Ⅱ型细胞中,多板层小体发展为髓膜样结构的过程。在肺泡Ⅱ型细胞中尚观察到由线粒体发展为多板层小体的多种过渡形态。
陈敏诲姚学军梁浩粦陈保平雷森林向近敏朱宝莲杨明瑞朱光奇
关键词:板层小体表面性质黑线姬鼠电镜观察
雄性抗生育剂α-氯丙二醇对大鼠附睾作用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通过给雄性 Sprague Dawley 成年大鼠(体重280~320g)α-氯丙二醇(20mg/kg/日)使其不孕的同时进行了附睾的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于停药后1~21天,附睾头、体部的 ACP 活性增高,而 PAS 反应减弱,RNA 含量减少;附睾尾及附睾精子未见此种变化。停药21天后上述变化都逐渐恢复正常,结果提示,α-氯丙二醇干扰大鼠附睾头及体部的上皮细胞的生理代谢。α-氯丙二醇引起的抗生育作用,可能由于精子在附睾进一步成熟的适宜微环境受到破坏,从而使精子丧失受精能力。
李腾珊陈敏诲张俊英刘薇茜陈红斌张蔚英姚学军
关键词:附睾组织化学
3-氯丙二醇及2,3-氧丙醇合并给药对大鼠附睾、肝、肾超微结构的影响
1985年
以每日5mg/kg的3-氯丙二醇及75mg/kg的2,3-氧丙醇同时给大鼠灌胃,连续给药2天后停药8天,共10天为一疗程。观察了3,6,9疗程结束时,附睾起始部主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及附睾管起始部的精子和肝脏、肾脏的超微结构。发现在3、6疗程末,附睾主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变窄,大泡皱缩。在6疗程末,细胞表面的吞饮小泡和静纤毛减少。仅在3疗程见到粗面内质网扩张。9疗程的超微结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区别。结果提示,每一疗程药物引起的附睾主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在多数动物是可恢复的。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动物于疗程之末,尚未完全恢复。在第6疗程末的肝脏,有部分肝细胞滑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体积缩小,基质电子密度增高。这些变化可能是一种轻度的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在3,9疗程均未发现,说明它与疗程长短不呈平行关系。肾尿细管上皮细胞及附睾起始部精子的超微结构,无可见改变。这一结果为阐明3-氯丙二醇及2,3-氧丙醇合并用药的抗生育作用,及对有关内脏的毒性作用,提供了形态学的依据。
陈敏诲姚学军梁浩粦方萍张俊英李腾珊陈红斌
关键词:附睾超微结构氯乙醇雄性大鼠
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作为抗生育药物筛选的动物模型的可能性
1992年
啮齿动物是实验室的常用动物,也是抗生育药物筛选的常用动物。但是近年来运用鹌鹑作为实验对象的报道不断出现,由于其蛋孵化期短、体型小、早熟、产蛋率高、换代快,故受到实验动物学家们的欢迎,尤其受到遗传学家们的偏爱。鉴于上述诸优点,本实验就鹌鹑对抗生育药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该动物能否作为一种抗生育药物筛选的动物模型作出评价。
张俊英李腾珊陈红斌张蔚英姚学军陈敏诲
关键词:鹌鹑抗生育药药物筛选动物模型
超声波治疗家犬附睾淤积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1989年
在28只施行输精管结扎术的健康成年家犬中,于术后第12月经B超证实有8只出现明显的附睾淤积,其中4只在受累局部施以每日0.75W/cm^2能量的超声波治疗8 min,连续7日;其它4只不经治疗作为实验对照。另设3只未经任何处理的健康家犬以资正常对照。组织学观察在实验对照动物发现,部分睾丸曲细精管已经出现退行性改变,附睾内存在精子肉芽肿或情液囊肿。组织化学显示附睾上皮内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AS阳性反应减弱,RNA含量减少。但是,经超声波治疗的动物除少数曲细精管上皮排列不规则外,睾丸和附睾的组织结构基本趋向正常;附睾上皮内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强;PAS阳性物质及RNA含量与正常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本结果提示超声波局部应用是治疗人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李腾珊陈红斌张俊英刘薇茜姚学军陈敏诲刘超凡吴仁敏王国荣
关键词:输精管结扎术附睾超声治疗
紫外线照射损伤表皮郎格罕细胞的光、电镜研究
<正> 紫外线照射能减少表皮内郎格罕细胞(LC)的数目,并引起其形态结构改变。为了进一步探讨紫外线照射对LC影响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利用ATPase染色法显示游离表皮内LC,于光镜下观察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豚鼠皮肤后,表皮...
戴若平姚学军陈敏诲梁浩林雷森林方萍
文献传递
HSV-Ⅰ亚单位疫苗新制备方法的初步探讨
1992年
本实验从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的 Hep-2细胞提取单纯疱疹病毒的亚单位疫苗。以去污剂 NP-40溶解下病毒的亚单位以及与细胞膜结合的病毒特异性糖蛋白,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经免疫双扩散方法检测.提取物亚单位疫苗显示了特异的抗原性。疫苗接种小鼠之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得小鼠血清中出现的 HSV-1抗体。
胡丽萍陈晓梁浩麟陈保平陈敏诲姚学军
关键词:疱疹病毒疫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