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定

作品数:67 被引量:1,15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11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多糖
  • 10篇活性
  • 9篇灰树花
  • 7篇灰树花多糖
  • 7篇挥发性
  • 7篇菜籽
  • 6篇气质联用
  • 6篇肿瘤
  • 6篇理化性
  • 6篇理化性质
  • 6篇挥发性成分
  • 5篇色谱
  • 4篇顶空
  • 4篇顶空固相微萃...
  • 4篇生物活性
  • 4篇气质联用仪
  • 4篇鲢鱼
  • 4篇免疫
  • 4篇免疫功能
  • 4篇抗氧化

机构

  • 65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奥本大学
  • 1篇武汉药品医疗...
  • 1篇湖北紫鑫生物...
  • 1篇广东暨晴生物...

作者

  • 65篇李小定
  • 22篇吴谋成
  • 12篇荣建华
  • 8篇熊善柏
  • 6篇曾晓波
  • 6篇朱少华
  • 5篇杨晓波
  • 5篇胡芬
  • 5篇杜伟光
  • 5篇姜红
  • 5篇罗均
  • 5篇付娜
  • 4篇廖涛
  • 4篇吴文锦
  • 4篇王红梅
  • 4篇熊光权
  • 4篇李杰
  • 4篇刘硕
  • 4篇王术娥
  • 4篇王萌

传媒

  • 14篇食品科学
  • 9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油脂
  • 3篇营养学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2009年中...
  • 1篇第二届国际微...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 2篇1998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吴茱萸粗多糖碱法提取及脱蛋白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NaOH浓度等对用碱法提取吴茱萸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NaOH浓度0.6mol/L、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此时多糖提取率为12.58%。比较两种脱蛋白方法,Sevag法的优点在于多糖损失率较低,但比较复杂费时,TCA法优点在于其可溶性蛋白脱除相对较为彻底,同时节约大量试剂和时间。综合考虑,TCA法优于Sevag法。
曾庆帅李小定
关键词:多糖脱蛋白
水产品异味物质形成机理、检测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9年
本文对水产品中异味的形成机理及其特征成分、异味成分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水产品中异味的去除方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水产品中异味的产生机理和成分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指出水产品中异味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杨玉平熊光权程薇乔宇廖涛林若泰李小定吴文锦
关键词:异味脱除技术
苎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首次以"华苎4号"苎麻叶为原料,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苎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次数五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对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此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60,提取时间1.5h,提取温度80℃,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此工艺条件下,华苎4号苎麻叶黄酮得率为3.76%,并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品种苎麻叶的黄酮得率,其中,以"芦竹青"黄酮得率最高,为6.62%;"华苎5号"黄酮得率最低,仅为2.74%。
贺波李小定彭定祥葛静薇罗均王术娥
关键词:苎麻叶黄酮类化合物正交实验
柠檬苦素类似物及其配糖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柠檬苦素类似物是一种高度含氧的四环三萜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也是柑橘苦味物质之一。柠檬苦素化合物在抗癌、抗肿瘤、抗炎镇痛、昆虫拒食作用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对柠檬苦素类似物及其配糖体的结构性质、提取检测、功能活性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葛维李小定吴谋成
关键词:柠檬苦素类似物生物活性
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提取工艺及响应面分析法的优化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原料目数、溶剂倍数4因素对吴茱萸次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吴茱萸次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目数为40、提取时间为3.0 h、溶剂倍数为31、乙醇体积分数为72%,吴茱萸次碱的最大提取率为8.90 mg·g-1。
王君伟李小定吴媛瑾刘元华
关键词:吴茱萸次碱响应面分析法
真菌多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06年
真菌多糖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新资源之一,对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也是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中最为炽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真菌多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欧阳天贽李小定荣建华
关键词:真菌多糖生物活性抗肿瘤免疫调节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鲢鱼体中的挥发性成分
本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鲢鱼体中的挥发性成分.以鱼体风味成分中含量较多的物质(己醛、庚醛、苯甲醛、1—辛稀—3—醇、辛醛、壬醛、癸醛、2,4—庚二烯醛、2,4—癸...
杨玉平熊光权程薇廖涛李小定吴文锦林若泰耿胜荣李新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鲢鱼挥发性成分
灰树花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该文以灰树花子实体为原料,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对灰树花多糖的提取工艺、纯化分级、理化性质、结构特性以及灰树花粗多糖和部分多糖级分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灰树花多...
李小定
关键词:灰树花多糖纯化理化性质抗肿瘤免疫调节
灰树花多糖PGF-1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2002年
以纯品灰树花多糖PGF - 1为原料 ,研究了其对S180 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口服给药 5 0~ 15 0mg/kg·d的剂量下 ,PGF - 1对小鼠S180 肉瘤的抑制率为 2 0 .5 7%~ 34.75 %。经免疫试验发现PGF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
李小定吴谋成曾晓波荣建红
关键词:灰树花多糖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活性多糖的制备、研究及应用
吴谋成李小定王承明袁俊华罗亦农王卫健杨娟阮征杨晓萍严奉伟胡筱波
采用HPLC-MS、GC、NMR及IR等现代分离分析仪器对真菌、果蔬和中草药等三大类植物均一活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子量、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为植物活性多糖的生理结构研究、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从细胞、分子...
关键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