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贻超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再悬浮
  • 2篇蓝藻
  • 2篇改性粘土
  • 1篇藻华
  • 1篇藻类
  • 1篇水华
  • 1篇水深
  • 1篇水深梯度
  • 1篇铜绿微囊藻
  • 1篇投掷
  • 1篇扦插
  • 1篇扦插法
  • 1篇株高
  • 1篇菹草
  • 1篇微囊藻
  • 1篇蓝藻水华
  • 1篇集成技术
  • 1篇光合作用
  • 1篇改性
  • 1篇改性高岭土

机构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陆贻超
  • 3篇王国祥
  • 1篇何伟
  • 1篇葛绪广
  • 1篇陈秋敏
  • 1篇李仁辉
  • 1篇杨文斌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波和改性粘土集成技术在去除蓝藻水华上的应用被引量:17
2010年
近年来,改性粘土除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华"的治理当中,其原理是藻类与改性粘土絮凝后自然沉降.通过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絮凝比较,发现具气囊的铜绿微囊藻比其他两种藻发生再悬浮的幅度更大,次数更多.针对我国的水华藻类是以微囊藻(Microcystis sp.)等为主的情况,研究超声波和改性粘土集成技术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和改性粘土集成技术能将藻类去除率明显提高,该法的絮体稳定性比单一絮凝法明显增强,且对群体形态的藻的去除率提升效果更好.另外,在40kHz、160W超声辐照下,铜绿微囊藻的气囊去除率在95%以上,但细胞壁保持完好,细胞活性不变,藻毒素不会因细胞破裂而释放,因此超声波和改性粘土集成方法,是治理我国蓝藻水华的有效方法.
陆贻超王国祥李仁辉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超声波改性粘土再悬浮
4种沉水植物断枝再生能力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比较研究了4种长江中下游湖泊常见的沉水植物(金鱼藻、伊乐藻、黑藻和穗花狐尾藻)断枝在投掷和扦插的移植方式下,生物量、株高、节数的变化及不定根和新芽形成的时间。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各种断枝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金鱼藻外,其他3种沉水植物均有不定根产生;除穗花狐尾藻外,其他3种沉水植物断枝均有新芽产生。投掷和扦插对金鱼藻断枝生物量、节数和新芽的产生无明显影响,对株高影响显著;对黑藻和伊乐藻断枝生物量、株高、节数、不定根和新芽的产生影响显著;对穗花狐尾藻断枝的生物量、株高影响显著,对节数影响不明显,而对不定根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退化水体的修复、恢复和重建提供了参考。
葛绪广王国祥陆贻超
关键词:沉水植物不定根扦插法
改性粘土在蓝藻水华去除中的应用研究
藻华在世界范围的频繁暴发,给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研究探索安全、高效的藻类水华防控方法,对水生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以壳聚糖改性高岭土为絮凝剂,对7种蓝藻和2种绿藻进行...
陆贻超
关键词:藻华再悬浮
文献传递
水深梯度对菹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用盆栽试验方法,将菹草石芽种植在水下30、60、90、120、150、180cm的花盆内,研究了水深梯度对菹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菹草株高与水深显著相关(P<0.01),菹草生长的适宜水深范围为90~150cm;5月7日前后,除水深180cm组外,其他实验组虽然株高有所增加,但叶片数量反而减少,植株开始衰老腐烂;水深差异对菹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明显;水深30、60cm组菹草的Fv/Fm、ETR值低于深水处其他处理组,表明在菹草生长的中后期,水面光照对水深浅于60cm的菹草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从快速光响应曲线可以看出,在菹草生长的中后期,水深<60cm、>150cm对菹草生长不利。
何伟王国祥杨文斌陈秋敏陆贻超
关键词:菹草水深株高光合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