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鹏飞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阻尼
  • 5篇阻尼器
  • 4篇有限元
  • 4篇磁流变
  • 3篇磁流变阻尼器
  • 2篇多目标遗传算...
  • 2篇多目标优化
  • 2篇遗传算法
  • 2篇磁路设计
  • 1篇动态磁场
  • 1篇动网格
  • 1篇动网格技术
  • 1篇压电驱动
  • 1篇压电驱动器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瞬态
  • 1篇驱动器
  • 1篇阻尼力
  • 1篇涡流
  • 1篇摩擦阻尼

机构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关新春
  • 5篇欧进萍
  • 5篇郭鹏飞
  • 1篇吴阳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工程力学
  • 1篇第五届全国电...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流变液阻尼器响应时间的试验研究及其动态磁场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首先,试验测试了不同速度和电流变化下,大吨位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响应时间;然后,对激励电流变化时阻尼器的磁场变化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基于阻尼器间隙内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的变化考察了阻尼器的响应时间,并与试验数据做了比较。最后,研究了涡流和阻尼器电磁回路中电流响应时间对阻尼力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用有限元模拟得到的间隙内磁流变液的平均有效剪切屈服强度的时程曲线来研究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响应时间;电磁响应时间是阻尼力响应时间的决定因素,减小阻尼器中的涡流是缩短磁流变液阻尼器响应时间的重要途径;电流下降时涡流对阻尼器磁路的影响要大于电流上升的情况;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电流初值越小,涡流对阻尼器磁路的影响越大,阻尼力响应时间也越长。研究还表明,缩短电流的响应时间,会带来更大的涡流,并不一定能缩短阻尼力的响应时间。
郭鹏飞关新春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液阻尼器涡流有限元磁场
磁流变阻尼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在磁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以阻尼力和可调倍数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表明:活塞有效长度与间隙之比、阻尼器间隙以及活塞有效面积是对阻尼力和可调倍数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其中对阻尼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活塞有效长度与间隙之比,对可调倍数影响最大的是间隙;间隙或活塞有效面积的改变只能获得阻尼力或可调倍数单方面性能的提高。结果还表明,阻尼力和可调倍数无法同时达到最大;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于阻尼力来讲,活塞的有效长度存在最优值。
关新春郭鹏飞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多目标优化磁路设计多目标遗传算法有限元
基于微驱动材料的智能摩擦阻尼器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摩擦阻尼器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性能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传统摩擦阻尼器,因阻尼力不具备调节能力,而只能对结构的振动产生有限的控制效果。压电材料和磁致伸缩材料分别具有在电场或磁场激励作用下的快速变形能力,是两类重要的智能材料。利用以上两类智能材料制成的驱动器,调节摩擦阻尼器摩擦面的正压力,进而达到调节摩擦力的目的,是实现摩擦阻尼器智能化的重要途径。利用三个形状基本相同,材质分别为Terfenol-D金属、树脂基磁致伸缩复合材料以及压电陶瓷制成的驱动器,与同一参数的摩擦阻尼器复合,制成了三个阻尼力可调的智能摩擦阻尼器,并完成了它们的阻尼力及响应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利用Terfenol-D驱动器复合的阻尼器(GMM摩擦阻尼器)具有最大的绝对出力和可调范围,利用树脂基磁致伸缩驱动器复合的阻尼器(GMPC摩擦阻尼器)次之,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复合的阻尼器(PZT摩擦阻尼器)最弱。GMM阻尼器和PZT阻尼器的响应时间分别在60 m s-80 m s以及30 m s左右。
关新春郭鹏飞吴阳欧进萍
关键词:摩擦阻尼器压电驱动器磁致伸缩
基于有限元动网格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瞬态阻尼力的数值计算被引量:5
2010年
相对于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磁流变阻尼器的物理模型不需要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参数识别,能够直接从物理实质上预测阻尼器的静态、动态性能,因而一直被用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和分析。为了简化问题,以往的物理模型往往都忽略了液体的惯性力。该文给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建立可考虑液体惯性力的磁流变阻尼器瞬态有限元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采用动网格技术来描述屈服前区厚度的发展,仅对屈服后区建立有限元模型,而把质量守恒方程和屈服前区的动力学方程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该方法避开了在建立阻尼器瞬态有限元模型时,由粘度突变、屈服点位置依赖于阻尼力等带来的困难。与准静态模型的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正确。结果还表明,磁场的响应是影响磁流变阻尼器瞬态阻尼力的关键,惯性力的影响很小。
关新春郭鹏飞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瞬态阻尼力有限元动网格
磁流变阻尼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分析
首先,结合有限元计算,建立了可准确考虑缸体与活塞间隙处磁场强度变化的磁流变液阻尼器阻尼力的数值计算方法;而后,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以阻尼力和可调倍数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分析,得到...
关新春郭鹏飞欧进萍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多目标优化磁路设计多目标遗传算法有限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