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SDC-1、ZEB1表达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30例HBV-ACLF患者和1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纳入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DC-1、ZEB1水平。对HBV-ACLF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分为生存组(76例)和死亡组(54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SDC-1、ZEB1水平;分析血清SDC-1、ZEB1、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HBV-ACLF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CHB组、HBV-ACLF组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BV-ACLF组高于CHB组(P<0.05)。死亡组HBV-ACLF患者白蛋白低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水平及MELD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预测。MELD评分、SDC-1、ZEB1是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V-ACLF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均与近期预后相关,且血清SDC-1、ZEB1与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最高。
- 胡瑞华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
-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与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水平与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HBLF)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CHBLF患者(A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C组)。比较3组血清ST2、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差异。分析ST2水平与PTA、GOT、Alb、T-Bil、GPT、3个月病死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评估ST2水平和MELD评分对ACHBLF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ST2、HBeAg、GOT、T-Bil、Alb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GPT、PTA水平低于B组(P<0.05)。血清ST2水平与3个月病死率、MELD评分、log 10(HBV DNA)、T-Bil呈正相关(P<0.05)。ST2水平和MELD评分对ACHBLF患者3个月内病死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77,敏感性分别为85.3%、87.5%,特异性分别为87.6%、89.8%。结论ACHBLF患者血清ST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 胡瑞华
- 关键词:预后
- FT3、TSH、FT4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9例(2019-05~2020-05),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均检测FT_(3)、TSH、FT_(4)水平。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健康体检者血清FT_(3)、TSH、FT_(4)水平及不同Child-Pugh分级血清FT_(3)、TSH、FT_(4)水平,并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FT_(3)、TSH、FT_(4)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TSH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9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分级A级43例,B级31例,C级25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血清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血清FT_(3)、FT_(4)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FT_(3)、FT_(4)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P<0.05);联合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AUC值0.856、敏感度84.69%、特异度87.75%高于FT_(3)、FT_(4)单一检测(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FT_(3)、TSH、FT_(4)水平会发生明显异常变化,且FT_(3)、FT_(4)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具有相关性,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病情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胡瑞华
- 关键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乙型肝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
- 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防及预后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HBV)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BVR-HCC)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预防及预后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HBVR-H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观察组于TACE术前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HBV再激活情况及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甲胎蛋白(AFP)变化,并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后6个、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组HBV再激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TB、ALT、AF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后生存率70.48%(31/43)高于对照组45.65%(2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HBV-DNA阴性HBVR-HCC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后,并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疾病缓解率。
- 胡瑞华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肝细胞癌乙肝病毒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其有无反复发作可将其分为对照组(发作一次)37例,观察组(发作两次及以上)43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活方式、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总结并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导致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有病程、乙肝病毒高含量、手术创伤、甜食摄入、饮酒过度、劳累过度、药物肝损、精神刺激、家族病史等.结论 通过对诸多高危因素予以消除,可以实现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有效预防,进而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
- 胡瑞华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损伤
- 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及心理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分析核苷类似物(NAs)、干扰素(IFN)及心理治疗对慢性乙肝(CHB)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CHB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CHB患者给予NAs+IFN治疗,观察组40例CHB患者加用心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肝纤维化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LN、IV-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12个月时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s+IFN+心理治疗对CHB患者有较好疗效,可促进ALT复常,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胡瑞华
- 关键词:核苷类似物干扰素慢性乙肝心理状态心理治疗
- 40例成人EB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 目的 探讨成人EB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40例成人EB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粉针5mg ·kg-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12h静脉滴注1次,每次静脉...
- 窦文静胡瑞华刘霞
- 关键词:EB病毒肝炎EBV-DNA更昔洛韦
- 喜炎平与更昔洛韦联用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评价喜炎平与更昔洛韦联用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以下简称IM)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IM患儿76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及其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76.32%(P<0.05),患儿的症状体征(咽颊炎、体温和淋巴结肿大)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与更昔洛韦联用对IM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能促进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 胡瑞华
-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更昔洛韦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