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萍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溶解
  • 2篇血栓溶解疗法
  • 2篇血性
  • 2篇溶酶
  • 2篇溶栓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滤过
  • 2篇肾小球滤过率
  • 2篇缺血
  • 2篇卒中患者
  • 2篇组织型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纤溶
  • 2篇纤溶酶
  • 2篇纤溶酶原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7篇于萍
  • 3篇郑华光
  • 3篇郭力
  • 3篇佟旭
  • 2篇曹亦宾
  • 2篇王拥军
  • 2篇王伊龙
  • 2篇李彬
  • 1篇刘会佳
  • 1篇宋秀娟
  • 1篇田晖
  • 1篇李欣
  • 1篇檀国军
  • 1篇刘静
  • 1篇王立芹
  • 1篇邓晓红
  • 1篇赵海亮
  • 1篇贾欢
  • 1篇田晔

传媒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ELAS1例病例报告
2017年
线粒体腑肌痫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episodes, MELAS)是因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nuclear DNA, nDNA)突变致线粒体结构和(或)酶功能障碍,
刘会佳宋秀娟王北平邓晓红崔萌张海宁于萍檀国军郭力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乳酸磁共振波谱分析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于2006年1-9月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因急性缺血性卒中行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按照eGFR正常与否分为eGFR正常组(eGFRt〉90ml·min^-1·1.73m^-2)与eGFR下降组(eGFR〈90ml·min^-1-1.73m1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结局指标发生率的差异。结局指标包括症状性脑出血、溶栓后24h及7d早期神经功能恶化、7d内及90d内死亡、90d预后良好,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及95%C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8例患者,其中eGFR正常组182例,eGFR下降组76例,校正两组间基线不均衡的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下降组较eGFR正常组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增高[13.2%(10/76)和3.3%(6/182),OR=3.859,95%C11.313~11.341],24h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增高[21.1%(16/76)和8.2%(15/182),OR=2.958,95%CI1.347~6.495],7d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增高[32.9%(25/76)和12.6%(23/182),OR=3.129,95%CI1.555~6.293],7d内病死率增高[22.4%(17/76)和6.0%(11/182),OR=4.079,95%CI1.588—10.477],90d内病死率增高[23.7%(18/76)和9.9%(18/182),OR=2.457,95%CI1.050~5.749],90d预后良好率降低[22.4%(17/76)和43.4%(79/182),OR=0.435,95%C10.229~0.824]。结论eGFR下降可能会增加rt-PA静脉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死亡风险,且降低90d预后良好率。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裴洪菲佟旭于萍郑华光刘静刘静华田月明史楠李晶晶崔颖曹亦宾
关键词:卒中血栓溶解疗法肾小球滤过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0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Lp-PLA2含量,病例组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水平,根据影像学分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组。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p-PLA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OR=1. 007,95%CI 1. 004~1. 011),但校正血脂等因素后相关性降低(OR=1. 004,95%CI 0. 999~1. 010)。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新生血管III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脑梗死密切相关(OR=24,95%CI 1. 952~295. 061)。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中Lp-PLA2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一定程度上受血脂等因素的影响。应用CEUS技术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水平,新生血管等级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其中新生血管III级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未发现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之间的相关性。
田晔贾欢田晖魏敬美于萍郭力李彬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声造影斑块内新生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结局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11期)和Webof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肾功能障碍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结局预测价值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1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从而比较eGFR下降组与eGFR正常组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所有脑出血、90d内死亡、90d良好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计56280例患者,eGFR正常组患者16608例(占29.5%),eGFR下降组患者共39672例(占70.5%)。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eGFR正常组患者相比,eGFR下降组患者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OR=1.76,95%CI=1.44~2.16,P<0.001)、所有脑出血(OR=1.60,95%CI=1.38~1.87,P<0.001)以及90d内死亡(OR=2.77,95%CI=2.22~3.45,P<0.001)的风险增高,并且eGFR下降组患者90d预后良好(OR=0.64,95%CI=0.57~0.71,P<0.001)的比例降低。结论与eGFR正常的卒中患者相比,eGFR下降的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死亡的风险增高,90d预后良好的比例降低。
裴洪菲佟旭佟旭于萍曹亦宾王伊龙郑华光刘静
关键词:卒中肾小球滤过率血栓溶解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ETA分析
脑卒中类型与复发的Logistic回归预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拟构建脑卒中缺血性或出血性分型回归模型、脑卒中复发回归模型。方法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脑卒中入院治疗244例患者的病例,对其出院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通过IBM SPSS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向前法,获得Logistic回归方程。并用Cox&Snell R Square检验计算拟合优度,获得预测准确率。使用SMOTE算法用R语言平衡数据。结果脑卒中分型的回归模型检验拟合优度为0.634,预测准确率为86.1%;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的回归模型检验拟合优度为0.236,其灵敏度为28.6%,出血性脑卒中检验拟合优度为0.272,其灵敏度为60%;SMOTE算法处理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数据,获得的回归模型Cox&Snell R Square检验拟合优度为0.488,灵敏度为89.3%。结论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类型可以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辅助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脑卒中患者的复发可以根据出院后对其健康检测的数据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评估,继而针对性进行强化二级预防管理。
郭维恒于萍赵海亮王立芹
关键词:脑卒中LOGISTIC回归分析SMOTE不平衡数据
亲环素A及脑梗死相关血液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稳定性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究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及脑梗死相关血液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的患者脑梗死组56例,斑块组(无梗死,仅有斑块)患者72例,无斑块组40例;各组中斑块的稳定程度用斑块评分来表示,斑块评分越高斑块越不稳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CyPA含量,并收集一些常见血液指标数据;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并根据超声中颈动脉斑块的形态确定斑块评分。结果无斑块组和斑块组Cy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A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OR=1.002,95%CI 0.824~1.219);脑梗死组和斑块组中CyP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评分(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无相关性(P>0.05);斑块组与脑梗死组的斑块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与斑块评分呈正相关,血红蛋白与斑块评分之间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后,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88,95%CI 3.017~3.422)。血红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保护因素(OR=0.936,95%CI 134.031~144.583);斑块组中高密度脂蛋白与斑块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高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保护因素(OR=0.052,95%CI 1.237~1.364)。结论血清中CyPA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但与斑块的稳定性不相关;脑梗死患者中的斑块不稳定程度较非脑梗死患者斑块不稳定程度明显增加;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都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程度呈负相关,血红蛋白含量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其中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
赵悦杉郭若一顾天舒王世佳于萍郭力李彬
关键词:亲环素A血液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24 h内)与标准抗栓(24 h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匹配对照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从而比较溶栓后早期抗栓与标准抗栓治疗发生症状性脑出血、90 d死亡和良好预后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包括4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匹配对照和5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082例患者,早期抗栓组有1219例(58.5%),标准抗栓组有863例(41.5%)。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抗栓组相比,接受早期抗栓的患者90 d良好预后的比例更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4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1.73,P=0.001)],而两组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OR 1.08,95%CI 0.63~1.86,P=0.78)和90 d死亡率(OR 1.13,95%CI 0.81~1.57,P=0.48)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标准抗栓相比,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早期抗栓治疗的90 d功能预后更好,并且不会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和死亡风险。
李欣佟旭李晶晶裴洪菲王拥军王伊龙郑华光于萍曹亦宾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