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甲型H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儿童甲型H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儿均有高热、咳嗽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口周发绀、肺部有喘鸣音及湿啰音等。单纯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1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2例。3例患儿血WBC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例出现降低;4例患儿CRP水平均明显升高;2例患儿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3例患儿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降低。胸部CT检查提示4例患儿均存在肺不张或肺实变,伴有少量胸腔积液。4例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镜下均见大量黏液栓堵塞气道;2例未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经灌洗吸出支气管塑型物后,呼吸困难很快得到缓解;2例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黏液栓不易清除,病情持续加重,最终疗效不佳,家属放弃治疗。结论甲型H1N1流感出现危重症表现时,应考虑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可能,而纤维支气管镜下清除支气管塑型物是治疗的关键。
- 张蕾闫智慧王亚坤李清涛李芹张曼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塑型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感染儿童
- 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18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出的支气管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儿童支气管异物的发病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存在的支气管异物患儿182例,根据有无呛咳史,分为有呛咳史组122例和无呛咳史组60例。比较2组的病程、胸部影像学差异性,分析异物吸入的种类、位置以及细菌检出率等。结果182例中行胸部透视(胸透)检查67例,总阳性率为44.8%;所有患儿行胸部高分辨CT(HRCT)检查,总阳性率为96.7%。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左肺78例,右肺99例,双侧1例,气管4例。182例中行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检查127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3例(1.6%)低氧血症,给予及时再次操作成功取出,出现术后一过性发热16例(8.8%),支气管异物一次未取尽12例(6.6%),均在第2次气管镜时取出,无死亡病例。结论支气管异物好发年龄在19个月龄幼儿,有呛咳史者不能因呼吸音对称而放弃进一步检查,对于呛咳史不明的慢性咳嗽即使呼吸音对称只要病程超过15 d均应警惕支气管异物的可能;胸部HRCT对于诊断支气管异物有较高的敏感性,纤维支气管镜对于气管分叉以下的坚果类异物取出具有独特优势且安全,便于在儿科广泛开展。
- 王亚坤田利远高文杰张曼李清涛李芹安淑华
-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异物纤维支气管镜细菌培养
-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生化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生化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及南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87例,其中合并心力衰竭者106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未合并心力衰竭者81例(肺炎组),另选取同期于两所医院经体格检查的健康儿童9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IGF-1、D-二聚体、H-FABP、c Tn I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析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生化因子与心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低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41±10)μg/L比(80±9)、(104±17)μg/L],且肺炎组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c Tn I、H-FABP水平均高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0.59±0.12) mg/L比(0.39±0.06)、(0.28±0.04) mg/L,(0.732±0.192)μg/L比(0.371±0.082)、(0.131±0.021)μg/L,(18.74±4.04)μg/L比(2.96±0.49)、(1.75±0.26)μg/L],且肺炎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LVFS、LVEF水平均低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清IGF-1水平与LVFS、LVEF均呈正相关(r=0.737、0.705,均P <0.001),血清D-二聚体、c Tn I、H-FABP水平与LVFS(r=-0.571、-0.602、-0.642,均P <0.001)和LVEF(r=-0.546、-0.564、-0.641,均P <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IGF-1呈相对低表达,D-二聚体、c Tn I、H-FABP呈相对高表达,这些因子可能参与了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
- 李清涛陈红云张蕾李芹张曼孙军锋田利远
- 关键词:肺炎心力衰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
- 年幼儿首次喘息转归的随访研究
- 目的探讨年幼儿首次喘息发作后的疾病转归及治疗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诊治的536例首次喘息的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儿童喘息诊断标准依据2008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 王艳艳安淑华李权恒李芹
- 关键词:喘息转归
- 文献传递
- 儿童腺病毒性肺炎肺潮气功能特点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儿童腺病毒性肺炎的潮气功能特点,指导临床对患儿病情的评估、治疗及预后判断。方法选取2018至2021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住院的腺病毒性肺炎患儿102例,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13年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标准,分为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49例及非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53例,收集其肺潮气功能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腺病毒性肺炎患儿潮气功能特点以呼吸频率(RR)增快,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减小,呼气相各流量增快,呼气峰流量(PTEF)提前出现,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降低为特点,其中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RR快于非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P<0.05),VT/kg、TPTEF/TE、VPEF/VE、呼出75%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25)均低于非重症腺病毒性肺炎组(P<0.05)。腺病毒性肺炎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BFV)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呼气相降支后段向横轴倾斜,重症腺病毒性肺炎患儿小气道阻塞更重,TBFV呼气相降支中后段斜率偏大,呈现向横轴凹陷趋势。结论腺病毒性肺炎患儿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塞,重症肺炎患儿小气道受损更为严重,易引起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后遗症,加强对腺病毒性肺炎患儿小气道功能的管理是减少和预防腺病毒性肺炎呼吸系统后遗症的关键。
- 董伟然李权恒李芹孙伟闫智慧葛胜旺田利远安淑华
- 关键词:儿童小气道
- 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六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确诊为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月龄、临床特点、血气分析特点、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疗经过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6例患儿中男5例、女1例,发病月龄8~15个月。急性感染期病情严重,均表现为反复发热、呼吸困难明显;持续期以喘息、混合型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以三凹征阳性、肺部闻及喘鸣音为主要体征。血气分析均提示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检查提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肺CT表现为典型的"马赛克灌注征"4例,肺间质改变2例,支气管扩张1例,过度充气1例。治疗方面急性感染期均给予持续正压通气辅助呼吸、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持续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泼尼松片、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治疗。随访1.0~2.5年,6例患儿均未死亡,其中5例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分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1例生长发育迟缓、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麻疹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发病年龄较小,临床表现以慢性咳嗽、喘息、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肺CT以通气不均匀、"马赛克灌注征"为特点,血气分析多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肺功能检查多见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治疗早期应用激素、免疫球蛋白对预后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
- 李芹高文杰张蕾安淑华
- 关键词:麻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儿童气道异物并发Ⅰ型负压性肺水肿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异物并发Ⅰ型负压性肺水肿(NPPE)的临床特点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例气道异物患儿并发Ⅰ型NPPE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1~2岁。5例患儿均为取异物术前出现呼吸系统症状,肺水肿部位为梗阻对侧或同侧其余肺段;均给予鼻导管吸氧,5例患儿均于24 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48 h内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气道异物潜在并发Ⅰ型NPPE风险,可根据异物梗阻史、呼吸系统症状及肺部湿啰音、典型肺水肿影像学特点诊断,给予吸氧、紧急异物摘除术,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李芹周亮常海霞王艳艳贾美轩闫智慧
- 关键词:负压性肺水肿气道异物支气管异物儿童
- 6岁以下年幼儿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6岁以下年幼儿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治的6岁以下哮喘患儿200例作为哮喘组,同期选取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调查20个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年幼儿哮喘发病相关因素。结果筛选20个相关因素,去除4个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母亲化妆、生后补钙、家中装修、室内有香薰),最终16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母乳喂养、按时接种卡介苗、独生子女为保护因素(OR<1.0);哮喘家族史、父母过敏史、剖宫产、早产、妊高症、肥胖、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湿疹史、小儿过敏史、小儿荨麻疹史、小儿过敏性鼻炎史、养宠物、被动吸烟为危险因素(OR>1.0)。结论遗传因素与年幼儿哮喘密切相关,特应性体质是其高危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量控制不佳可促使哮喘发生,母乳喂养、按时接种卡介苗等可降低其发病率。
- 王艳艳安淑华李芹张丽君张曼田利远董伟然
- 关键词:哮喘
- 石家庄地区年幼喘息患儿转归的随访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年幼喘息患儿的疾病转归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诊治的年龄<6岁的首次喘息患儿,随访10年后,根据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及疾病转归将患儿分为早期一过性喘息组、早期持续性喘息组、晚发性喘息组,对3组患儿在喂养史、出生史、被动吸烟、家族史、特应性体质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一过性喘息组417例,早期持续性喘息组253例,晚发性喘息组209例,早产儿、母乳喂养、父母哮喘史、患儿湿疹史、患儿变应性鼻炎史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875、78.761、81.970、38.458、53.016,均P<0.05)。早产儿、患儿湿疹史在3组间的百分比依次降低(31.65%、14.23%、6.22%;54.67%、41.11%、29.19%),父母哮喘史的百分比依次升高(13.43%、30.83%、46.41%),这3个因素在组间两两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母乳喂养仅在早期一过性喘息组与晚发性喘息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变应性鼻炎史在晚发性喘息组百分比最高,在早期一过性喘息组与晚发性喘息组间、早期持续性喘息组与晚发性喘息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母乳喂养、父母哮喘史、患儿湿疹史、患儿变应性鼻炎史与不同类型喘息转归密切相关,母乳喂养在早期一过性喘息中应给予更多关注,患儿变应性鼻炎在晚发性喘息中影响更大。
- 王艳艳安淑华李权恒李金英张丽君李芹
- 关键词:喘息转归随访
- IGF-1、D-dimer、cTnI和PCT联合对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D-二聚体(D-dimer)、心脏肌钙蛋白I(cTnI)和降钙素原(PCT)联合对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80例为研究组及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酶联吸附试验检测2组血清中IGF-1、D-dimer、cTnI和PCT的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GF-1、D-dimer、cTnI和PCT检测在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中的诊断意义。结果研究组血清中IGF-1、D-dimer、cTnI和PCT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IGF-1、D-dimer、cTnI和PCT诊断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敏感度分别为75%、84%、80%、84%,特异度分别为93%、81%、80%、84%。血清中IGF-1、D-dimer、cTnI和PCT联合对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诊断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1.25%,准确度为89.38%。结论血清中IGF-1、D-dimer、cTnI和PCT的表达量检测可作为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潜在标志物。
- 李清涛陈红云张蕾李芹张曼孙军锋田利远
- 关键词:肺炎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