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舒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采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4例(38膝),术后指导康复训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Lysholm评分系统评分,比较手术前后差异性,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4例患者(38膝)随访6~15个月,平均9个月,膝前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前Lysholm评分(52.8±4.2)分,术后(86.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不仅使髌外侧支持带得到间接松解和延长,而且通过改造髌骨形态从根本上改善了髌股关节适合度,可明显减轻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引起的膝前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 霍乐乐高文香陈磊李书超王明君张方舒
- 关键词:髌骨成形术髌股关节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联合微创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联合微创植骨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联合微创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8例,男6例、女22例。年龄45~70岁,中位数55.5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左侧10例、右侧18例。Colles骨折20例,Smith骨折8例。按照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B2型4例、B3型8例、C1型10例、C2型4例、C3型2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桡骨短缩。受伤至手术时间1~5d,中位数3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远端相对高度。分别于术后2周、4周、6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综合疗效,包括残余畸形、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关节炎改变、神经并发症(正中神经)及石膏管形导致的手指功能差共5个方面的评分。结果:植骨区切口长度2~4cm,中位数2.5cm。供骨区切口长度2.5~4 cm,中位数3.5 cm。手术时间30~55 min,中位数38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中位数35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周,中位数8周。2例出现针道感染,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均未出现克氏针松动、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Colles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0°±3.20°,9.80°±2.40°,9.60°±2.20°,F=3.264,P=0.001);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均较术前增加(P=0.001;P=0.001);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Smith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2°±1.46°,12.24°±1.20°,12.16°±1.32°,F=5.142,P=0.001);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均较术前减小(P=0.000;P=0.000);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比
- 霍乐乐周中华樊立波李晓峰李书超张方舒高文香
- 关键词:COLLES骨折SMITH骨折正骨手法
- 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 2017年
-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4例,女36例;年龄30~66岁,中位数54岁。病变节段,C_(3~4)3例、C_(4~5)19例、C_(5~6)21例、C_(6~7)27例。术中充分减压后,采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融合者归入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者归入自体髂骨植骨组,每组35例。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标准分别对术前和术后12个月时患者颈椎情况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者的颈椎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较自体髂骨植骨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49.5±5.1)min,(74.5±5.1)min,t=20.412,P=0.000;(6.9±0.5)d,(13.8±1.0)d,t=34.997,P=0.000;(44.5±3.6)mL,(60.3±5.1)mL,t=14.832,P=0.000]。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中位数14个月。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融合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前2组患者颈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8)分,(9.7±0.3)分,t=0.715,P=0.477]。术后12个月,2组患者颈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16.7±0.5)分,(9.8±0.8)分,t=50.306,P=0.000;(14.0±0.6)分,(9.7±0.3)分,t=37.329,P=0.000],且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高于自体髂骨植骨组[(16.7±0.5)分,(14.0±0.6)分,t=19.529,P=0.000]。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术后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自体髂骨植骨组术后并发颈部切口血肿1例,血肿清除后切口愈合;并发取骨处疼痛3例,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后疼痛缓解。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中采用PEEK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比自体�
- 张方舒梅伟王金炉李格栾继耀王坤
- 关键词:脊髓压迫症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髂骨椎间融合器
- 椎间隙高度变化影响颈前路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变化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郑州市骨科医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而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35例。根据术后是否存在C_5神经根麻痹症状,把患者分成麻痹组8例和正常组127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前后C4~5椎间隙高度变化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0,P=0.590;χ2=0.224,P=0.636)。两组手术前后C4~5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7,P=0.031),且麻痹组的椎间隙高度比正常组的增加多。结论手术前后C4~5椎间高度的增加可能导致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后C_5神经根麻痹。
- 王金炉张方舒栾继耀梅伟李格
- 关键词:椎间隙高度颈椎前路
- 术中椎间盘造影在颈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 2018年
- 目的通过术中椎间盘造影评价颈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椎间盘损伤程度,并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融合节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预行颈椎前路手术的28例CSCIWFD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造影组(13例)和对照组(15例)2组。术中对拟切除的椎间盘和疑似受损的椎间盘进行造影,评定疑似受损椎间盘的损伤程度。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以及术后18个月内邻近椎间隙的退变情况。结果造影组行椎间盘造影35个,诊断间盘损伤23个,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组手术时间为(129.38±8.77)min,对照组为(121.67±6.7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2,P<0.05)。造影组术后JOA评分为(13.54±0.57)分,高于术前的(6.61±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JOA评分为(13.08±0.83)分,高于术前的(6.49±0.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造影组JOA评分为(15.68±0.93)分,高于对照组的(14.65±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造影组未发现因邻近节段椎间隙退变造成脊髓或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例,对照组有3例邻近节段椎间隙病变导致脊髓或神经损伤症状。结论术中椎间盘造影可以明确CSCIWFD椎间盘的损伤程度,发现邻近节段间盘的隐匿性损伤,有助于术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金炉梅伟毛克政李格张方舒
-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脊髓造影术椎间盘造影
- 颈前路单节段减压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颈前路单节段减压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行颈前路单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35例,均采用PEEK融合器+原位植骨融合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融合率,术前、术后即时及术后3、6、12个月颈肩部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本研究患者手术时间(49.5±5.1)min,术中出血量(40.5±3.6)ml,住院时间(6.0±0.5)d,术中无神经根、脊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2~15个月,平均13.6个月。末次随访时融合率为100%。术后不同时间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而术后不同时间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前路单节段减压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融合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术后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 张方舒梅伟
- 关键词:颈椎病植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