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242 被引量:1,26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7篇农业科学
  • 7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0篇生态
  • 30篇土壤
  • 27篇农业
  • 22篇农业文化
  • 22篇农业文化遗产
  • 21篇生态系统
  • 19篇污染
  • 13篇生态环境
  • 12篇遥感
  • 12篇有机碳
  • 10篇养分
  • 10篇文化
  • 9篇生态系统服务
  • 9篇土壤活性
  • 9篇土壤活性有机...
  • 9篇群落
  • 9篇文化系统
  • 9篇活性有机碳
  • 7篇遗产
  • 7篇植物

机构

  • 109篇中国林业科学...
  • 77篇天津市环境监...
  • 39篇西北农林科技...
  • 35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汉中职业技术...
  • 12篇安徽农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庆元县实验林...
  • 5篇南开大学
  • 5篇国家肉牛改良...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4篇桐城师范高等...
  • 4篇浙江省安吉县...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三峡大学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安康农业学校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35篇王斌
  • 24篇李正才
  • 22篇杨校生
  • 16篇闵庆文
  • 15篇格日乐图
  • 15篇张震
  • 13篇张雨洁
  • 11篇梅鹏蔚
  • 10篇张赞
  • 10篇曹喆
  • 10篇杨增岐
  • 9篇武丹
  • 9篇周志春
  • 9篇张彪
  • 9篇杨艳刚
  • 8篇张硕新
  • 8篇修珍珍
  • 8篇张灿强
  • 8篇刘华
  • 8篇王娟

传媒

  • 9篇林业科学研究
  • 9篇河北遥感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Journa...
  • 5篇浙江农业科学
  • 4篇资源科学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中国环境监测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2016中国...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13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14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22篇2016
  • 22篇2015
  • 14篇2014
  • 13篇2013
  • 16篇2012
  • 18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2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肥措施对古香榧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措施下香榧林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古香榧林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古香榧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香榧林地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ROC)、轻组有机质(LFOM)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研究表明:(1)与不施肥(CK)相比,有机-无机配施(CF+FM)处理可显著增加各土层土壤TOC、ROC、LFOM、全氮(TN)和水解性氮(AN)含量;单施复合肥(CF)处理可增加各土层土壤速效钾(AK)以及表层土壤ROC、LFOM和AN含量,对AK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两者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AP)含量,但CF处理效果不及CF+FM处理。(2)CF+FM处理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土壤pH值,但结果差异不显著;CF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3)各土层土壤ROC/TOC均表现为:CF+FM处理>CF处理>CK处理,但仅在表层土壤CF+FM处理显著高于CK处理。(4)相关性分析表明:ROC、LFOM与TOC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三者与TN、AN、AP、AK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农民惯用的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较单施复合肥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的积累。
张雨洁王斌李正才黄盛怡原雅楠秦一心
关键词:施肥处理香榧土壤活性有机碳
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会稽山脉古香榧群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经济树种,能够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具有生态价值,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同时还具有承继香榧起源与香榧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文化成果。
叶春球陈高杰修珍珍王斌
关键词:会稽山农业文化遗产
基于WEPS模型的天津郊区土壤风蚀起尘及对中心城区迁移量估算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预测地表风蚀起尘,针对我国当前地表风蚀预测模型欠缺,相关开发滞后问题,借鉴美国风蚀预报系统(WEPS),研究典型地区地表风蚀预测模型的结构、参数体系以及各参数体系之间的关系,结合卫星遥感技术和实验数据,建立适合天津市的地表风蚀尘预测模型参数体系,开发适合天津市的地表风蚀尘预测模型系统.将天津市域划分为11 080个分辨率为1×1 km2的地块,并从中筛选7 778个起尘地块;本地化各地块参数,包括地块经纬度、高程、方向等;本地化各地块数据库文件,包括风文件、气象文件、土壤文件及管理文件;编制weps.run文件.以Microsoft Visualstudio 2008为平台,利用C++语言完成WEPS的二次开发,循环计算7 778块起尘地块的起尘量,包括蠕移质+跃移质平均损失量、悬移质平均损失量及PM10平均损失量.2009年,天津郊区各区县总(蠕移质+跃移质)损失量为2.54×106t,其中指向中心城区的为5.61×105t;总悬移质损失量为1.25×107t,其中指向中心城区的为2.89×106t;总PM10损失量为9.04×105t,其中指向中心城区的为2.03×105t.
陈莉韩婷婷李涛姬亚芹白志鹏王斌
关键词:跃移质悬移质PM10
庆元香菇文化系统的遗产价值分析(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植香菇的发源地和主要栽培区域之一,素以"世界香菇之源"、"中国香菇城"著称。庆元菇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从事香菇生产800多年,延续至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的香菇生产系统,孕育、造就的香菇文化更是丰富多彩。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本文以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遗产重要性与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该系统的遗产功能,包括提供物质与产品生产、生态系统服务、文化传承、多功能农业发展等。研究可为我国食用菌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斌修珍珍余超格日乐图张龙
关键词:香菇
榧树种内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品种、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的影响,为榧树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树龄300 a左右的不同品种雌榧树(实生雌榧树圆榧、嫁接良种香榧)和实生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品种榧树植物样品和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品种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结果]研究表明:(1)实生雌雄榧树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差异,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2)圆榧和雄榧树与香榧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其中,香榧叶C含量(533.0 g kg^-1)显著高于圆榧(502.8 g kg^-1)和雄榧树(502.7 g kg^-1),香榧根P含量(1.5 g kg^-1)显著高于圆榧(0.9 g kg^-1)和雄榧树(0.9 g kg^-1)。整体上香榧C∶N比高于圆榧和雄榧树,而C∶P和N∶P比低于二者;(3)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C、P含量表现为叶>枝>根,叶N含量显著高于根和枝。圆榧和雄榧树不同器官C∶N和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根>叶>枝;而香榧C∶N比表现为枝>根>叶,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叶>根>枝。[结论]雌雄异株对实生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对实生榧树管理时可以不考虑雌雄差异,人为经营显著影响榧树化学计量特征。
原雅楠李正才王斌张雨洁黄盛怡
关键词:榧树化学计量雌雄异株器官
杨凌区不同阶地农田土壤性质及环境质量评价
本文针对农田土壤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杨凌地区不同阶地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不同阶地的农田土壤环...
王斌
关键词:农田土壤土壤酶生物学指标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成都平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为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率,基于2017年对成都市郫都区13个乡镇92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郫都区主要的水旱轮作和旱作种植模式的农田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平均农田生产效率为0.793,不同模式农田生产效率排序依次为蔬菜连作或轮作(0.957)、水稻-大蒜(0.847)、水稻-油菜(0.782)、韭菜连作(0.759)、水稻-蔬菜(0.722)、水稻-圆根萝卜(0.689),农田生产效率未达到有效值1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益较低;同时,各模式均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冗余,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模式还存在产出不足问题;影响6种模式生产效率的因素均不相同,政策因素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田生产效率,建议适度推广农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各类农业政策措施。
王斌黄盛怡闵庆文杨万全李禾尧张碧天
关键词:成都平原DEA-TOBIT模型农田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2012年汛期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为了解汛期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2年7、8、9月对于桥水库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103种(属),以蓝藻为主,优势种为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sp.)、衣藻属(Chlamy...
武丹梅鹏蔚王斌
关键词:水库环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污染评价
文献传递
一起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小规模关中奶山羊腹泻报道被引量:2
2022年
自陕西省富平县某规模化关中奶山羊养殖场病羊舍11份腹泻奶山羊肛门拭子中分离得到8株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检测显示8株产气荚膜梭菌均为携带cpa、etx和cpb2毒素基因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结合其耐药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高度一致,判断本试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属于同1株小范围流行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该D型产气荚膜梭菌攻毒小鼠后,可引起小鼠明显肠道出血和鼓气,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肠绒毛破碎、肠壁肌肉层结构松散,推断此次奶山羊腹泻与该D型产气荚膜梭菌密切相关。75%酒精、新洁尔灭和84消毒液等消毒剂对该D型产气荚膜梭菌效果良好,生产中为预防产气荚膜梭菌的区域性传播致病应加强对环境的清扫和消毒。
吴克冯航王斌王晨骁王娟杨增岐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关中奶山羊耐药性消毒剂
禽防御素在雏鸡抗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中的表达及其分子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探寻有效防治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菌的新型防御素生物制剂,建立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菌(S.Pullorum)的模型,感染3~24 h后检测十二指肠组织禽防御素(AvBDs)抗感染的防御性表达水平,分析AvBDs的理论等电点,选择活性强且结构稳定的AvBD,对其进行分子设计,以期构建出理论生物活性更强且结构更稳定的改型防御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菌3~24 h后十二指肠AvBD-6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合理论等电点分析,选择AvBD-6做设计出发肽,用天冬氨酸替换AvBD-6原有的中性氨基酸,并在C端增加抗菌肽BF2衍生物的α螺旋,成功构建了改型防御素AvBD6-BF2,其理论生物活性与结构稳定性均强于AvBD6出发肽.本研究将为AvBDs生物制剂用于防治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涂健王斌祁克宗温俊柳周秀红汪雪雁刘红梅
关键词:雏鸡分子设计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