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
-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采用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12~53岁。按改良Osserman临床分型,Ⅰ型7例,Ⅱ...
- 柳阳春林庆章晔徐全陈立如吴昊
- 关键词:胸腔镜胸腺切除重症肌无力
- 同种异体肺移植3例
- 2024年
- 同种异体单肺或双肺肺移植术是治疗良性终末期肺部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1]。自1990年始,全球累计已完成超过70 000例肺移植手术,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年度报告显示,2013-2022年全球每年肺移植手术均超过4 000例[2]。
- 吴昊彭雷刘志辉林庆徐全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煤矽肺肺移植围手术期治疗
- 剑突下与双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比较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比较剑突下与双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电视胸腔镜扩大胸腺切除治疗65例MG的临床资料。剑突下入路组44例,单腔气管插管,取“人”字位,两腿分开,剑突下正中做一2 cm直切口,该切口作为胸腔镜孔,左、右肋弓下缘各做一0.5 cm切口,此切口作为操作孔;双侧胸入路组21例,双腔气管插管,左、右各取3个0.5~1.0 cm操作孔。完整切除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提出的分类系统评估]。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延迟拔管、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剑突下入路组手术时间(136.4±27.5)min,明显短于双侧胸入路组(155.0±30.6)min(t=2.461,P=0.017)。剑突下入路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低于双侧胸入路组(P<0.05)。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失访5例,60例随访16~58个月,平均27个月,1例死亡,2组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Z=-0.532,P=0.594)。结论剑突下或双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MG安全可行,效果相当,其中剑突下入路能很大程度减轻MG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邱志宏陈艰陈立如林庆吴昊孙黄涛周鑫柳阳春徐全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
- ECT2-siRNA转染对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ECT2-siRNA转染对肺腺癌A549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未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和干扰组(转染ECT2-siRNA),采用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法检测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T2、Cyclin D1、P5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干扰组细胞中ECT2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 <0. 05)。与其他2组相比,干扰组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降低,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 <0. 05),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P5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 <0. 05)。结论:靶向沉默ECT2的表达可诱导A549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上调P5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 吴昊林庆徐全柳阳春陈立如尹随
- 关键词:肺腺癌细胞周期
-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段切除日间手术一例
- 2023年
- 病人,男性,51岁。体检发现肺部结节3个月入院。病人于2021年10月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上肺后段结节(图1),平素偶有干咳,无胸闷胸痛,无畏寒发热。2022年1月21日入院。无特殊病史。无吸烟、饮酒史。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上肺后段可见一9 mm混合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不能除外。心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肿瘤标志物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均大致正常,头腹部CT未见异常。
- 彭雷林庆吴昊胡耶基陈立如骆鸣周志松徐全
- 关键词:肺结节胸腔镜日间手术
- 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64例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同一治疗组完成的64例接受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日期顺序分为A、B、C、D4组,每组16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胸腔引流管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和手术频度,分析不同阶段手术效果。结果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1例(A组)中转开胸,3例(A组2例,D组1例)肺部感染,1例(B组)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其他患者术后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4组在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胸率、术后住院天数、胸腔引流管引流时间和胸腔引流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186.25±25.79)min,显著长于B组(128.75±16.28)min、C组(135.00±21.29)min和D组(128.75±19.62)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110.00±38.82)ml,显著多于B组(63.75±28.26)ml、C组(58.13±27.86)ml和D组(58.75±25.00)ml,P<0.05;而B、C、D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平均1.6例/月,B组2.3例/月、C组2.7例/月、D组2.7例/月,趋于稳定。结论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技术上安全可行,有一定胸腔镜技术经验的胸外科医师经学习曲线后基本可掌握剑突下入路的手术技巧。
- 邱志宏陈艰徐全陈立如林庆吴昊孙黄涛周鑫胡耶基彭雷柳阳春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胸腺扩大切除重症肌无力
- 3D打印钛合金人工肋骨与自体肋骨移植在肋骨、胸锁骨部分切除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人工肋骨与自体肋骨移植在肋骨、胸锁骨部分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肋骨病损1例,胸骨、锁骨肿瘤与病损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3D打印钛合金人工肋骨替代缺损的肋骨、自体肋骨移植加钛板替代切除的胸骨与锁骨,观察手术效果。结果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病理诊断:肋骨纤维结构不良并囊肿1例,胸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胸骨锁骨肉瘤各1例,胸骨、锁骨结核性肉芽肿1例。随访16-61m,1例胸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术后12m发生肿瘤肺转移,其余3例无复发,组织愈合良好。结论3D打印钛合金人工肋骨可以应用于肋骨病损切除并胸壁缺损修补,但作为理想的人工肋骨替代材料及其3D打印人工合成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自体肋骨移植加钛板修补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胸锁骨肿瘤或病损切除并胸壁缺损修补。
- 柳阳春张建芳章晔林庆吴昊徐全陈立如
-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围手术期规范、程序化处理探索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围手术期规范、程序化处理方案,降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方法 466例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治疗患者,男207例,女259例,年龄5~77岁.病程12天~18年.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或伴有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咳嗽无力、构音障碍、吞咽及咀嚼困难.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19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6例,肠激惹症、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各1例.19例甲状腺亢进中15例胸腺切除术前、4例术后发生.按改良Osserman临床分型,Ⅰ型248例,Ⅱa型58例,Ⅱb型66例,Ⅲ型71例,Ⅳ型23例.血浆置换58例.手术方法:正中全胸骨切口116例,“J”形胸骨上段切口204例,胸腔镜手术146例(其中剑突下入路13例).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2例(0.42%,2/466),1例猝死,1例因胸腺转移瘤再手术后呼吸衰竭死亡.肌无力危象13例,发生率2.78% (13/466),气管切开6例1.29%(6/466);血浆置换并发低渗综合征二次开胸止血2例,占58例血浆置换的3.4%.病理诊断:胸腺萎缩3例,胸腺增生272例,胸腺瘤178例,胸腺囊肿13例.结论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围手术期规范化、程序化处理及预防和加强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处理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
- 柳阳春章晔林庆徐全陈立如吴昊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胸外科手术
- 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13例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胸,无手术并发症。均无肌无力危象,肌无力症状缓解。病理检查显示B1型胸腺瘤1例,B2型胸腺瘤2例,Masaoka分期均为Ⅰ期。胸腺增生10例。结论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切实可行,胸腺增生、胸腺囊肿、直径<5cm的胸腺瘤比较适合该术式。
- 柳阳春林庆章晔徐全陈立如吴昊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
- 颈内静脉入路与锁骨下静脉入路行输液港置入术的对比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颈内静脉入路与锁骨下静脉入路行输液港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行输液港置入术的病人104例,包括颈内静脉入路55例(A组)、锁骨下静脉入路49例(B组),比较两组不同入路病例在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导管长度、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差异。结果A组、B组穿刺时间分别为(8.84±3.10)分钟和(11.22±3.86)分钟,出血量分别为(12.64±5.63)ml和(15.71±7.07)ml,导管移位发生率分别为0和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胸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耗时较短,成功率较高,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较为安全、适用,应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 尹随吴昊陈立如彭雷胡耶基林庆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