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鸣

作品数:40 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脓毒
  • 9篇脓毒症
  • 6篇通路
  • 6篇细胞
  • 5篇信号
  • 5篇信号通路
  • 5篇综合征
  • 4篇电针
  • 4篇血管
  • 4篇血浆
  • 4篇炎症
  • 4篇中医
  • 4篇重症
  • 3篇胆红素
  • 3篇血管外肺水
  • 3篇红素
  • 3篇肺炎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吸附
  • 3篇高胆红素

机构

  • 3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9篇雷鸣
  • 16篇孙芳园
  • 9篇姚玉龙
  • 7篇袁林
  • 6篇张涛
  • 6篇陈刚
  • 3篇冯文涛
  • 2篇杜炯
  • 2篇李文放
  • 2篇刘愿
  • 2篇吴昊
  • 1篇宋雅楠
  • 1篇林兆奋
  • 1篇钱义明
  • 1篇张遂亮
  • 1篇顾雪莲

传媒

  • 4篇黑龙江科学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成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玉屏风散加味含药血清对RLE-6TN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味含药血清对大鼠肺上皮Ⅱ型细胞RLE-6TN炎症反应的影响,基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RLE-6TN细胞炎症反应,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血清组和5%、10%、20%中药血清组,分别以不同血清干预细胞24 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Hoechst/PI双染观察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RT-qPCR检测细胞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LR4、MyD88、NF-κBp65、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LE-6TN细胞上清液LDH、TNF-α、IL-6、IL-1β及细胞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IκBα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20%中药血清组和地塞米松血清组细胞RLE-6TN细胞上清液LDH、TNF-α、IL-6、IL-1β及细胞ROS含量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IκB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玉屏风散加味含药血清可减轻RLE-6TN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孟佳磊马宇慧袁林叶慧华旭雷鸣
关键词:玉屏风散加味含药血清NF-ΚB信号通路
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课程在规培教育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2023年
为培养规培医师的灾难应答响应能力,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经验设计了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课程。该课程由8个模块组成,共26学时,分别介绍了灾难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中医药在灾难医学中的位置等。针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急创中心84名规培医师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课程教学,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培训前后规培医师客观成绩课前测试分数为(45.00±2.51),课后测试分数为(76.25±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课程前后分别对规培医师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相关知识主观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前测试分数为(50.88±1.41),课后测试分数为(64.64±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通过灾难医学教学相关课程,规培医师的理论知识、技能、灾难救援中的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教育相关课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雷鸣杨小芳游丽娇耿欢
关键词:中西医灾难医学医学教育课程
肺部超声对重症监护病房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肺部超声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2月20日至3月19日武汉雷神山医院B2病区ICU收治的5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入ICU时均接受肺部CT及肺部超声检查,记录相关数据: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白介素6、静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肺部超声评分,并将CT与超声图像进行对比。记录患者入ICU后28 d内存活情况及存活患者的ICU住院天数。结果患者的肺部超声评分与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白介素6呈正相关,与静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呈负相关(P均<0.01);以肺部CT图像为金标准,肺部超声诊断肺部疾病的准确性为90.3%(542/600)、敏感度为87.1%(316/363)、特异度为95.3%(226/237);入ICU 28 d存活患者的肺部超声评分与ICU治疗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肺部超声应用在ICU治疗的COVID-19患者中,与肺部CT一致性高,能有效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炎症状态、肺部顺应性及预测患者预后,可作为在ICU治疗的COVID-19患者的必要监测方法。
姚玉龙袁维方丁键雷鸣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基于Caspase-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探讨栀子苷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Caspase-1细胞焦亡经典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20、40、80μmol/L栀子苷干预细胞24 h。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释放法检测细胞LDH释放;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存活情况;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18、IL-1β、TNF-α和IL-6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GSDMD、IL-18和IL-1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LDH释放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形态学观察到有大量细胞被PI染色,细胞上清中IL-1β、IL-18、TNF-α和IL-6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1);NLRP3、Caspase-1、GSDMD、IL-18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栀子苷各组和地塞米松组LDH释放减少(P<0.01),有效抑制PI染色,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18、TNF-α和IL-6分泌水平降低(P<0.05);NLRP3、Caspase-1、GSDMD、IL-1β和IL-18表达降低(P<0.05)。结论:栀子苷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激活减轻炎症反应。
游丽娇杨小芳耿欢孟佳磊马宇慧雷鸣王韫瑾
关键词:栀子苷CASPASE-1感染性休克
肺通气评分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的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在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 d内治疗好转的3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科时及7 d后的肺通气总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_2/FiO_2)、中心静脉压(CVP)。研究肺通气总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EVLWI、氧合指数、CVP的相关性。结果经入科后治疗好转的ARDS患者与入科时比较,入科7 d后APACHEⅡ评分、肺通气总评分、EVLWI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通气总评分与APACHEⅡ评分、EVLWI、CVP呈正相关(r=0.95、0.95、0.64,P均<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94,P<0.01)。结论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能有效评估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可作为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监测手段中除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 CCO)以外的有效补充手段。
姚玉龙姚玉龙雷鸣李文放
关键词:肺疾病血管外肺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致死剂量秋水仙碱中毒成功救治1例被引量:8
2020年
目前秋水仙碱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0.8 mg/kg是其致死剂量,秋水仙碱中毒患者的预后与服用剂量密切相关,但个体差异较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1例秋水仙碱中毒患者,该患者38岁,男性,一次性口服80 mg秋水仙碱片(1.19 mg/kg)4 h后来院就诊,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灌肠导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HP)+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持续时间34 h 22 min,同时联合大剂量激素(甲泼尼龙80 mg、8 h 1次、静脉注射)及器官功能保护等对症处理,2周后病情缓解出院。对该病例的成功救治进行报道以供参考及借鉴。
孙玉霞姚玉龙许开亮袁林陈刚袁维方雷鸣
关键词:中毒秋水仙碱肠梗阻血液净化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9
2022年
重症肺炎是ICU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病死率高、病情进展快的特点,现代研究证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与胃肠功能关系密切,本文旨在通过"肺与大肠"关系的研究,进而探讨其与重症肺炎治疗上的内在联系,为重症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耿欢游丽娇杨小芳孙芳园雷鸣
关键词:重症肺炎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药
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调节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以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对于脓毒症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目的。动物实验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电针组(n=10),于术后24 h进行观察,并采集标本检测。通过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进行大鼠胸腺和脾脏形态学观察和凋亡率测定、淋巴细胞HLA-DR、IL-6、IL-10、TNF-α浓度测定、血常规测定,计算NLR。结果表明,电针组大鼠血清IL-6、TNF-α较模型组低(P<0.05),IL-10较模型组高(P<0.05),电针组胸腺细胞凋亡率、脾脏细胞凋亡率、HLA-DR、NLR均较模型组低。由此得出,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可增强大鼠的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脓毒症发病时的机体反应。
孙芳园张涛雷鸣沈伟鸿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脓毒症免疫功能
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急性肝衰竭(ALF)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病死率高,属于危重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现状方面综述ALF和ACLF研究进展。除内科基础治疗、肝脏移植之外,人工肝支持治疗及中医药疗法是肝衰竭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人工肝支持治疗包括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成分血浆分离吸附系统(Prometheus)、血浆置换疗法(PE)、血浆透析滤过(PDF)等非生物人工肝及生物人工肝,中医药疗法包括中药汤剂口服、灌肠及中成药的使用。传统中医药疗法与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相结合,有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肝衰竭的治疗手段。
许开亮林兆奋雷鸣
关键词:肝衰竭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
电针“肠三针”治疗脓毒症模型大鼠肠道损伤的 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电针“肠三针”对脓毒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移位、小肠黏膜形态、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血清内毒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肠三针”治疗脓毒症肠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不穿孔盲肠,仅行开腹手术。电针组大鼠建模前7天每天上午及建模后6 h取双侧足三里、上巨虚、天枢穴进行持续电针刺激30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于相同时间置于电针治疗辅助装置内,不进行电针及其他干预。分别于建模后12 h和24 h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移位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小肠黏膜形态,TUNEL法观察大鼠肠道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TNF-α、内毒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血清TLR-4水平。结果:建模后12 h和24 h,模型组大鼠肠系膜淋巴结、肝组织和肺组织中均检测出肠道菌群,提示菌群移位;电针组大鼠仅在肠系膜淋巴结、肝组织中检测出肠道菌群,菌群移位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24 h,电针组大鼠肠道菌群移位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2 h和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小肠绒毛高度降低,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2 h,电针组大鼠小肠绒毛高度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24 h,电针组大鼠小肠绒毛数量多于模型组,小肠绒毛高度高于模型组,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2 h和24 h,电针组、模型组大鼠血清内毒素、TNF-α、IL-6、TLR-4水平均�
孙芳园袁林张纬陈刚雷鸣
关键词:电针脓毒症肠道损伤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4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