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猛

作品数:30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视网膜
  • 5篇手术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5篇网膜
  • 3篇断层扫描
  • 3篇眼内
  • 3篇眼内压
  • 3篇书法
  • 3篇图像
  • 3篇切开术
  • 3篇网络
  • 3篇相干
  • 3篇晶状体
  • 3篇角膜
  • 3篇成像
  • 2篇导管
  • 2篇血管
  • 2篇血流
  • 2篇血流改变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自...
  • 3篇西安市第四医...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眼科研...
  • 1篇北京市眼科学...
  • 1篇中科君胜(深...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30篇李猛
  • 11篇王怀洲
  • 8篇万修华
  • 8篇张景尚
  • 8篇王宁利
  • 5篇王开杰
  • 5篇王健
  • 5篇王进达
  • 5篇黄卫星
  • 5篇张熙芳
  • 4篇杨颐
  • 3篇石砚
  • 3篇王伟伟
  • 2篇马楠
  • 2篇何晖光
  • 2篇鲜军舫
  • 2篇王振常
  • 2篇霍妍佼
  • 2篇李晓霞
  • 2篇毛迎燕

传媒

  • 2篇眼科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科普研究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0
  • 1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城市品牌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时代的大背景下,城市品牌形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也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境。城市品牌主管部门需要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牢固树立城市品牌价值,吸引人才、资金、文化和经济资源,聚合城市发展实力...
李猛
关键词:互联网城市品牌
文献传递
微导管引导下的360度小梁切开术和传统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微导管引导下的360 度小梁切开术和传统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微导管引导下的360 度小梁切开术(组一)和传统小梁切开术(组二)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术后早期(12 个月)的临床效果。
王怀洲石砚张熙芳李猛王宁利
关键词:先天性青光眼小梁切开术
不同时期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视神经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ON)患者视神经扩散张量成像(DTI)指标的变化规律。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35例IDON患者及与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5例健康志愿者。方法应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对研究对象进行视神经DTI检查,扫描时间约10分钟,利用FMRIB软件对图像进行校正和配准,利用DTIStudio软件进行视神经DTI参数的测量,分析扩散指标变化。主要指标平均扩散率(MD)、各向异性分数(FA)、最大本征值(λ∥)和横向本征值(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首次受累的急性期IDON视神经DTI指标变化以FA值降低(P=0.000)和λ⊥值升高(P=0.000)为主,缓解期IDON视神经DTI指标变化为FA值降低(P=0.000),MD值(P=0.004)、λ∥值(P=0.005)和λ⊥值升高(P=0.000)。结论磁共振成像DTI技术可敏感地检测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患者视神经内的水弥散异常,并且视神经DTI指标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特点及其脱髓鞘程度。
李静李猛王振常何晖光燕飞鲜军舫吕彬艾立坤
关键词: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视神经扩散张量成像
不同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计算眼轴大于28mm的RK术后白内障患眼的准确性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计算眼轴大于28mm的既往接受过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白内障患者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01/2020-07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眼轴长度大于28mm的RK术后患者19例29眼的病历资料。分别使用Barrett True-K、Haigis、Holladay 1(D-K)公式计算白内障术后实际等效球镜和IOL公式预测的等效球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AE)。比较三种IOL公式的AE值及AE值≤0.5、0.75、1.0和2.0D的患眼百分比。结果:三种公式的AE值有显著差异(χ^(2)=8.759,P=0.013),Barrett True-K公式的AE中位数最小,仅为0.62(0.20,1.15)D,Haigis公式次之,为0.76(0.34,1.26)D,Holladay 1(D-K)公式最大,为1.01(0.49,1.62)D。使用Barrett True-K公式,AE值≤0.5、0.75、1.0和2.0D的患眼百分比分别为48%、59%、69%和93%,均等于或高于另外两种公式。结论:对于眼轴长度大于28mm的RK术后白内障患者,在Barrett True-K、Holladay 1(D-K)和Haigis三种公式中,我们更推荐使用Barrett True-K公式。
唐婷婷李猛张景尚万修华
关键词: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白内障高度近视
使用80MHz UBM和前段OCT定量分析模拟眼房水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80MHz UBM 和前段OCT 定量观察模拟眼中前房细胞的可行性,为使用这两种设备对前房细胞进行定量临床观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外周静脉血,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将外周静脉血进行稀释,得到八种不同...
刘玥王怀洲李猛王宁利
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与血流改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厚度及血流改变,为后巩膜加固手术应用于病理性近视眼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开放性、单一治疗组的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至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行后巩膜加固术的10例病理性近视眼患者的20只眼进行OCT血管成像的放射线扫描及黄斑区3 mmx3 mm血流模式扫描。分析后巩膜加固术前及术后60 d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 mm位置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及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血流密度及血流指数的变化,同时对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进行比较。正态性分布数据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应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本组患者包括男性5例(10只眼),女性5例(10只眼),平均年龄(35.5±4.2)岁。术后60 d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1.89,0.20;P〉0.05)。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显著降低(Z=-2.58,P=0.01),黄斑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 mm位置视网膜厚度(t=0.44,P=0.67;t=0.05,P=0.96;Z=0.87,t=0.64, Z=-0.78,P=0.99)及脉络膜厚度(t=-0.12,-0.25,0.53,-0.91,1.20;P〉0.05)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分别为(48.18±4.56)%和(31.47±5.11)%,较术前的(33.82±4.33)%和(14.29±3.89)%显著增加(t=2.66,P=0.02;t=3.16,P=0.01)。术后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指数(0.044±0.005、0.025±0.005)较术前(0.028±0.004、0.010±0.003)显著增加(t=2.59,P=0.02;t=2.95, P=0.01),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面积、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血流密度及血流指数较术前无明显增加。结论
张熙芳乔利亚李晓霞马楠李猛管征王怀洲王宁利
关键词:巩膜视网膜脉络膜局部血流
眼前节实时医学图像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前节实时医学图像监控系统及方法,该眼前节实时医学图像监控系统包括眼前节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监控系统;眼前节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患者眼前节相关数据,并将采集结果发送至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
王开杰万修华王进达张景尚李猛
文献传递
一种眼睑压力检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睑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被置入到眼球表面,与角膜贴合的角膜接触镜;被配置于所述角膜接触镜内,当眨眼时,用于检测上眼睑作用于角膜接触镜时所产生的应变量的应变感应传感器及被配置于所述角膜接触镜内,与应...
王开杰万修华王进达张景尚李猛
时域、频域和扫频OCT测量离体房水细胞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既往研究显示,时域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都可以用来测量前房细胞.近年来,商用的扫频OCT也运用于临床.对于这3类OCT,哪种测量房水细胞更准确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使用这3类OCT对离体房水细胞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对比.首先抽取人体外周血,将其稀释为8种不同浓度,并将其装入薄膜塑料袋内,模拟前房细胞,使用这3类OCT对每个样品进行扫描.对于Visante AS-OCT和RTVue XR Avanti OCT,可以轻易从背景噪点中分辨出房水细胞;但对于Casia SS-1000 OCT,难以区分背景噪点和房水细胞.使用Visante AS-OCT的高分辨率角膜横断面扫描、RTVue XR Avanti OCT的角膜线扫和3D角膜扫描模式所测得的样品血细胞密度和实际血细胞浓度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P)分别为0.991,0.989和0.993).RTVue XR Avanti OCT的角膜线扫和3D角膜扫描模式所测得的矫正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Visante AS-OCT((10.46±2.87)个/mm^2,(11.01±2.47)个/mm^2vs.(1.55±1.75)个/mm^2)(P<0.01).本研究显示,频域RTVue XR Avanti OCT在测量离体房水细胞上,优于另外2种OCT.
李猛王怀洲刘玥张熙芳王宁利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葡萄膜炎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检测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背景青光眼以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继而出现视野缺损为特征,高分辨率频域OCT(SD-OCT)可以准确可靠地定量分析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目的探讨黄斑区GCC厚度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诊断试验研究设计。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连续纳入POAG患者70例和30名健康志愿者,应用RTVue SD—OCT对70例POAG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黄斑区GCC厚度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检测,并行Humphrey视野检查,均纳入受检者的右眼进行统计。根据视野检查的平均缺损(MD)值将POAG分为早期、进展期和晚期,对各组受检眼平均GCC、上方GCC和下方GCC、平均RNFL、上方RNFL、下方RNFL、局部丢失体积(FLV)和整体丢失体积(GLV)进行比较;评估POAG患者GCC厚度、RNFL厚度与视野MD值的关系,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CC厚度和RNFL厚度对POAG的诊断效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POAG组、进展期POAG组和晚期POAG组的平均GCC、上方GCC、下方GCC、平均RNFL、上方RNFL和下方RNFL均明显降低,FLV和GLV均明显升高,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早期POAG组比较,进展期POAG组和晚期POAG组受检眼平均GCC值和平均RNFL厚度值均明显下降,GLV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POAG组受检眼上方RNFL厚度值明显低于早期PO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晚期POAG组受检眼上方GCC值明显低于早期POAG组和进展期PO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早期POAG组比较,进展期POAG组和晚期POAG组受检眼下方GCC和下方RNFL厚度值明显下降,FLV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OAG患者平均GCC、上方GCC和下方GCC、平均RNFL、�
王伟伟王怀洲霍妍佼李猛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