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红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细胞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基因
  • 2篇肠癌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胸苷
  • 1篇胸苷酸合成酶
  • 1篇修复基因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溶瘤
  • 1篇溶瘤病毒
  • 1篇受体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随访
  • 1篇随访
  • 1篇嵌合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赵春红
  • 3篇甄亚男
  • 2篇徐忠法
  • 2篇王若谷
  • 2篇霍守俊
  • 1篇石会勇
  • 1篇孙燕来
  • 1篇范开席
  • 1篇冯斌
  • 1篇张西坤
  • 1篇常静
  • 1篇张晴
  • 1篇李成军
  • 1篇李增军
  • 1篇肖瑞雪
  • 1篇鲁守堂
  • 1篇尹磊
  • 1篇韩钢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HSV2治疗结直肠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重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HSV2在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中的抗肿瘤效果,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构建CT26细胞荷瘤小鼠肿瘤模型。1)小鼠瘤内注射oHSV2,ELISA法测定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浓度;2)荷瘤小鼠分为oHSV2组、5-氟尿嘧啶(5-FU)组(阳性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阴性对照组)。给药后,记录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生存期及生活状态等变化,评估病毒抗肿瘤效果;3)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node,TDLN)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瘤体内CD4+T与CD8+T的比例。结果:1)瘤内注射oHSV2后,血清中的GM-CSF浓度不断升高。首次给药后第8天出现高峰(3150±327.1)pg/m L,后缓慢下降;2)相比PBS组,oHSV2和5-FU组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50 d vs.36 d,P<0.01;51 d vs.36 d,P<0.01),但oHSV2治疗未引起小鼠体质量下降。治疗起始第28天,5-FU组平均体质量较PBS组有显著性差异(16.61 g vs.22.07 g,P<0.01),oHSV2组与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鼠病毒注射区皮肤无坏死、溃疡;3)流式分析结果显示相比PBS组,oHSV2治疗组的DC(6.49%vs.3.73%,P<0.01),CD4+T(15%vs.8.57%,P<0.01)与CD8+T(8.19%vs.5.15%,P<0.01)比例升高。而5-FU组各细胞比例较PBS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瘤内注射oHSV2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病毒治疗与化疗药物相比不伴有明显的毒副反应。病毒在荷瘤小鼠体内复制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GM-CSF,可增强抗肿瘤免疫。
尹磊孙燕来赵春红李增军甄亚男肖瑞雪徐忠法
关键词:结直肠癌溶瘤病毒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免疫治疗
ERCC1、TS及MS状态在老年Ⅲ、Ⅳ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检测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胸苷酸合成酶(TS)、错配修复(MMR)蛋白(PMS2、MLH1、MSH2、MSH6)在老年Ⅲ、Ⅳ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探讨TS、ERCC1和微卫星(MS)状态与老年Ⅲ、Ⅳ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之间的关系。方法老年Ⅲ、Ⅳ期胃癌患者66例,应用FOLFOX6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后给予手术治疗,分别检测活检组织和手术标本中上述蛋白的表达,分析TS、ERCC1的表达情况和MS状态对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并分析TS、ERCC1和MS状态在化疗前后变化的关系。结果TS和ERCC1在化疗后表达下降(P<0.001,P=0.024)。化疗前与MS稳定(MSS)患者相比,MS不稳定性(MSI)患者化疗有效率升高(P=0.007)。结论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MSI预示着较好的新辅助化疗疗效,MS状态可作为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冯斌姜雷张晴惠丽娜常静范开席赵春红
关键词:胸苷酸合成酶错配修复基因胃癌新辅助化疗
靶向核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构建及其分泌IFN-γ功能验证
2020年
目的构建靶向实体瘤微环境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诱导微环境中IFN-γ的表达,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方法筛选核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嵌合抗原受体(CAR);将CAR亚克隆到慢病毒载体后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成表达CAR的慢病毒,转导HEK293F细胞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AR表达细胞比例判断转导效率;将CAR表达慢病毒转导活化T细胞后形成CAR-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不同抗原(核小体抗原、Brefeldin A、二者联合)诱导下或核小体抗原单独诱导0、2、48 h时CAR-T细胞分泌IFN-γ情况。结果在培养10~15 d时,表达CAR的HEK293F细胞比例达53.04%~87.17%。在核小体抗原、Brefeldin A、二者联合组诱导下,分泌IFN-γ的T细胞比例分别为0.028%、0.034%、3.570%;核小体抗原诱导0、48 h时检测不到分泌IFN-γ的CAR-T细胞,2 h时分泌IFN-γ的CAR-T细胞最多。结论成功构建靶向核抗原的CAR-T细胞,且该细胞具有IFN-γ分泌功能。
徐忠法甄亚男赵春红王若谷张西坤李成军鲁守堂霍守俊韩钢杨美家
关键词:Γ干扰素
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及术后随访中的意义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及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接受结直肠癌筛查人群共计783例,其中确诊结直肠癌患者72例,非结直肠癌患者711例。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外周血SEPT9甲基化检测和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SEPT9阳性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术后随访1年,观察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和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应用SPSS 2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性别、年龄段、病变位置、TNM分期等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结直肠癌患者SEPT9基因甲基化(70. 8%)显著高于非结直肠癌患者(13. 5%); SEPT9基因甲基化在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依次为:47. 4%、69. 2%、88. 9%、88. 9%。ROC曲线分析显示,SEPT9的AUC=0. 787,高于CA125和CA199(P <0. 05),其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6. 5%,特异度为70. 8%。术后随访1年发现,88. 2%的SEPT9基因甲基化阳性患者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为阴性,与SEPT9甲基化转阴性的患者相比较,SEPT9甲基化未转为阴性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作为评估结直肠癌风险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石会勇赵春红甄亚男霍守俊王若谷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ROC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