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电生理
  • 6篇震颤
  • 4篇神经传导
  • 4篇肌电
  • 3篇电生理研究
  • 3篇帕金森
  • 3篇周围神经
  • 3篇描记
  • 3篇描记术
  • 3篇肌电描记术
  • 2篇多系统萎缩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传导检测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震颤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功率
  • 2篇P型
  • 1篇蛋白
  • 1篇电刺激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潘华
  • 16篇杨硕
  • 15篇翦凡
  • 15篇张磊
  • 15篇陈娜
  • 14篇王颖
  • 7篇张在强
  • 2篇王化冰
  • 1篇刘云
  • 1篇张磊
  • 1篇刘阳
  • 1篇华琳
  • 1篇王瑞青
  • 1篇赵业志
  • 1篇张星虎
  • 1篇王颖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系统萎缩P型的震颤频率及谐波研究
杨硕潘华翦凡陈娜张磊王颖
非MG患者额肌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的参考值探索
翦凡王化冰王颖杨硕张磊潘华
运动诱发试验在发作性运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的探讨
潘华翦凡陈娜张磊王颖杨硕
远端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电生理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远端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及转归。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神经传导测定、重复神经电刺激及针极肌电图检测,筛选出远端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分析其临床、电生理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结果52例确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远端型4例(7.7%)。发病年龄36-64岁,远端肌无力出现于起病当月至病后6年,上肢手部肌肉非均一性受累,1例伴下肢胫前肌受累。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递减程度于远端肌肉重于近端肌肉;受累远端肌的基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亦轻度降低或波动性降低。患者接受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激素加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眼咽部及肢体远近端肌力均改善;电生理复查见基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高,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递减减轻,肌源性改变好转。结论少数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相对突出的远端肌肉受累,远端肌肉除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递减显著外,还可出现基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日间波动。远端型重症肌无力对常规治疗的反应好,其短期预后同常见的以近端受累为主的重症肌无力。
翦凡王化冰陈娜杨硕刘云赵业志张磊潘华张星虎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远端型动作电位重复神经电刺激
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2019—202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招募的20~65岁糖代谢异常风险人群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前瞻性收集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患者,排除可能导致周围神经受损的其他病因及神经根病患者。依据2010年多伦多共识多发性神经病(PN)临床诊断标准,按照是否存在PN的症状体征,将患者划分为临床PN组和临床无PN组。对所有患者行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F波检测、交感皮肤反应、心率变异率及电流感觉阈值测定(CPT),比较各项检查的异常率,比较临床亚组间各项电生理检查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最终入组糖尿病前期患者共73例,依据多伦多共识标准可诊断为临床PN的患者仅20例(27.4%)。患者的CPT异常率为68.5%(50/73),显著高于F波、下肢NCS、上肢腕管综合征电生理检查、交感皮肤反应、心率变异率的异常率[分别为2.7%(2/73)、0(0/73)、26.0%(19/73)、6.8%(5/73)、5.5%(4/73),McNemar二项分布精确检验,均P<0.001]。采用2000 Hz、250 Hz和5 Hz的正弦波电刺激,通过CPT分别检测粗髓鞘、薄髓鞘和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的感觉阈值。糖尿病前期患者手部无髓鞘的小纤维(C纤维)异常率[21.9%(16/73)]较粗髓鞘的大纤维(Aβ纤维)异常率高[8.2%(6/73),χ^(2)=5.352,P=0.021];足部薄髓鞘(Aδ纤维)和无髓鞘的小纤维(C纤维)异常率[42.5%(31/73)和39.7%(29/73)]均较粗髓鞘的大纤维(Aβ纤维)异常率高[11.0%(8/73),χ^(2)=18.508、15.965,均P<0.001)。临床PN组与临床无PN组相比,CPT[90.0%(18/20)与60.4%(32/53),χ^(2)=5.904,P=0.015]和交感皮肤反应[20.0%(4/20)与1.9%(1/53),P=0.016]的异常率显著增高。结论糖尿病前期的周围神经病变多无症状或为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糖代谢异常早期最易累及无髓鞘和薄髓鞘的小纤维,可通过选择性检测小神经纤维功能
翦凡陈琳陈娜李景芬王颖张磊程凤杨硕王恒恒华琳王瑞青刘阳潘华张在强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电生理感觉阈值
颏舌肌针极肌电图在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颏舌肌自发电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ALS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有无球部症状将其分为无球部症状组(44例)和有球部症状组(35例),就其病程、颏舌肌自发电位、胸锁乳突肌自发电位、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量表(ALS-FRS)评分进行分析,同时探讨颏舌肌自发电位的半定量评价与ALS-FR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ALS患者中,颏舌肌自发电位的阳性率为69.6%(55/79),其中有球部症状组为82.9%(29/35),无球部症状组为59.1%(26/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6,P<0.05);而胸锁乳突肌自发电位阳性率较低,仅为13.9%(11/79),且在有、无球部症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颏舌肌纤颤电位的半定量评价与ALF-FRS评分间存在相关关系(r=-0.258,P<0.05),而正锐波的半定量评价与ALS-FRS评分间无相关关系。结论与胸锁乳突肌相比,ALS患者颏舌肌自发电位阳性率较高,且对球部亚临床患者有较高诊断价值。
张磊陈娜潘华翦凡王颖杨硕王恒恒陈琳张在强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延髓麻痹舌肌肌电图
临床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震颤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分期帕金森病(PD)患者震颤的特点。方法收集2014-11—2015-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内病房临床确诊或临床诊断PD可能性大的75例患者。患者至少具有一侧上肢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按照Hoehn-Yahr分期分为1~1.5期、2~2.5期、3期3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静止、姿势及持物1000g震颤的优势频率、振幅及震颤节律形式。结果 (1)震颤优势频率:静止、姿势状态下为4~7 Hz,1~1.5期与2~2.5期、3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物1000g状态下,1~1.5期与2~2.5期、3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5期患者优势频率除了4~7Hz之外,还有7~10Hz、无规律及无震颤。(2)震颤振幅:随病情进展有下降趋势。(3)震颤节律形式:临床不同分期患者静止、姿势及持物1000g时震颤的节律形式均以交替形式为主,但随着病情进展,非交替节律比例有增加趋势。结论 PD患者震颤属于中枢性震颤,静止、姿势震颤优势频率为4~7Hz,不随病情进展而变化。疾病初期,持物1000g状态震颤优势频率可能受外周调节而表现多样。震颤节律不受病情进展及姿势影响。随病情进展,非交替节律比例有增加趋势,震颤振幅有下降趋势。
王颖潘华翦凡陈娜张磊杨硕
关键词:帕金森病震颤
伴严重瘙痒的周围神经高兴奋综合征临床及电生理研究
2022年
目的提高对周围神经高兴奋综合征(peripheral nerve hyperexcitability syndromes,PNH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瘙痒为突出表现的PNHS患者2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随访转归,结合文献予以分析讨论。结果病例1为60岁男性,为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 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抗体双阳性患者,表现为双下肢疼痛、肉跳及严重瘙痒,病程中有多汗、二便异常及情绪、睡眠障碍。肌电图表现为周围神经高兴奋性及四肢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异常。最终诊断为Morvan综合征;抗CASPR2/LGI-1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2为37岁女性,为CASPR2抗体阳性患者,表现为双下肢的疼痛及肉跳、下腹部及会阴部持续瘙痒,病程中有多汗、二便异常及情绪、睡眠障碍,既往体健。肌电图可见肌颤搐电位及SSR异常。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检测提示2000 Hz电流刺激感觉神经纤维阈值降低。该患者最终诊断为Isaacs综合征。2例患者在免疫治疗及对症治疗后均达临床缓解。复查肌电图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严重瘙痒可以为伴CASPR2抗体阳性的PNHS患者的突出表现,识别其临床表现并完善相应的血清学及肌电图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积极的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
陈琳陈娜王颖翦凡张磊杨硕张在强潘华
关键词:瘙痒电生理免疫治疗
帕金森氏病与特发性震颤患者上肢屈肌、伸肌震颤频率及波幅的变化特点分析
杨硕翦凡陈娜张磊王颖潘华
脑血管疾病后Holmes震颤的临床、影像和电生理特点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总结脑血管疾病后Holmes震颤的临床、影像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4例脑血管疾病所致Holmes震颤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例患者中2例由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另外2例分别由脑动静脉畸形和脑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引起。Holmes震颤出现于原发病后1~24个月,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震颤,以上肢多见。头颅MRI检查显示2例患者病灶仅累及丘脑,2例同时累及丘脑和中脑。震颤分析显示静止、姿势、意向及持物1000 g几种状态下震颤的峰频率均在2.6~3.8 Hz,意向状态震颤半宽功率高于静止状态。主动肌与拮抗肌在静息时以同步收缩为主,姿势、意向和持物时以交替收缩为主。3例接受普拉克索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Holmes震颤多由累及中脑、丘脑部位脑血管疾病引起,表现为2~4 Hz低频震颤,意向状态震颤明显,部分患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效。
杨硕陈娜陈娜翦凡潘华王颖翦凡王恒恒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