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姗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我国“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的组织实施及思考被引量:3
- 2022年
- “十三五”期间,我国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专项”)。通过五年实施,专项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专项立项和实施情况的回顾,总结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为“十四五”干细胞研究部署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干细胞研究成果惠及人民健康。
- 杨喆陈琪郭伟王晶张一平卢姗于振行沈建忠
- 关键词:项目管理
- 我国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及建议被引量:3
- 2023年
- 近年来,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迅猛,有望为提升疾病防控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专题研讨、专家访谈,从战略布局、研发实力、产品创新、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我国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我国在该领域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学术产出与技术创新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其中,申请、公开的专利数分别由2011年的137项、26项增长至2021年的2484项和2909项,均跃居全球首位。发表论文数由2011年的43篇逐年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4597篇,仅次于美国。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研究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相关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正在从研究阶段走向应用层面,支撑临床实践提质增效。我国在人工智能临床研究领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短板,主要包括:(1)重大原创成果较少,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受制于人;(2)产品研发临床驱动不足,临床应用场景单一;(3)医疗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标准与共享机制不健全;(4)评价与监管体系不健全,伦理制度与法律法规待完善。对此,提出建议,包括:(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系统布局;(2)规范数据标准,培育医疗数据建设与共享新业态;(3)完善法律法规,优化认证评估与安全监管体系;(4)加强人才培育,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团队。
- 尹军祥黄鑫李苏宁桑晓冬阮梅花卢姗范玲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我国睡眠障碍防控研究现状及建议被引量:22
- 2023年
- 个体睡眠质量可影响机体重要生理功能,是调控信息、记忆决策等重要脑功能的关键生理因素。睡眠障碍按照疾病种类可细分为90余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失眠、嗜睡等,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如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和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躯体疾病。此外,与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认知功能损害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易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构成公共安全隐患。睡眠障碍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和科学问题,是我国亟须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探讨国内外睡眠障碍相关防控研究进展及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 黄鑫李苏宁尹军祥桑晓冬张烨唐向东卢姗
- 关键词:睡眠障碍睡眠研究
- 医学领域颠覆性技术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新兴技术备受关注,并逐步运用至临床医学领域,给许多疾病的诊治带来了新方法。这些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正在取代或者已经取代传统医疗技术,对现有诊疗理念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医学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现有的诊疗方式,还改变了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正逐步向多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向发展,并不断孕育新的颠覆性技术。然而,在这些新兴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现代医学中几个代表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对伴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浅析及展望。
- 黄鑫朱健康尹军祥郭伟桑晓冬赵添羽卢姗袁天蔚李苏宁
- 关键词:诊疗方式
- 我国新药创制的模式选择与发展思考被引量:7
- 2020年
- 新药数量较少和创新程度不高是加重我国疾病经济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实施新药创制,实现新药创制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意义重大。本文分别梳理了3种新药创制的国家创新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拥有完整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自主创新,以日本为代表的以仿制药为突破实现医药研发能力的升级,以印度为代表的通过仿制实现原料药和高端制剂的国际化;同时分析了3种企业创新模式:重资产型的自主创新模式、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和轻资产的虚拟创新模式。近年来新药创制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介入新药创制;脑科学为新药创制带来新机遇;学科汇聚改变新药创制模式;变革性新药创制技术层出不穷;创新疗法与新型药物不断出现。本文提出了3条结论:我国新药创制应采用仿创结合的国家创新模式,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的包容式企业创新模式,瞄准人口需求与应用场景的技术发展。
- 敖翼濮润卢姗孙燕荣
- 关键词:新药创制自主创新仿制药
- 肿瘤免疫治疗技术与产品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建议被引量:6
- 2017年
-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呈爆发式增长,众多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纷纷投入其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未来我国如何能够抓住机遇,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通过对肿瘤疫苗,以CAR-T和TCR-T为代表的过继细胞疗法和以PD-1/PD-L1靶点为核心的免疫检查点抗体及药物研究的主要产品、技术和研究方向的全面梳理,加深对本领域发展现状的整体把握。通过分析上述代表性肿瘤免疫疗法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为研发工作提供参考,同时针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统筹规划、注重基础研究、重视专利保护以及加强科学监管的发展建议,为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提供参考意见。
- 卢姗李苏宁范红
-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
- 肝衰竭修复替代治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被引量:12
- 2020年
- 背景:为解决肝移植的临床应用受供肝来源短缺限制的问题,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相继研究发展了人工肝、组织工程肝脏、异种器官移植等技术手段以期解决缓解器官短缺的问题,从而对肝衰竭起到一个修复或替代的治疗作用。目的:阐述肝衰竭修复替代治疗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预期。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2000至2019年发表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artificial liver,liver tissue engineering,hepatic failure,肝衰竭,肝移植”。结果与结论:针对肝衰竭等晚期肝脏疾病,主要有原位肝移植、细胞移植、人工肝系统和组织工程肝脏等修复替代治疗手段。国内目前已有多家医院和机构自主研发了人工肝装置,尽管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在肝衰竭治疗上展现出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大多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未来应加大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力度,增强支架内的细胞活率。利用生物材料和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肝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肝脏的合成、解毒、代谢和分泌等生理性功能,可经体内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是组织功能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解决生物支架体内移植的凝血问题、促进支架的血管化形成是该领域的需要努力的方向。异种移植是解决人类器官供体严重短缺的最佳途径,但该技术距离临床应用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郭伟卢姗范红李君
- 关键词:肝移植人工肝肝衰竭脱细胞支架3D打印血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