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振其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新区
  • 2篇城市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信息共享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区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智慧城市
  • 1篇中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区域经济
  • 1篇乡村
  • 1篇乡村城市化
  • 1篇协同治理
  • 1篇新城建设
  • 1篇逻辑
  • 1篇逻辑与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机构

  • 7篇燕山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7篇吴振其
  • 5篇司林波
  • 3篇孟卫东

传媒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行政管理改革
  • 1篇山东行政学院...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标管理机制构建被引量:3
2019年
在当前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跨行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为有效解决当前跨行政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目标管理与协同治理内在契合关系的分析,探讨中国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有效方法。研究认为,目标管理与协同治理二者之间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目标的一致性保证了协同治理过程的统一性与完整性,而协同治理则为目标管理提供了前提,保证了目标管理政策的科学性。通过进一步对目标管理在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构建中的有效性分析,指出协同治理目标管理机制构建的原则,在目标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将协同治理目标管理机制框架分为问题诊断机制、目标确定机制、目标分解机制、目标评估机制等4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司林波聂晓云吴振其
关键词: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信息共享
乡村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乡村城市化不仅是职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变,更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的提升。加快乡村城市化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乡村城市化发展受到基础设施、制度、社会、经济、产业等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人口、土地、文化、生态等冲突问题。为此,不仅要创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多样化道路探索,还应在顶层设计科学化、城乡治理协同化、产业体系系统化、基础设施完善化、文化软实力同步化等方面做好保障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实证方法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典型案例研究,推进学科系统化和研究视角多元化。
孟卫东吴振其司林波
关键词:乡村城市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研究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及扩大对外开放等多元战略发展大背景下,雄安新区建设契合时代发展背景与国家战略需求。推进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对于全面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集聚体和打造中国区...
吴振其
关键词:区域经济
雄安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对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的经验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与社会转型的战略大背景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是雄安新区激发创新活力、根治规划矛盾、引领新区治理潮流的题中之义。通过借鉴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的实践经验,雄安新区要坚持特殊性、渐进性、高效性、协调性的创新原则。在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不仅要以法治化为导向,大部制改革为原则,打造精简、高效、统一、精干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还应在精细化、智能化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与高精端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做足文章,才能实现雄安新区绿色、创新、协调、开放新城建设的目标。
孟卫东吴振其司林波
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建设方略探讨被引量:13
2017年
绿色智慧新城建设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主题。目前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建设在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制定、城市信息化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环境承载力提升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必须加快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多方参与平台,为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建设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
孟卫东吴振其司林波
关键词:京津冀
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逻辑与运行模式——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分析框架被引量:6
2019年
雄安新区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直接关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深化京津冀协同目标的实现。目前,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外部因素、共享因素以及隐形因素的掣肘,突出表现为雄安新区发展基础的滞后性、京津城市的虹吸效应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落差、顶层设计的推进与落实缓慢以及区域内城市主体定位的不明确、发展目标的偏差与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基于协同学理论,雄安新区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应谋求多元、系统的运行模式。具体来说,加强协同的顶层设计是基础,有序推进协同发展的交通圈、产业圈、智慧城市圈、环境治理圈是关键,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功能的发挥是催化剂,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与联合监督考核机制是保障。
司林波吴振其
中韩环境政策工具比较
2017年
环境政策工具作为韩国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可分为直接规制型、经济诱引型和社会自律型三种类型,丰富的环境政策"工具箱"、各个环境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是韩国环境政策工具取得实效的重要经验。中韩两国在环境政策工具的类型、选择机制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借鉴韩国环境政策工具的成功经验,从各类型政策工具的完善、优化组合以及决策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对策建议。
司林波金裕景吴振其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政策工具
共1页<1>
聚类工具0